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

大庆市康泰公司教培中心小学滕 飞2002年3 月4日圆的周长教案设计大庆康泰公司教培中心小学 滕飞

【使用教材】

圆的面积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操作、计算能力,在学生操作、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 通过“圆的直径、周长的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索,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结合我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π的理解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

1、 直径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圆片各一个

2、 直尺一把

3、 细绳一条、两根长31.4厘米的细铁丝

4、 实验表格

5、 计算器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议、电脑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培养创新意识

1、 电脑演示:有甲、乙两学生争论。

甲说:“我脑袋大。”

乙说:“我脑袋比你在大。”

师:“如果你是裁判员应如何评判,两人才能都服气?”

2、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甲生:“看谁的脑袋大。”

师:“如果看不出来怎么办?”

乙生:“把头放入水中,看谁的水面上升得高谁的头就大。”

师:“非常好!很有创意。”

丙生:“用绳绕头一周,测量绳的长度。”

师:“你的办法很有新意,我们的头近似球体,横切面近似于圆,你用绳子测的长度(线测方法),就是脑袋的横切面的周长,谁的周长大谁的头就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圆的周长”。师板书圆的周长的定义。

二、动手尝试操作,探求新知

1、 动手尝试操作

(1)组织学生四人小组用绳测量直径是1 厘米和2厘米的小圆的周长,并把测量的结果填入实验表格。

圆的周长c(厘米)

直径d(厘米)

周长÷直径(c÷d)

1

2

3

4

(2)组织学生讨论,除了用绳作测量工具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测出圆的周长。

讨论后得出:也可以把圆放在尺上滚动一周,来直接量出它的周长(滚动方法测量),把圆对折进行测量(折叠法)。

(3)用滚动的方法测出直径是3厘米、4厘米的圆的周长,并填好实验表格。

2、 探索规律

(1) 师将填好的实验表格在实物投影议上出示。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变化,比值不变,都是3倍多一点。

(2)思想教育

师:“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读pai)来表示。其实,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一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早一千年。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过程中通常取3.14。

教师用绳的一端系一粉笔头,手拿另一端,绕动绳粉笔头在空中“画出一圈”。

师:“像这个圆你能用线测和滚动的方法量出它的周长吗?”

生:“不能”。

师:“这说明用线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是有局限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呢?”

(3) 推导圆周长公式

师:“从公式看出,知道什么条件可以求出圆周长?”

生:“直径、半径。”

师:“如果圆的周长已知,怎样才能求出圆的半径或直径?”

三、圆周长公式的应用(尝试练习)

1、 出示例1

学生尝试练习,找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2、 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3、 出示例2

学生尝试练习,找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4、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5、第8页练习二的1、2、3题 。

四、再次尝试操作、第二次创新

1、求出人脑袋的横切面的半径

(1) 利用桌面上现有的测量工具,通过计算,怎样求出你脑袋的半径?

(2) 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动手测量,计算时可利用计算器。

(3) 将运算的结果对全班公布,并说明理由。

2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圆,谁的面积大

(1) 组织学生将长为31.4厘米的铁丝折成正方形和圆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师将折好的正方形和圆形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得出结论“圆的面积较大。”

(2) 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饭店的桌面一般都设计成圆形的,而课桌设计成长方形的桌面。把讨论的结果讲给同学们听。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_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五、全课小结

1、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 师:“今天我们通过测量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求法,而且我们还知道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较大。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求圆的面积”。

六、作业

第9页练习二中的第9、10、11题。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c=πd c=2πr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生板演)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约是2.98米。

例2、 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生板演)解:设水池的直径是X米。

3.14×X=37.68

X=12

或:37.68÷3.14=12(米)

答:水池的直径是12米。

2 0 0 2 年 3 月 4 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90103/283608.html

更多阅读

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葛 娟练习目标:1.巩固已学过的圆的周长公式。2. 掌握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半径的方法。3.推导半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练习重难点:掌握已知圆

圆的周长导学案 比的化简教学视频

圆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教学重点:推导圆的

圆的周长课后练习题

圆的周长课后练习题一、填空。(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多一些。(2)圆的()除以()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如果用C来表示圆的周长,用d来表示圆的直径,那么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可以表示为();如果用C来表示圆的周

《圆的周长》教材分析 数学分析教材

一、《圆的周长》的地位、作用:《圆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

声明:《圆的面积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为网友凉秋瑾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