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简介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且又内、外家分明,无论内、外家高手,历来主张“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拳不站桩,等于瞎晃荡”。陈氏太极拳位居内家之首,更应注重内功修练。

内功修练又分静功修练和动功修练,静功修练是一种外形静止而内在运动(以意领气)的功法练习。如打坐,卧功,站桩等。静功修练多数来讲是意识训练,也有少数夹带体能训练,如无极桩和太极桩。静功修练是一种程序,主要是意识形态的调控,是用意识将“无”演化为“有”的过程。

内在的气与劲是很空洞的,“空洞及无物,无物衍太极”。人的本气与劲原无定处,它无色,无味,无形,无边。静功修炼就是将气与劲的无形,无边演化为有形有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极生太极”。当气或劲一但有形的概念,就一定有极的分化,极的分化属对立的载体,如阴极与阳极,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轻与重,虚与实,蓄与发等等,这些由有形而转为极的分化就是由“太极生两仪”的定量。两仪是对立两面的中极,一但中极再次激化就会再次衍生阴极与阳极。阴极与阳极的两次分化过程。

“四象”即 “四向”之意,有了四象,如果要再次分化就进入了“四象生八卦”。四象是四正,八卦是四斜,当四正与四斜同时出现时,当中会有一交汇点,即为“中定”。四向在太极学说中是指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有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与中定即为“五行”,其中缺一不可,多一无可为。

静功修练是一个 “由无到有”的过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向,四向生八卦,八卦生五行”就是遵循这一理念和公式进行的,在内功修练的过程中,一环与另一环的相扣点都是以意识为纽带,“意识”在内功修练中起着主导作用,有人将内功修练概括为“意识训练”是有一定道理。

通俗一点讲,静功修练是在“养兵千日”,而动功修练则是在“用兵一时”。如果说静功修练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是以“形引劲”,那么动功修练就是在以“劲催形”,如单式定桩,单式弹拦劲等等。动功修练讲究“内动而外随之”和“一举动,四肢百骸无有不动”。动功修练是将静功修练已练就的劲,通过四肢百骸进行分化,或顾已,或击彼,或“柔而化之”,或“惊而弹之”。练习中由有意而转化为无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然反应或本能反应。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现介绍几种陈家沟太极拳的内功修炼方法,希望大家潜心钻研和多多体会。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方法/步骤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 1、

打坐(禅功)
排除杂念,心平气和,两脚自然盘坐于地或床上,两手掌心朝上自然垂放于两膝,双肩放松,虚领顶劲,舌顶上腭,腹式呼吸,两眼虚视双掌心。
以意识动丹田顺时而转,
从大圈而小圈层层叠叠。
由小圈而无圈《成为一点》定于“关元”,
沿“气海”经“脐中”升于“膻中”。
过“天突”到“廉泉”再行“人中”,
上“印堂”定“百会”又下“风府”。
经“亚门”走“定喘”再下“至阳”,
沿“命门”过“阳关”落于“长强”,
走“会阴”升“中极”再归“关元”。
想“气海”运“丹田”再次顺转,
往复来三、六、九活象神仙。
以上功法,在意识形态的定位上是“找劲”,属“以意行气”或“以意领劲”之范畴。整个过程是将“丹田”中已有的但是又很朦胧,很缥缈的“元气”,用意识支配,将其调控为一点,然后通过人体的中极线,从下往上到头顶<面前>然后从头往下到会阴<后面>,最后再升于丹田进行升华 <再次从大圈而小圈层层叠叠,由小圈而无圈定于,关元>。每次练习,反复三次,六次即可,能练九次为最妙。一般一个星期即有气感,练的时间越长越多就越充盈。
由于练功时要求以意识调动丹田层层运转,腹内各脏器都会随之相互摩擦并且会亢奋起来增加内分泌。所以,经常“打坐”除了能增加内功外,也对泌尿系统和肠胃系统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 2、

卧功
卧功,亦称躺功,与打坐一样,同属陈氏太极拳静功修练中的关键部分。其练习方法如下:

