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崩盘 楼市肯定要崩,为什么大家都不卖房??

时隔一年因为一些事情更新一下这个答案。
首先,研读了15年和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其中关于房产的部分先摘出来:
15年部分: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购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16年部分: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对于2015年的解读,包括前面的答案已经说了许多,那么16年可以说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一线城市的库存房产的确有很大部分被消化,但是目前只能免费查到全国新开工以及销售整体数据,细化地区片区的销售和开放情况应该更能说明问题,可惜的是目前没有良好的数据可以利用,下面会将数据引用出来供大家解读。这个比例比较重要,如果是统一消化库存这个事情就比较恐怖了,如果是有大量新增和新开发楼盘,那么说明楼市的情况还是比较稳妥的。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得出,新开工的热情减少,但拿地的热情依旧很高,土地开始出现调控之后就显现出地减价增的趋势,所有数据明显比15年的数据有大量的提升。包括个人贷款方面,大量增加个人贷款也是给银行的坏账增加缓冲垫,同时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给企业降杠杆,那么说明银行端的企业坏账必须由优质的个人贷款进行缓冲。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的作用还不仅仅是去库存这么简单。
17年的经济工作指导中,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的话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然后对三四线城市进行去库存的动作。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应该不会全面积全片区的再大涨,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可能会让整个房价也不会过快的呈现断崖式的下跌。11月大面积一线城市的调控方案出台之后,数据上也表明,不管从成交量还是成交面积亦或是成交金额方面,都是下滑的状态,研究政策后对照数据也说明一个问题,销库存并没有对刚需产生多大影响,因为大部分政策是针对二套房、三套房的政策,那么间接的说明一线城市的刚需并没有大量的增长,所以销库存这件事,就存在着后面房产征税的考虑了,这一步考虑也从逻辑上和经济会议中通过税收对地产进行控制的方面不谋而合。
商品价格最基本的就是由供需关系来决定,那么既然一线城市的刚需部分并没有大量增长,改善型、投资型的需求已经的到部分满足和相对缓解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的需求量就会逐渐减少,同时在供给侧,除了已经去除的库存部分,一线城市的房屋供给需求是否已经到达一个合理值呢?个人觉得并不是,对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将会出现大量的面积相对过小的住宅,那么这些二手房将会成为新的库存房,也许改善型住宅将会逐渐成为一线城市商品房主要营销的项目。但是对于以前开发的小户型,老建筑,怎么处理呢?拆掉重建新型城市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即增长GDP,又能进行二次城市化和深度城市化再开发,再利用。
那么就目前的整体市场情绪和宏观政策下,17年的整体市场情绪应该是,一二线城市的调控政策依旧不会放松,那么交易量和成交价格应该会呈现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同样,对于三四线城市依照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应该会呈现一个比较良好的交易量,但同时面对的是三四线城市并没有那么旺盛的需求量,如果明年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的话,国内的房地产行业的冬天可能很快就来临了。因为真正的供需关系对对一种商品的价格所影响将会是直接和透彻的。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面对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商拿地的趋势来看,未来,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好的,资源难以复制的改善型住宅将会成为房地产的主要着力点。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或许就会出现价格的分化。同一城市中,因为周围公共设施和便捷性将会产生比较悬殊的差异。目前位置比较优越的学区和景观房二手房,可能在未来几年会成为投资良品。
