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沿革,湘西土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7县1市,165个乡镇,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2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司城、里耶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现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_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历史沿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宋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顺宣慰司,以及新添葛蛮安抚司地。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置永顺府和凤凰、干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1914-1922年为辰沅道。1938-1949年为第八、九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2年8月1日,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辖干城、凤凰、花垣、泸溪、古丈、保靖。1955年4月28日,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6日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通过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决定,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州府设吉首,辖吉首、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1988年12月31日,所属桑植、大庸被划入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原辖8县2市减为7县1市,即:吉首市,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县。

古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郡治在今常德市。秦昭王三十年(前285),取楚巫中、黔中郡及江南地另置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西20里处。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国为36郡,后增4郡,共40郡。湖南省地分属黔中、长沙2郡,湘西州境属黔中郡,郡治设今沅陵县西。

西汉,分全国为13部,部设刺史,直隶京师。湖南大部地属荆州,小部地属交州。荆州辖6郡1国,属地在今湖南境有零陵、桂阳、武陵3郡及长沙国,湘西州境属武陵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义陵(今淑浦县),领13县,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12县,湘西州境分属于沅陵(含今吉首、泸溪地)、辰阳(含今凤凰、花垣南部地)、迁陵(含今保靖、花垣北部地)、酉阳(含今龙山、永顺、古丈地)等4县。

东汉分全国为13部,部设刺史,后称州牧,直隶京师。湖南属荆州,州治汉寿,即西汉索县故治(今常德市)。领7郡,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4郡。湘西州境仍属荆州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常德市)。领13县,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12县,在湘西州境有5县,即沅陵、辰阳、迁陵、酉县、充县,与西汉同。

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吴分五州,州设刺史,直隶国郡。湖南属荆州,治南郡(今湖北江陵县)。领14郡,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10郡,湘西州境域分属荆州武陵郡和天门郡。武陵郡,郡治同东汉,西汉故郡,领12县,属地在今湖南境有11县,在今湘西州境有5县:黔阳县(今龙山县地)、酉阳县(今永顺、古丈地)、沅陵、辰阳、迁陵3县同东汉。天门郡,治漤中(今慈利县西)。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分武陵郡置。领3县:漤中县(今大庸县永定区、慈利县地)、充县(今桑植地)、零阳县(今慈利、石门、澧县、临澧等地)。

西晋分全国为20州,州设刺史、直隶洛阳。湖南分属荆州、广州。荆洲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领22郡。属地在今湖南境有9郡,湘西州境域仍分属荆州武陵郡。武陵郡,郡治同三国吴。汉、吴故郡,领10县。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5县:镡成县(含今花垣、凤凰地),黔阳、酉阳、迁陵、沅陵4县与三国时期吴国同。

东晋有扬、荆、湘、江、梁、益、交、广等州,州设刺史,直隶建康。湖南分属荆、湘、江3州。属地在今湖南境有13郡。今湘西州境仍分属荆州武陵郡。州、郡治所及属县同西晋。

南朝时期,宋代,分江左所有地为22州,州设刺史,直隶建康。湖南分属荆、郢、湘3州。属地在湖南境有14郡国。湘西州境分属荆州天门太守和郢州武陵太守。

孝武帝建元年(454)分荆、湘、江、豫州部分地置郢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陵郡始分属,领10县,郡治及在湘西州境属县与两晋同。荆州天门太守,州、郡治同晋,属地在今湘西州境的县亦同皆。

齐代沿袭宋制。

梁天监十年(511)前依齐制。天监十年后,湖南仍分属荆、郢、湘3州。属地在今湖南境共20州(郡级)、郡。今湘西州境分属郢州夜郎郡、卢州(郡级)、武陵郡,南阳郡和荆州天门郡。夜郎郡、治夜郎(今吉首市),分沅陵县置,领夜郎1县(辖今吉首市地)。卢州(郡级)、治泸溪。天监中分沅陵县置,辖今花垣、泸溪县地和吉首部分地。武陵郡,治同宋、齐。领9县,属地在今湘西州境的有3县:大乡县(黔阳县改置,今龙山县地),迁陵、酉阳县与宋、齐同。南阳郡,治建昌,今辰溪县西北。分辰阳县置,含今凤凰县地。天门郡与宋齐同。