选比较安静的环境,平躺于床或地<晚上睡觉前最佳>,两手掌朝下放在胯外侧,两胯外侧,两腿伸直。全身肌体放松,舌顶上腭,牙齿微拢,双目微闭,腹式呼吸。
意调丹田顺时旋,
“中极”引劲到“关元”
一圈更比一圈小,
“气海”充盈劲聚焦。
聚焦本非我真气,
再次散去方为妙。
往复来之百余次,
才知“鼓荡”个中巧。
卧功:主要用来通过自我“调息”来实现丹田鼓荡,“丹田鼓荡”是太极拳特有的内功表现,“发劲”<亦称爆发力>就是“丹田鼓荡”的“量变”,就好像气球被吹爆一样,内压越大爆得就越脆。“丹田鼓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内压,最初的鼓荡是丹田没有规律的自弹,一般两个星期就能就能自我感觉。久而久之就可以由无规律转为有规律,随之,可随我支配,随我用之。

由于卧功是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练习,练功时又要求心无杂念,心平气和,又兼有内脏自我按摩,所以对失眠,多梦和脑缺氧等病症也有一定的改善,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眩晕症,腹胀和肠梗阻患者更是益处多多。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 3、

无极桩功
无极桩功与太极桩功一样,是意识训练和体能训练同步进行的一种内功修练,即可增加内功又可增加腿部力量。“站桩如插柳,根繁枝叶自然茂盛“就是说站桩就好象插柳一样,只有根部旺密了,树枝和树叶才能茂盛起来。站桩是固根,是在增加自身的稳固性,更是对自身极限挑战。练习方法如下:
脚步与肩同宽,双手呈抱球状置于腹前,两肩放松,沉肩坠肘,身体下沉,两腿微微下蹲。虚领顶劲牙齿微拢,舌顶上腭,下颌微收,双眼虚视两掌心。
意守丹田象球旋,
“气海”“关元”四指间。
凝结玉带随腰绕,
上虚下实何等闲。
随着缠丝螺旋劲,
大圈小圈四梢尖。
形断劲断意不断,
劲断形断意再连。
无极桩功中身法,
挑战极限功可圆。
无极站桩功的练法是:两腿微屈膝,两脚开立,距离同肩宽。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两手先松垂于胯侧,后渐渐搭拢在腹前,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舌舐上腭,二目轻闭,内视丹田。待姿势站好后,先在意念中将头顶上的浊气降下,可试想着一团云雾自头顶直落到脚底,而后缓缓地向周围散开,同时身体也随着下行的浊气逐段放松。全身放松后,意念移至祖窍处,与闭眼后的内视线同时下达丹田。此时便在潜意识里放弃了眼、耳、口、鼻对外界的感知作用,只是用意念去想、听丹田的细微变化,静心练气。这便是封闭四门(指眼、耳、口、鼻),也叫做“锁心猿、拴意马”。后冥冥之中渐觉内气透过周身的毛孔与自然界的外气交融合一, 身心产生陶然欲醉飘飘欲仙之感。这便是入静,意念仍蓄守丹田,静立45分钟至1小时后收功。

收功时两手轻贴腹部,围绕肚脐边缘,沿逆时针方向左上右下(女子是沿顺时针方向,右上左下)地转环揉摩。速度要徐缓而均匀,并渐渐将双手揉转的圆圈扩展开来,转到第36圈时,两手上行可摩挲乳上之胸,下运可揉按脐下小腹。转足36圈后即转向右上左下,沿顺时针方向(女子逆顺时针方向)转环揉摩,双手揉转的圆圈由大渐小,转至第24圈时,两手沿脐部边缘揉转一圈,随后轻轻按贴脐部静立片刻。当两手贴腹圆转揉摩时,意念的活动恰似在腹腔内与两手同时移转。习之日久,则此内动之意渐渐明显,且与外动之形逐渐融成一体,这样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收功效果。

无极桩功在意识及形体上要求:“上虚下实”和“劲走螺旋,达于四梢”,上虚是指上肢各节要放松,下实是指下肢肌体要稳牢。四梢是指四肢之梢节的两手与两足。两足是固已之根本,两手是击敌之重器。将劲传于四梢之根本就是要用意识去支配。只有意达才能神达,换句话讲只有意达才能劲达。