—————————————————跨年度分割线————————————————————
据说:深圳的房价已经有楼盘开始降价10-12%了,上海好像也准备把非普通二套房的首付比提高至70%,泡沫末期的狂欢马上要结束了么?我们拭目以待。
又想到:既然国家想要去库存,我们把商品房当成真正的商品来考虑这个问题,一般清仓去库存都是降价抛售,但是房价在去库存的时候尽然是上升的。这要么就是国家没有在去库存,要么就是泡沫化。对于没有在去库存,地产商的资金链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烂尾的住宅区越来越多,这个假设不成立,那么就剩一个泡沫化可选了!
再加一条:今年供给侧的改革,去库存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加上泡沫末期的狂热,可以看到这次会议已经透露出来的意思,个税抵房贷的说法去年就有了,今年会议楼部长又说个税不能如此简单的征收,那么很有可能这一次的顶点就是个税改革的时候,而且这个议案应该已经上会了,不出意外这个政策会很快的出来,拭目以待。
又想到一条,更新一下…不断的降低首付比,各种刺激,其实就是强行加杠杆,能买的起房,但还不起贷…这个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不去库存又会是楼市资金链断裂…国家也很难…不过去年股灾1.0/2.0就是去杠杆…想想惨烈的情况…买投资房,再加一份谨慎…强答太多,药丸。
先说题外话,说人会死为什么不自杀的,你们是来逗比的么?
先说结论,有兴趣可以往下看:1、楼价下跌只是大概率事件,不是必然事件。2、人们的投资习惯,很少做空。3、不卖房的人对于卖房行为的风险收益比估算倾向于风险过大。
第一个 老师发的图可以看看,虽然一年的数据太少没什么可比性,但这是一个比较的好方法。一线、超一线城市的房价只会持续上涨,但是能不能带动周边城市房价上涨,这个看不同地方,有的地方刚需会分流到周边城市,有的地方则是对周边城市刚需的吸引,导致周边城市房价的下跌。最典型的北京和上海对周边城市的作用。
中国楼市崩盘 楼市肯定要崩,为什么大家都不卖房??
第二个,对于二手房的价格攀升,个人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政策,第二个原因是在不断满足一部分刚需,当刚需满足的差不多了,二线以下城市的商品房交易率会越来越低,接着二手楼市价格就会跳水。除了投资地域优势之外,没有人拿二手房做投资吧。
而现在现房和准现房的价格,只是随着大环境和政策刺激跟涨而已,楼市的资金紧张,很容易可以从期房的价格跳水看出来。而现在大环境的资金面已经趋向紧张,一月份M1高达18%,昨天(0225)单日逆回购飙升,都看得出来整个市场缺钱。资金跟不上,经济环境就有问题,不发展了楼市还能涨起来?这届包括之后的政府都应该不会再这样畸形发展了。
第三个,估值问题。在这里说一定不崩盘的就跟说一定崩盘的一样,所有人包括政府也不会清楚的知道现在这个价格处于什么位置,到底是低估还是高估?对于上海北京三环以内的房价,只有低估没有高估,但对于二线以下城市位置不理想的商品房,很多也许都是被高估的。对于超一线城市的投资,是大资金对整个中国长期的看多,而二三线城市的逻辑应该是跟涨,随着城镇化的奏效和二胎的不奏效,人口红利没了之后,未来的刚需会下降这是可期的。那么现在再去投资二三线的城市,还是有点逻辑上说不过去的。
第四个,房价的周期比大宗商品的周期还要长,暴跌也不可能100W的房子明天就跌到50W,周期长,所以会有持续的震荡,下降周期里面明天的价格比今天高,明年的价格比今年高这都是挺正常的,这种长周期的投资如果用一日一年的价格来衡量,这真的没法说了。
第五个,自住房不一定不能卖,但是要做好投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个收益风险比是不划算的,而且我发现人们倾向的投资是做多投资而不是做空投资。所以很多人就算知道房价会跌,但卖房的想法可能并不会强烈。
影响房价和买卖房行为的因素太多,并没有考虑周全,只是个人见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2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楼市崩盘 说楼市崩盘,不是假摔,就是弱智

      2014,中国楼市崩盘说,此起彼伏,不亦悬乎。  其实不然,说楼市崩盘者,不是别有用心的假摔,就是弱智者言之。  先前有楼市崩盘的三大前兆:  楼市崩盘前兆之一:一线城市的住宅房价出现大跌。  可国家统计局本月24日公布的2014

中国楼市泡沫世界最大 席勒说中国楼市泡沫,很傻很天真

     房价之争,似乎已经成了中国楼市一个亘古难变的热点话题,各方观点也是针锋相对,各有道理。  希勒,全名罗伯特·希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称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而我们清清楚楚地记得中国房地产商任志强

声明:《中国楼市崩盘 楼市肯定要崩,为什么大家都不卖房??》为网友沧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