陈代,分江南所有地为22州。州设刺史。直隶建康。湖南分属荆、沅、湘3州。今湘西州境分属沅州夜郎郡、沅陵郡、南阳郡和北园的北衡州(郡级)。

隋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冀、雍、青、兖、徐、梁、豫、杨、荆9州。湖南属荆州,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8郡,湘西州境域分属沅陵郡和澧阳郡。沅陵郡、治同南朝时陈,领5县,属地在今湘西境有3县:沅陵县(今沅陵、泸溪、花垣及吉首部分地),大乡县(今永顺、古丈、保靖、龙山县地);辰溪县(含今凤凰、吉首部分地)。

唐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道设采访使,直隶京师。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属地在今湖南境有15州郡。今湘西州境地分属山南东道的澧州澧阳郡,和黔中道的辰州卢溪郡、锦州卢阳郡、溪州灵溪郡。卢溪郡,治沅陵(今沅陵县)。隋朝时为沅陵郡,天宝元年(620)改名。领5县。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2县:卢溪县(今泸溪、吉首、花垣地),麻阳县(含今凤凰地)。锦州卢阳郡,治卢阳(今麻阳县境)。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3县:渭阳县(今凤凰地),洛甫县(今保靖地),招前县(今凤凰地)。灵溪郡,治大乡(今龙山地)。领2县:大乡县(今永顺、古丈、龙山地),三亭县(今保靖地)。

五代时,湖南属楚,楚分所有地为28州1监。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潭、岳、辰、锦、衡、道、郴、溪、澧、永、郎、邹、叙13州及桂阳监。今湘西州境域分属辰、澧、溪3州。辰州,同唐辰州卢溪郡。澧州同唐澧州澧阳郡。溪州同唐溪州灵溪郡,五代析为3州;誓下州,(今永顺古丈地);上溪州(今龙山地);保静州(今保靖及花垣部分地)。

宋朝,初分全国为15路,神宗元丰元年(1078)为23路,南渡后只16路。路设安扶司,直隶京师。湖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今湘西州境分属荆湖北路辰州卢溪郡的卢溪县(今泸溪、吉首、花垣地),沅州潭阳郡的麻阳县(含今凤凰地),荆湖北路的保静州(今保靖地),永顺州、下溪州、南渭州、施溶州(今永顺古丈地),上溪州(今龙山地);保静州、永顺州、下溪州、南渭州、施溶州、上溪州、均为羁縻州。

元朝,分中夏为1中书省,11行中书省,直隶京师(中央)。湖南分属湖广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治江陵(今湖北武汉市)。领8路1府1州。今泸溪、吉首地属辰州路。湖广行省恩州军民安扶司,治婺州(今贵州婺川县),领67蛮夷官,属地在今湘西州。

境有6蛮夷官:即五寨(宋沱洞、乌引洞、芦获洞、杜望洞、白崖洞均属今凤凰地),多着土村(今永顺地),会溪(今永顺地),施溶(今永顺地),腊惹洞(今永顺地),驴迟洞(今永顺地)。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扶司,治新添(今贵州贵定县)。领132长官司。属地在今湘西州境有3长官司:南渭州(今永顺地),白崖(今龙山地),保静州(今保靖、花垣地及古丈部分地)。四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扶司,治今永顺,辖今永顺、古丈等地。

明朝,除北京、南京,分全国为13省,省设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直隶中央。湖南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属地在今湖南境有7府2州2司。今湘西州境分属辰溪府的卢溪县(含今泸溪、吉首地);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含今永顺、古丈、龙山地);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含今保靖、花垣、凤凰地)。

近代

清朝初,分全国为18省,后增奉天、吉林、黑龙江、台湾、新疆5省,共23省。省设布政使司,直隶京师。省下设道、府、州、厅、县。湖南省辖4道9府4直隶州5直隶厅(散厅、散州)72县。直隶州辖县,直隶厅不辖县;直隶州直隶厅直接隶“道、“省”,不由府管辖;散厅散州受府、直隶州节制,实际同县。今湘西州境分属辰沅永靖道辰州府泸溪县;永顺府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古丈厅;干州、凤凰、永绥3个直隶厅。

中华民国3年(1914),湖南废除府、厅、州建制,保留道县两级。境域干城、泸溪、凤凰、永绥、保靖、古丈、永顺、龙山8县属辰沅道,治凤凰。

民国9年9月废道存省县两级。辰沅道延至次年10月裁撤。民国24年5月,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置湘西绥靖处,辖沅陵、慈利等19县。分5个行政督察区。永顺、保靖、龙山属永保龙桑区;干城、凤凰、古丈、永绥属干凤古绥区;泸溪属沅泸辰溆区。

