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

   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多已经为父母的人所想知道的家庭教育方法。一直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位作为父母的心愿。

美国式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

爱华阅读配图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世界型融合,直接影响了现有教育的培养方向。无论国内或是国外,“精英”一族均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拥有领先优势的尖端群体。然而在如何达到成才标准的方法上,中国与美国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培养观念。相比较中国家长对子女考试成绩等知识方面的要求,美国人更看重子女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希望占领的是高端行业的高端职位。以下总结几点美国人教育子女成才的几个关键词,来看看与中国家庭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创造性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耶鲁大学留学时有这样的体会:在西方人眼中,对人赞美或贬低都不是讨论他的身家背景,而评价一个人“Boring”则算得上是极低的评价了。一个人的无趣程度一定是与他的创造性有关联的。拿职业来说,最简单机械的岗位一定毫无创造挑战,也只适用于低级劳动者,而越高级的岗位越要求人的创造力。

  创造性需要一点点培养和引导。美国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创造主要有几个方法:“比如说教孩子学数学,在美国的课程中不会让孩子去背公式,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形象例子,引导他们自己去想4*6是如何得来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去总结三角形需要具备哪些特点,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孩子不会因为没有背下来公式而犯愁,因为他们明白了算术后面的思考过程。”

  记者发现,周围很多家长确实都习惯于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而忽略了让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而美国的家长则由于经常对孩子进行引导式的提问,使得美国孩子在想象力的保留和创造力的拓展方面更具优势。

  国内已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给孩子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因为孩子的个体对事物的理解是具有独特性的,家长和老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独特性进行培养,让孩子在思考问题的广度和维度上不断延伸,这些都会成为长大后无形但也最具价值的“财富”。

  中国的人才结构其实也导致了国家身份的定位。当我们看到“制造大国”这个角色的时候,更应该看到制造业劳动结构的矮化。尽管近年在美国对中国的项目中,已经从简单的制造加工扩展到IT技术类的外包,这当然得益于中国技术型人才的庞大,但是中国依然离“创造大国”的身份相隔甚远。从美国人培养精英的思路上看,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科学高效的管理水平、以及无可替代的创造性,将是美国继续握紧经济脉搏的核心标准。然而中国何时能出一个像苹果这样靠着创新去横扫市场的公司?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精英培养观念是否需要得到彻底的反思?这是中国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教育行业的挑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632371/675733637.html

更多阅读

美国中产家庭年收入才7万 美国家庭平均收入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绝大多数双亲家庭都具备了中产生活的条件,接下来就看家庭主妇如何“长袖善舞”,把小家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了。    文/本刊特约记者乔磊(发自美国洛杉矶)    美国最典型的家庭结构是一对夫妇两个孩儿(未成年孩子)

美国家庭地下兵工厂 桂林端地下兵工厂

美国家庭地下兵工厂射击在美国虽然是一项平民运动,如果真玩得上瘾的话,开销还是蛮大的。枪支的开销当然是一次性的,但是枪的价值一直在上涨,尤其是最近总统扬言禁枪以后,虽然没有任何行动,但是那众目睽睽之下的攻击性步枪的价格当然已经翻

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家庭关系

美国人继承欧洲的文化传统,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思想的熏陶,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既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传统的孝顺思想,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洲人的家庭价值观。概括来讲,美国人家庭价值观可总结为:个

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清教主义特点

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清教徒是16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国教内部分离出来的宗教派别。16世纪上半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英王为首领的国教会(圣公会),但是还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60年代,许多人主

声明:《美国式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为网友放棄迴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