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沈园・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00103/287496.html

更多阅读

沙似雪、月如霜——绝美的荒凉 白如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样的诗句在冬夜里读来,苍凉而空旷落寞更其悠悠然难能自已,可是心底有清清潺湲的亲爱在流淌、低吟。竟然是欢喜的、深爱着这样的句子。曾经

乍一看 有哪些还没有开始流传开的乍看就很有感触的情话?

1: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2: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3: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4:后来春雨落汴京,只君一人雨中停5: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6: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7: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8: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

爱如少年 师小札 爱如少年

喜欢许巍的歌,他有张专辑叫《爱如少年》,听过之后有种莫名的心动,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又被唤醒。许巍的嗓音醇厚,有种沧桑的美感,集热情奔放与空灵纯净的于一体,他的歌声象磁铁一样吸住我的心,听他的歌会让我感动的想流泪,情感随着歌声肆意

如果爱,请深爱 张爱玲 如果爱,请深爱

雨线上不小心折散的月光,在静静地诉说。人人都渴望有我所爱,殊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放手。――题记一片秋心随风逝,江上舟摇,我心飘飘。流光容易把人抛,银字声调,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秋凉如水,冷雨侵袭

声明:《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为网友活着别让心遭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