民国25年6月,湘西绥靖处由19县增至25县,划为4个行政督察区。泸溪、永顺、龙山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干城、凤凰、永绥、保靖、古丈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干城。民国27年2月,湖南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泸溪、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干城、凤凰、永绥、保靖、古丈、龙山属第4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干城。

同年3月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区域变更。保靖、古丈、永顺、龙山4县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顺。干城、泸溪、凤凰、永绥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干城。

民国29年5月,湖南省85个县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保靖、古丈、永顺、龙山4县为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顺。干城、泸溪、凤凰、永绥4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沅陵。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因此,1952年8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划干城、凤凰、永绥、泸溪、古丈、保靖6县地,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地师级),区治设干城县所里镇,隶湖南省,辖6县,即干城、凤凰、花垣、泸溪、古丈、保靖。9月湘西行署及所属永顺、沅陵、会同3专区撤销,其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至12月正式接管这4县。

1955年4月28日,根据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州治州域不变。

1957年9月6日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通过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并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决定。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同时湘西苗族自治州宣布撤销。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_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区位概况

地理位置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北, 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脉中部。其地域范围为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东邻贵州省铜仁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接怀化市麻阳县,西连怀化市沅陵县,北抵张家界市。东西宽约17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1546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6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

湘西州辖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

地形地貌

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

湘西州境,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西部与云贵高原相连,北部与鄂西山地交颈,东南以雪峰山为屏障,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0~200米,西北边境龙山县的大灵山海拔1736.5米,为州内最高点;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为州内最低点。

西南石灰岩分布极广,岩溶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岩密布,因地壳作用形成小片峰,以花垣排吾乡周围最为典型。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拨200~500米,溪河纵横其间,两岸多冲积平原。地貌形态的总体轮廓是一个以山原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并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山区地貌。

气候概况


吕洞山AAA级景区

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受夏季风控制,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干燥。既水热同季,暖湿多雨,又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根据山地的不同地形、不同高度的气候特点,全境从垂直方向上可划为河谷温热湿润带、山地温暖较潮湿带、山地温凉潮湿带等4个气候类型带,在水平方向上又分为“西北热量偏少,夏秋少早气候区”、“东北热量较多,夏秋偏旱气候区”、“中部热量偏少,夏秋偏早气候区”、“东南热量较多,夏秋少雨多旱气候区”等5个气候区。

水文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风光

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沅江全长1,033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县云雾山鸡冠岭,于德山入洞庭湖。干流从泸溪县浦市镇小熟坪上游约1.0公里入境,流经浦市镇、白沙镇、武溪镇会武水,下流至大龙溪出境,过境里程约/10公里,在州境流域面积1,158.8平方公里。

酉水是沅江的最大一级支流,自古有南北二源之称。北源为主干流,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酉源山,往南迂回蜿蜒于湖北省的宣恩、来凤,湖南省的龙山和重庆市的秀山、酉阳边境,其中有56公里成为湘、鄂、川省界。干流南经龙山县湾塘水电站、重庆市酉阳县西酬镇至秀山县石堤镇与秀山河汇合。南源称秀山河,发源于贵州省松桃县山羊溪。南北二源在秀山石堤汇合后,下流10余公里经大桥村入州境,至隆头左会南下的洗车河,经碗米坡水电厂,下江口右会花垣河,过保靖县城后左会泗溪河、猛洞河、施溶溪,右会白溪和古丈河,尔后从凤滩水电厂大坝出州境.经沅陵县城汇入沅江。酉水干流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其中属州境的干流长度222.5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8万千瓦,可能开发量74.83万千瓦。


凤凰古城

武水是沅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花垣县老人山、火焰洞一带,于流东流6公里至凤凰县柳薄乡消水坨,其中大部分水流渗入暗河,自大龙洞瀑布口而出,另一部分水流沿牛角河下13公里与大龙洞瀑布会流,始称峒河。沿下经矮寨、吉首市区、抵张排寨会万溶江,至河溪会沱江,始称武水。续经黄连溪入泸溪县,至武溪镇汇入沅

江。武水干流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3,676平方公里,其中州境内为3,624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万千瓦,可能开发量6.94万千瓦。

