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渔家张籍阅读答案 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到渔家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注释:

①柴扉:柴门。

②竹深:竹林幽深。

②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

④动草衣:草衣,即蓑衣。【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

⑴本诗前两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反映出了渔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试加以分析。

⑵本诗后两联如何写“行客”盼渔人归来的心情?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本诗运用侧面描写,将描写的目光投注在普通百姓生活上,写渔家的位置、渔家的柴扉,天已晚而渔人仍未归,表现了渔家的家境贫寒,劳作辛苦。

(2)颈联首句写“行客”因急切地盼渔人归来而遥望竹林深处的村路,不着一字却把“行客”的焦急心情表露无遗。末两句写天色已晚,钓船渐稀,远远看去,沙堤之上,春风吹拂,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出现了,“行客”喜出望外。

赏析: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映入眼底的景色,萧索而落寞。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时值潮涨,江潮浸湿了柴门。诗人在柴门外窥望,发现屋里阒无一人。诗人为何在门外徘徊张望呢?原来他要在这户渔民家里投宿,而屋主人却还未回家。“行客欲投宿”,暗示时已临晚,而“主人犹未归”,则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渔时间之长,其劳动之辛苦不言而喻。此时此刻,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观看四周环境: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用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示已到了夜里。“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诗人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不停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驶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调子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正如清人田雯评价张籍诗歌特色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古欢堂集》)

夜到渔家张籍阅读答案 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90103/258454.html

更多阅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阅读答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阅读答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练习现在必须承认,我正躺在本多夫一所文科中学的美术教室里。本多夫有三所文科中学:腓特烈大帝中学、阿尔贝图斯中学,但这最后的一所,第三所,也许用不着我讲,就是阿道夫・

十五夜望月阅读答案 《十五夜望月 王建》阅读答案

《十五夜望月 王建》阅读答案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9、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 (2分)10、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

十五夜望月阅读答案 《十五夜望月 王建》阅读答案

《十五夜望月 王建》阅读答案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阅读答案

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阅读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诗歌前两句中“送”、“动”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改

声明:《夜到渔家张籍阅读答案 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为网友极品奶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