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有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代有一种名叫《仪制令》的交通规则,始创于唐朝,盛行于宋代。当时交通工具简单混杂,有车、船、轿子、牲口几大类。车类主要有太平车、囚车、陷车等,船类主要有官船、哨船、渔船、快船、战船、大小海鳅船(也属官船)等。轿子类主要有山轿、兜轿、凉轿、暖轿等。牲口类主要有马匹、驴、骡等。

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有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面对交通工具混杂,秩序混乱,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朝廷下诏,令京都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木牌,上书《仪制令》作为交通规则,人人都要遵守。到南宋,这一交通规则又由各州扩大到各县,而且由悬挂木牌发展到刻石立碑永久示人。在今陕西灵崖寺大殿左厦房还存有《仪制令》石刻实物,在竖刻“仪制令”三个大字下方,并列四行竖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这里的“避”应作“让”理解。如果剔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尊卑糟粕,这一交通规则与现代的“礼让三先”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我国现今行人和车辆都遵守着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相传,这条交通规则最早来源于古代军队的队列规定。原来,古代有了军队之后,当两支队列路遇时,因为战士们右肩扛着矛或剑等兵器,只好把左面让给迎面而来的军队,自动靠右边行走。久而久之,成了一条古代军队之间互相遵守的交通规则,代代相传,直至今日。现在我国的司机座位都设在左边,以利观察路况,便于安全行车,就是据此而来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417371/32121974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的X档案:KB鬼怪与飞碟1

幽明无间——中国古代的x档案前言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是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汉魏六朝的《搜神记》、《幽明录》、《拾遗记》、《西京杂记》、《博物志》;到唐五代的《玄怪录》、《传奇》、《甘泽谣》、《酉阳杂俎》、《剧谈录》、《录

中国古代重量计量单位有哪些? 中国古代重量计量单位

馆友“智者1111”:您好!您的馆藏文章“中国古代重量计量单位有哪些?”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4年10月20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文化杂谈”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

声明:《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有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规则》为网友高姿态旳浅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