沱江是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上有二源:北源为乌巢河,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滩险流急,天雨水涨,行旅多阻。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流经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南华山、沱江镇、官庄、桥溪口、木江坪等9个乡镇。至吉首河溪会武水,在武溪镇汇入沅江。干流全长131公里。在凤凰县境长96.9公里,流域面积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猛洞河漂流

猛洞河发源于桑植县八家田,流经龙山的猛必、汝池、永顺的五家堡、勺哈、县城,至下洞脚里会施河后于克皮汇人酉水于流。猛洞河以其丰富多彩,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构成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图画,

石门天凿“不二门”,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均为天下绝。

花垣河是酉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秀山县椅子山和贵州省松桃县木耳溪一带,流经松桃县城,从花垣县茶洞入州境,经县城会兄弟河后流至保靖县江口汇入酉水。干流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2,797平方公里,其中湘黔两省以河为界里程22.公里,在州境内干流53.5公里,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

流向辰水―绵江的小水系,在凤凰县境内有苏马河、茶田河、新地溪、白泥江,泸溪县内有踏虎溪、太平溪等,总计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其中自泥江340.26平方公里、太平溪196平方公里。流向酉水干流凤滩水电厂大坝下游,有永顺县的明溪、古丈县的草塘河和泸溪县内的酉溪河,总计流域面积875平方公里。其中明溪210平方公里、草塘河388平方公里、酉溪河377平方公里。流向澧水的主要小水系有永顺县内的杉木河和贺虎溪,总计流域面积为1,246.7平方公里。其中杉木河1.070.7平方公里、贺虎溪176平方公里。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_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资源概括

土地资源

湘西州土地总面积154,62274万公顷。其中耕地13,5万公顷,建设用地3,9627公顷,未利用土地16.61万公顷,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4万公顷。

水利资源


泸溪

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核算总水量213.7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68万千瓦,可开发108万千瓦,现仅开发18万千瓦。

生物资源


凤凰

湘西州堪

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共有维管束植物209科、897属、2206种以上。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揪、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是中国油桐、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区系28目64科,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其中一类保护珍稀动物有云豹、金钱豹、白鹤、白颈长尾雉4种,二类保护有猕猴、水獭、大鲵等26种,三类保护有华南兔、红嘴相思乌。

矿产资源


锰工业

在州域已勘查发现6

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

旅游资源


芙蓉镇

著名风景区有凤凰古城、苗疆长城

、德夯风景名胜区

、猛洞河漂流

、坐龙溪大峡谷

、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里耶古城、芙蓉镇、栖凤湖、龙山火岩溶洞、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以及里耶秦简、永顺县后晋天福午间的溪州铜柱、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凤凰县明代古建筑黄丝桥古城,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

其他资源


凤凰

自治州农作物主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烟叶等。工业主产原煤、电、水泥、木材、卷烟、化肥、纱、布等。卷烟是该州工业生产的“

拳头”产品。土特产品以桐油、生漆、茶油、茶叶、烟叶、柑桔、板栗、蜂蜜、药材等最为著名。湘西自治州是全国桐油重点产区之一,所产桐油品质优良,色彩金黄,誉满中外。湘西又是“生漆之乡”,龙山被列为全国生漆基地。这里的“红壳大木”漆树被定为全国优良漆树品种之一。“古丈毛尖”、“保靖岚针”为全国名茶。泸溪浦市柑桔是湖南名桔之一。“织锦”在五代时,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现成为旅游者购买的珍贵纪念品。 “古丈毛尖”茶和“七叶参”保健茶系全国名茶;“湘泉”、“酒鬼”为酒中佳酿,属国家级名酒,享誉海内外;土家织锦、苗家绣品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传统工艺受到人们的青睐。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_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置:湘西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湖南省西北部。

拼音:Xiangxi Tujiazu Miaozu Zizhizhou

区号:0743

代码:433100

邮编:416000

驻地:吉首市

区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7个县。

吉首市面积1062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41600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泸溪县面积156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416100。县人民政府驻白沙镇。

凤凰县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416200。县人民政府驻沱江镇。

花垣县面积111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416400。县人民政府驻花垣镇。

保靖县面积174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416500。县人民政府驻迁陵镇。

古丈县面积1286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416300。县人民政府驻古阳镇。

永顺县面积380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416700。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

龙山县面积312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邮政编码416800。县人民政府驻民安街道。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_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人口概括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沿革,湘西土家

