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作文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

闲暇之余,我流连于书店里。漫步在书的海洋中,品味着书的“味道”,欣赏着书中的“美景”。突然,一个新鲜的题目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想:十八岁,正是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可以出门远行了。每一个未成年人都会眼红走出家门的人,因为他们可以摆脱所有的约束和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地发挥自我,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远行对于每一个稚嫩的生命来说都是愉快而充满新鲜感的……我对这本书来了兴趣,于是把它细细品味。

其中一篇精华作品是作家余华所创作出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它让我从中品尝味出了人生的真正滋味。作者用鲁迅式的黑色幽默讲述了一段看似平常,却耐人寻味的经历,撕开了世界表层的面纱,撕开了一切虚伪、愚昧、暴力、黑暗,将它们赤裸裸地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

“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十八岁时独自出门寻找“旅店”,可父亲却没有给“我”任何指导或提醒,“我”就像在一张白纸的心理状态下踏上了远行之路……

“我”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可是,“我”寻找“旅店”的过程却是挫折重重,让“我”吃尽了苦头:“我”在山路上找不到旅馆,好不容易搭上车却半路抛锚。自以为有朋友在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可他却在苹果被人抢夺完时离“我”而去,甚至把“我”唯一的背包也抢走了……最让人难过的是,本该淳朴的农民、天真善良的小孩,却变成了野蛮的“强盗”。这都是社会的黑暗“给予”的。它把农民的淳朴、孩子的天真善良统统都给“掠杀”掉了。挫折最终让“我”明白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意义所在。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颇深,有所省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走过去看看吧”这句话。的确,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前面的路是好是坏,沿途的风景是否合意,只有我们走过去看看才知道。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文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

走过去看看吧,即使前面的路铺满了钉子,一刺就痛,但是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长成参天大树。

寻找“旅店”的过程就是寻找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过程,它像一把双刃刀,一面是“天堂”――成熟,一面是“地狱”――幼稚。只有用“成熟精灵”打败 “幼稚妖怪”,我们才能完成“成人仪式”,变得勇敢、独立。十八岁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勇”,我们就能跨进成熟的门槛,跨越十八岁,向幼稚Say No!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00103/236510.html

更多阅读

“开锁王”支招防盗:一字锁十字锁最易开

不要以为有了防盗门,家里就高枕无忧了。如今小偷也玩起了“高科技”,打开目前普遍使用的A级锁和B级锁,最多只需10分钟。在全省发生的入室盗窃案中,近一半都是被技术性开锁。除门锁安全级别不高外,不反锁门也成为小偷屡屡得手的原因。快

《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 十八岁出门远行 豆瓣

《十八岁出门远行》  描述了一个青春少年的远行,深刻地展现了青春的憧憬与社会现实的激烈交锋。文中父亲对“我”说:“你已经十八岁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于是“我”就开始了这次十八岁的旅行。“我”在柏油马路上走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陈卓潼 十八岁出门远行全文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马路上,我像是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余华除了《活着》之外最吸引我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的远行经历。先是苦苦寻找旅店,但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推荐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十八岁出门远行》是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四篇中外小说,反映出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现实的压迫与人本能的抗争意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以及在追寻中的彷徨,

声明:《十八岁出门远行作文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为网友好男人露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