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la land 爱乐之城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

我去看《La La Land》没有哭。
电影结束的时候,观众集体在黑暗中鼓掌了,这在电影院里挺少见,但我也没有哭。
我是做好哭的打算去的,结果纸巾没用上。灯亮了,我和朋友互相质问,你怎么不哭啊?

我喜欢说正经事之前先说点别的。比如石头姐在里面的每一条连衣裙都异常好看,尤其是从跟男朋友家人的饭局上逃走,去找高司令的那一条绿色连衣裙,是可以日常穿出门的好看。我决定等时尚博主梳理一下,然后买一条同款的。
洛杉矶被拍得很美,我在洛杉矶读书的同学一直催促我去玩,说来吧给你拍照,我都口头敷衍,这一次突然想动身了。

有人觉得其实这就是部普通的青春歌舞片,大家被奖项唬得,都不好意思不感动了,我不觉得它平庸,但确实没哭出来。我也不太喜欢那种细节指认式影评,告诉你哪一分钟埋伏着什么梗,是在跟什么电影致敬,导演多么独具匠心——一部电影给人的冲击力是很直观的,不需要靠观众刻意留心。这就跟相亲一样,有没有看对眼是很直接的事情,回去查对方履历背景觉得“哎呀这个人是还不错”,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看片子也不是谈恋爱,不用像说服自己“这是个好人”一样去拼命催眠“这是部好电影”。

即便没哭出来,我仍然挺喜欢《La La Land》。
关于剧情,读者应该被剧透得差不多了,事实上剧透也不妨碍你的观感,因为它的故事性很弱,无非是两个漂在洛杉矶的,有梦想的年轻人,相爱了,互相鼓励了,现实阻隔了,分开了。
我简直能想象国产电影人会边看边觉得委屈——我们也拍类似片子啊,我们也强调现实混账让爱情叛变啊,怎么你们打分这么两极化?
不冤。《La La Land》最珍贵的东西,是它的质感。

我看到朋友写了句非常好的影评,她说爱乐之城太old school了。但它的质感和温柔也来自于此,事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说,“我会永远爱你”,和“致有梦想的傻瓜了”。
就是old school。大部分国产青春片,它讲的是青春的故事,用的却是成年人的视角。是成年人在怀缅或者意淫青春。所以他们把年轻时候的事情疯狂化,极端化,让主角逃课打架离家出走,很多国产编剧,他们写不明白“两个人为什么会相爱”这件事,所谓的年轻时疯狂的恋爱,其实没什么感情基础,你不明白这两人为什么就看对眼了。幸好演员漂亮,我们看漂亮的人恋爱,觉得也行吧。

但《La La Land》拍得出,为什么是他跟她相爱了。而不是她跟Grey,或者他跟隔壁的谁谁谁。他们都在很大的城市里,为很远的梦想挣扎着,他们都因为梦想受辱,女主角Mia试镜时总是被打断,男主角Seb因为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被餐厅一次次辞退。他们不是一开始就互相吸引的,甚至一开始,他们不理解对方喜欢的东西。
梵高给他的弟弟提奥写信,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而Mia和Seb相爱的本质,是他们看到了对方心里的那团火。他们看重,并且珍惜对方身上的热情。
国产青春片喜欢把成年人拍得很不堪——当然大多数成年人也确实不怎么样。情人节,许多结婚的男士纷纷外逃出差,不是想赖掉礼物或者晚餐,而是有两边需要摆平,怎么都不能同时满足,索性躲出去,任由两边欢天喜地地晒转账记录。

但是《La La Land》最温柔的地方在于,分开了,两个人也都还是很好的人。Mia成了女演员,五年后下车,就是石头姐本色出演,是摇曳生姿的大明星,Seb开了自己的爵士乐餐厅。这种“好”,跟是不是功成名就其实没多大关系,幸运的是Mia在做自己喜欢的演员,家庭生活也很甜蜜,Seb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学会了边放歌边做饭,家里井井有条,再也不是一开始的乌七八糟。
前任变成很好的人,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你想,你们失散了,你也不能每天监督他说“你要这样啊你要那样”,他完全自由发挥,自己生长,然后若干年后你一看,哎,他还是那么好啊。会觉得时间敲在你身上的烙印,也都值了。
很难得的。就算我们不再是爱人,我也确认,你现在是个快活的好人。

电影里有很多有趣的细节。
比如Seb重新回到乐队,一个杂志来给他们拍照,咔嚓咔嚓,拍到他的时候,摄影师很激动,说关掉音乐,你做一个——咬下嘴唇的动作。Seb长得好看,上镜,所以摄影师爱拍他,跟他的音乐没什么关系了,这时候人其实就成了一个商品。就像木村拓哉早年出唱片,唱片卖不动,但因为人太好看了,海报倒是都被一抢而空,连墙上贴着的都被女粉丝撕下来。
但Seb被摄影师激动地指挥着拍照的时候,他的女朋友Mia,在演一出观众寥寥的话剧。这一刻他们的疏离感达到巅峰。

