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及赏析

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及注解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解:

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中旬。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⑩映日:太阳映照。
⑪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50103/220474.html

更多阅读

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中美军事关系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加速发展,反强敌干预的力量建设尤其引人瞩目。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担心和疑虑也与日俱增,积极谋划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目前,双方战略博弈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台海、东海及南海等中国近海海域,着力点

花中仙子 中国十大名花

花中仙子那是一个夏天的晌午,骄阳似火,我和女婿驱车去深圳,路上需要10个多小时,即使轿车有空调,也觉得倦。车过湖南的时候,一塘碧荷吸引着我。那是一塘怎样的碧荷呀!我们停了车,就蹲在塘边的一弯柳阴下,柳阴下有的是荷塘上吹来的凉风。一边享

毕竟西湖六月中(书法) 六月西湖

西湖美景,美不胜收,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而宋杨万里的这首诗却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吟诵不绝。其写作手法及意境表现,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脱口而出,实则是大惊大喜之余后的最直观的感受,因

张纪中版《西游记》观后 西游记张纪中版观音

张纪中的片子看了不少,从开始的不看好,到现在比较欣赏。怎么说呢?其实我觉得自己还比较理解他。张是真心想要拍出一些经典的东西,以前拍的金庸系列依次看过《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感觉是一部比一部效果好。最后是这版

声明:《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及赏析》为网友撕裂你的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