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专区,成立于1949年,行署驻地为松江县,设立之初下辖松江、上海、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等9县,隶属于苏南行署区,为苏南行署区四大专区之一。
1950年,嵊泗列岛解放,设嵊泗列岛特区(县级),划归松江专区,1951年改设为嵊泗县,松江专区此时下辖10县。1953年1月,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松江专区属之,是当时江苏八大专区之一。1953年6月,嵊泗县划归浙江舟山专区,松江专区仍下辖9县。
1958年1月,松江专区上海、宝山、嘉定3县划归上海市,至3月,松江专区建制撤销,整体并入苏州专区,同年11月,并入苏州专区的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划归上海市,至此松江专区在1958年一年里成为直辖市上海的一部分。
松江,古称华亭,历史悠久,始设县于唐朝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为华亭县,此为上海地区最早的相对独立的行政建制,隶属于吴郡(苏州)。元朝时期(1277年),华亭县升为松江府,至1292年,华亭县析置上海县,隶属于松江府。
因此,松江可以说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明清时期,松江府辖地基本不变,但所辖县有所变化,至清末下辖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等7县。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以来迅速发展,至民国时期,上海成为直辖市,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建国后,松江专区的整体并入为上海发展开拓了空间,提高了潜力,促进了上海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