人口组成

2010年,湘西自治州全州户籍人口为2845797人。全州常住人口为254783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27703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70801人,增长11.89%。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58158户,家庭户人口为 244709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72人。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07078人,占51.3%;女性人口为1240755人,占48.7%。0-14岁人口为509871人,占20.01%;15-64岁人口为1791541人,占70.32%;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6421人,占9.67%。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4677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6639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2314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847359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各县的人口分布,吉首市301460人,泸溪县273361人,凤凰县350195人,花垣县288082人,保靖县277379人,古丈县126756人,永顺县428373人,龙山县502227人。

民族成份


保靖

湘西州境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多。州域(今8县、市域)人口总量文字记载自唐代开始,唐开元二十八年(740),人口约2.46万。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人口约81.27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总量大幅增长。1957年末,人口136.3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2人;1982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9人;1995年.总人口247.49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0人;2010年,总人口28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4.6

人。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2006年末,全州有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112.2万人,占总人口的41.5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17%;苗族89.5万人,占总人口的33.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75%;其他少数民族1.66万人,占总人口的0.61%,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82%。

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苗族,自称“果雄”,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在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等县市。

瓦乡族,自称“话乡”(和苗族的自称Ghao Xong不同),是中国一个未识别民族,人口约40万。主要分布在沅陵西南部及泸溪的上堡、辰溪的船溪驿,溆浦与渭溪相连的地方,古丈、龙山、永顺等地与沅陵交界的地带,以及城步的南山牧场部分区域。目前学术界普遍的看法和官方的看法认为瓦乡人的主要语言瓦乡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独特的汉语方言。瓦乡人大部份划分苗族,部分划成土家族或汉族。

旧时,毕兹卡、果雄多居住在比较偏僻的乡村,汉族多分布于交通相对便利的河畔叉口、集镇圩场。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_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交通概况

空中交通

自治州境内暂时没有机场,周边地区则有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铜仁凤凰机场,从州府吉首驾车出发到铜仁凤凰机场仅需四十五分钟

即将动工兴建的湘西里耶机场位于自治州的花垣县,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湘西州的交通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铁路交通

截至2015年1月,经过自治州境内的铁路仅有一条焦柳铁路。

此外,修建中经过自治州的铁路有黔张常铁路

,规划中经过自治州的铁路还有恩吉铁路、秀吉益铁路以及张吉怀城际铁路。

公路交通


319国道

全州公路总里程12258公里。州境内有国道428公里,省道2244公里、县道1763公里、乡道3595公里、村道3928公里;按公路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50公里、二级公路223公里、三级公路465公里、四级公路8303公里、等外公路3213公里。公路密度为:78.9公里/百平方公

里,42.8公里/万人。全州已实现乡乡通公路。截至2015年1月,境内常德至吉首、吉首至茶洞、吉首至怀化、张家界至花垣、凤凰至大兴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龙山至永顺、永顺至吉首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公路运输是湘西州主要运输方式。

水面交通


凤凰

州境内航道总里程1067公里,通航里程616公里,港口6个,港口货物吞吐量72万吨。水路运输主要集中在沅水、酉水,沅水航道可经洞庭湖通江达海;全州民用船舶429艘,其中客船375艘/12508客位、货船54艘/10082吨位,水路客运量77万人、旅客周转量1134万人公里,货运量38万吨、货物周转量12235万吨公里。

公共交通

火车站-峒河游园-市二小-八月楼-关厢门(东)-边城宾馆-武陵山-马坡岭-州民族中医院-市民中-团结广场-吉大体育馆-吉首大学-雅溪-烟草公司-民营小区-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1613.html

更多阅读

远古的记忆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 招商湘西土家族苗族

茅古斯简介  茅古斯,是湘西土家族独特的语汇,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他是土家族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表演艺术的专门称谓。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

铜仁名人 铜仁网络红人

铜仁名人前言铜仁,享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辖六个地级市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地处武陵山脉中部,紧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重庆市秀山县,地区范围内有乌江连接两地。铜仁市下辖江口县、石阡县、

土家族简介 苗族简介

土家族[tǔ jiā zú]百科名片  土家族少女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

芙蓉镇 芙蓉镇小说

芙蓉镇景点简介  芙蓉镇原名王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是一座土家族人聚居的古镇,镇中至今保存了完好的青石板路以及古民居(主要是吊脚楼),因小说《芙蓉镇》改编的同名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上个世纪八十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招商恩施土家族苗族

摘要利川市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地跨东经108°21′至109°18′,北纬29°42′至30°39′。东西宽92公里

声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沿革,湘西土家》为网友吃梦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