还有他们俩为了Seb的音乐选择而争吵,Seb不想成为女朋友口中的“无业游民”,所以参加了不喜欢的乐队,他红了,Mia提醒他说,这真的是你喜欢的事情吗?
Seb很尖刻地回应她,或许你只是喜欢穷困潦倒时候的我,这样会让你感觉好过些。
这应该是很多年轻情侣争吵时说过的话吧,好奇怪啊,人年轻的时候,老喜欢跟爱人较劲,老是为着一点莫名其妙的自尊心,说一些无可挽回的话,说你就是喜欢怜悯我吧,说你看不惯我现在比你顺吧。年轻的时候还会觉得,满世界都是可能性,也不是,真的非要那么个人不可。
所以就分开了。

看到结尾十分钟之前,我都觉得这是个喜剧。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因为相似走到了一起,然后为了各自的梦想分开。双方都得偿所愿,这个“愿”不是做大明星,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而是真正做了喜欢的事情。各自都把日子过得很好,好到身边是谁,仿佛也可以不计较。
但Mia再次走向Seb,故事以假设的形式重新来过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完美还是差了口气——当时没那么计较自尊心就好了,再坚决一点就好了。这不是一个“脸书趁爱侣熟睡再偷看”的故事,它没那么病态,感情是舒展健康的,但你就看着当初那么那么好的两个人,想他们翻过很多青春的藩篱就好了。

电影开头,说到“忽悠”这个词的时候,电影院的人都在笑,因为他们说的是“shanghai”。在欧美,早年船上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被绑架强行拉上船干活的,而上海又是著名的港口之一,很多载有被绑架人员的跨海的船都往上海开,这个意思就这么变过来了。后来shanghai又被扩展到忽悠。
Shanghai确实是个大忽悠。或者说,每一个大城市都是。它们给了年轻人站着做梦的机会,演员,编剧,歌手,演奏家,让他们错觉离理想很近很近,就好像Mia可以随便路过拍戏的街道。
但其实真正能留下的人很少,能够到梦想的人更少。
这就是我觉得大多数人看《La La Land》没什么好哭的原因,就大部分人而言,都没有过互相尊重互相鼓舞的爱情,以及矢志不渝的梦想。
至少我没有。
我哭不出来。我只是觉得……很轻微的遗憾。啊可能爱情应该是那样子的。不是互相试探又且战且退。但我没有。

我看的时候,最大的感同身受大概是……Mia一边做咖啡店店员,一边编借口到处试镜。
就是这样子的20多岁。
觉得自己能干点什么……但又怀疑自己运气没那么好,在名利场边缘观望过,但也觉得那是离自己很遥远的生活。就是这样的20多岁。

我不觉得这部电影不能带着现任一起看,尊重伴侣的前任类似于尊重他的历史。可能我这个人特别想得开,我老是看着男生心想,现在都这样……那以前该什么德行啊,姑娘你受委屈了。
它未必会让你想起前任,但它能让你想起20来岁。
什么都没有的,只有很多可能性在脚下延展的,非常敢尝试,也会轻率放弃的,总是兼顾不来爱情和理想,生存和意志的20来岁。

敬永恒的年轻人们。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370103/5063.html

更多阅读

西游降魔篇日本评价 如何评价电影《西游·降魔篇》?

《美人鱼来了,但星爷之前的《西游降魔篇》你看懂了吗?》2013年,“五年磨一剑”的周星驰在贺岁档推出其第二部西游题材电影《西游降魔篇》,影片一经上映,迅速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然而在如此高的票房背景下,影片的口碑与反响却平平无奇

生化危机7电影评价 如何评价电影《速度与激情 7》?

看完电影了,更新一下答案,之前缅怀保罗·沃克的文章到专栏查阅,谢谢。回归到评价电影。《速度与激情7》:讲不出再见令人惊得瓜子都掉了的是,《速度与激情7》首日票房逼近四亿,不仅超越了《变形金刚4》在去年夏天创造的首日票房(2.23亿)记

如何评价一步之遥 如何评价电影《一步之遥》?

它其实是部"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进电影院远没有进剧场多的人,本不敢妄谈电影。然而《一步之遥》有着太多理由,让我作为一个戏剧观众发出点声音。《一步之遥》确实不是一部合规的商业电影,然而这是一部充满了戏剧元素的,艺术水准颇高

声明:《la la land 爱乐之城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为网友特别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