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江采萍 李隆基梅妃江采萍简介 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生平

梅妃(710-756),本名江采萍,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早期宠妃。

其体态清秀,稍瘦,并且好淡妆雅服。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梅妃性格柔和善良,远非杨贵妃对手,最后竟被杨贵妃设法贬入冷宫上阳东宫。

山园梅

梅妃本名江采苹。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江家家境富足。有一弟弟(或哥哥)叫江采芹。江仲逊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的期望。

采苹生长在书香门第,自幼陪颖,一经指点,便可融会贯通。她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并对她父亲说:“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梅妃作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破杯”、“剪刀”、“绮窗”等七赋,远近传播,名声大振。还对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擅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白玉笛、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梅妃年将及笄,出落得丰神楚楚、秀骨姗姗,面貌清秀、风韵神采,不喜铅华、淡装雅服,无可描画…。品德高尚、恬静淡雅、知书达礼,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

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家的房前屋后。深冬临春的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丫,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幼小的江采苹徜徉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闻目闻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在梅花的熏染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品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因此,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江采苹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向小园

最终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落到谁家园中了呢?这有福气的儿郎不是别人,正是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元中,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太监高力士自湖广历两粤为玄宗选美。高力士到了闽地后,一日在茶楼品茶,实际上也是为了探听一些社会上的风闻。突然听到一群儒雅的年轻茶客提到江采苹,众口一致地称赞她;高力士心中不由暗喜,想到:“这正是皇上此刻最需要的女人啊!”于是,高力士来到江东村,暗中观察了江采苹好几天,认定果然是一个清丽绝世的女子。他接着以宫廷特使的身份来到江家,表明来意,江家自然也只有应承的份。于是以重礼相聘,携江采苹回来长安。

花弄影

到长安时,正值梅花盛开,高力士早已探知江采苹性喜梅花,为了使人与花相得益彰,他特意在梅林深处安排下酒宴,请唐玄宗临视江采苹。唐玄宗龙驾停在梅林旁,徒步进入梅林,凉风微拂,清香袭面,玉凿冰雕般的梅花映入眼帘。困郁已久的他感觉到一丝怡人的清新…

待见到江采苹,只见她淡妆素裹,含羞低眉,亭亭立在一株盛开的白梅下,人花相映,美人如梅,梅如美人,煞是清雅宜人,唐玄宗顿时心喜,积郁为之烟消云散。在美人的陪侍下,唐玄宗开怀畅饮,江采苹言语文雅,性情温柔,使唐玄宗感到一种温馨的抚慰,对她产生了深切的爱怜之意。待问到江采苹擅长何艺时,采苹回禀能吹笛。于是命人取来白玉笛,朱唇轻启,吹出一段《梅花落》,笛声清越婉转,吹笛人仪态万方,四周的梅树随着笛音不时撒落几许花瓣,唐玄宗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随后,江采苹又奉旨表演了一段《惊鸿舞》,身影轻如飘雪,衣带舞如白云,使得唐玄宗不知不觉地又进入了另一个幽雅灵逸的世界。

李隆基梅妃江采萍简介 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生平_江采萍

妆红梅

唐玄宗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封为梅妃。命人给她所住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每当梅花盛开时,采苹每每触景生情,情不自禁赏梅赋诗,留连忘返,惹得皇帝爱之至极戏称她为“梅精”。江采萍身在宫中高情逸兴、不染一尘,安分守己、不结党营私、不汲汲于富贵,不卑不亢、不因循苟且,所以无跟谁结怨……至少在杨贵妃出现以前。是一位仁慈、明理的贤妃。

独暄妍

这天雪霁初晴,玄宗陪同梅妃踏雪赏梅,悠然自得…唐玄宗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梅妃谦和地答道:“妾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吟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内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与苏州刺史刘禹锡(这两人的生平与梅妃生平有不符之处、待考证)求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吟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长安晋献。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兴,命人植在梅妃停中,临别前重赏了他们,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予二人品尝,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

两人到梅阁临窗赏梅弈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对弈,玄宗屡屡败…后来又赛茶艺,玄宗开玩笑说:“梅精啊~吹笛,跳舞,观者称赞。棋艺在我之上,现在赛煮茶又赢我…”梅妃起身笑道:“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妾怎能与陛下争胜负呢!”,如此美人在君侧,皇帝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梅酒陈

梅妃在得宠之时没有仗着唐太宗对自己的宠爱残害其她妃嫔、祸国殃民,而表现出来的是大义和明理。玄宗曾问“梅妃”、为何郁郁寡欢,梅妃道:“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玄宗听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须笑道:“朕早有此志,爱妃不言,朕几乎忘了。”次日,玄宗即罢了游宴,亲理万机,励精图治。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强盛。

李隆基梅妃江采萍简介 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生平_江采萍

香怡人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此处人物生平与梅妃生平有不符之处、待考证)。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洽。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他的兄弟,于是特设一宴招待诸王,席间唐玄宗向诸王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基赞赏推崇。

梅妃江采萍 李隆基梅妃江采萍简介 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生平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10103/265346.html

更多阅读

李隆基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关系

百科名片 李隆基画像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李隆基(685.09.08-762.05.03),唐朝皇帝,712年9月8日至756年8月12日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

李隆基是怎样搞死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小说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_Fay 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故事

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在此之后,历代撰写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不绝于书。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长大以后,她被聘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的天宝危机 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后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的天宝危机2012-12-14 16:47:54 来源:论剑历史网 (转自光明网)当了20多年太平皇帝的玄宗,自开元二十四(公元736年)前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①由此,潜伏下深刻的社会危机。在随后的20年间,玄宗沿

声明:《梅妃江采萍 李隆基梅妃江采萍简介 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生平》为网友旧脸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