在练习过程中下肢肌体和膝关节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肌体血液也比较充盈并会加速血流量,使周身热血沸腾。如年老体弱弱者常年练习,对肌肉萎缩,关节炎,心血管和脑血管等病症都会有一定的好处。如能辅助医药治疗效果更佳。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_太极拳内功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 4、

太极桩功
太极桩功是学拳者之必修的桩形之一,桩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套路的发挥。就好象盖房前必须打地基一样。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基不牢,盖不了几层就会自己倒塌。练拳也是一样,桩基不稳,就无法继续下去,即使你强学下去,也是摇摇晃晃,神形欠佳。

太极桩功在意识修练方面不如无极桩功,但在体能训练上又优于前者,同属陈氏太极拳内功修练的主要功法之一。其方法如下:

脚步双重着力与肩同宽,两足五趾抓地,悬脚心无碾物之志。右手呈瓦垄状置于前胸,左手四指相拢而中指外露,扣关节上勾,以‘合谷’对于腰间之‘命门’。虚领顶劲,下凳微收,牙齿微拢,舌顶上鄂,以牙缝和鼻孔自然呼吸。身体下沉,呈蹲状,默念:“啊、啸、嘻、嘘、吹”。
意识支配,中指领劲,
下绕三圈,落于“劳宫”
劲走“大陵”,绕道“少海”,
穿过“肩贞”,再到“天突”。
落于“膻中”,又下“脐中”,
经过“气海’,定于“关元”。
由小及大,又大及小,
下降“中极”,归于“会阴”。
枝分两岔,两腿缠绕,
过了“梁丘”,继续下绕。
经过“照海”,定于“涌泉”,
往复多次,脱离等闲。

太极桩功在整个运功过程中提倡:“上虚下实”和“中指领劲,意贯丹田,牢固根基”。劲行轨迹以螺旋方式层层深入,或缠臂,或绕腿,其根本是培养和增加自身的“缠丝劲”。一但负有螺旋的缠丝劲形成,就“无柔不化,无坚不摧”,进能循序渐进,退能固守城池。

太极桩功在练习时一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注意姿势要端正,切不可翘臀弯腰。因为姿势不正就气血难通,就不便于“清气上升于百会,浊气下降于涌泉”。第二要有挑战自我的决心,一般人易半途而废,站不了几分种就会因为受不了而停下来不不练了。其实不然,只要坚持往往还可以多站几分钟,只有超跃自我,超过极限才能进入佳境,否则,即便你多么爱好也是“终与太极无缘”。

由于太极桩功在练习时在精神上要求全神贯注,动作上又要求立身中正,特别虽下肢体由于变弯曲负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加速了周身血液的循环,提高了血液中的氧含量。所以对气血不通,关节炎,肩周炎和心血管以及大脑血管还有肠胃系统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大家在练拳的同时也要多站站桩,太极桩功一下会让你受益终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70103/228325.html

更多阅读

太极内功修炼方法 内功心法运行图

1、丹田呼吸法:内功修炼有三大要素,即调身、调息、调心。其中的调息,就是指对呼吸的调整,武术谚语云:“能柔软,所以能灵活,能呼吸然后能刚硬”。丹田之呼吸呢方法极简单,吸气时小腹自然凸起,呼气时则意念肚脐与小腹内收,并后贴于命门即可!2、肩

太极内功不神秘: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内功不神秘: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后附李和生内功讲座视频2个 李和生太极拳内功常常给人感觉很神秘,那都是因为有的老师太保守,不肯传授;有的人则是没有内功,自己没有体会,却编出许多练法,有的多达数十种,真是误己误人。其实练习太极

陈氏太极拳招式名称 陈氏太极拳的招式动作

&#160;  太极拳是一个老少皆宜的运动方式,也是练习人群最多的,在我国的普及度很高,影响力也很大。而陈式太极拳作为众多太极拳的派系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陈式太极拳20式中的6大招式,一起来练练吧。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的练功法则 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的练功要领

陈式太极养生功,来源于陈式太极拳,是陈式太极拳炼内气的一种功法。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的练功要领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陈氏太极拳养生功的练功要领(一)松静安逸、顺遂自然。松:指形体而言,不但肌肉要放松、连同骨骼

声明:《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陈氏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为网友贪多必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