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八校联盟主席:大学不是谁都能上

  据澳洲网报道,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张,每年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使得社会上出现一种观点,即没上过大学被视为一种“人生的失败”。对于这种现象,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roup of Eight)主席汤姆森(Vicki Thomson)认为难以理解,同时她也呼吁对澳高校招生规模设限,称“大学不是谁都能上的”。

  没有大学学历被视为失败?

  据报道,数据显示,自2009年至2014年,澳大利亚高校本科生招生人数增长了约26%,同时,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41%。对此,汤姆森指出,高校招生规模的无限扩张产生了大量大学毕业生,而这导致社会中出现一种没有大学学历即被视为“失败”的观点。因而,她呼吁澳高校放缓招生增速,并称“大学不是谁都能上的”。

  汤姆森指出,一些就业领域出现了毕业生供应过剩的情况,而这导致法律专业毕业生当起了咖啡师,采矿工程师成为了办公室白领,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竟然做起了面包师。

  汤姆森称,虽然澳大利亚“需求导向型”的高校招生体系意味着,在25岁至24岁的澳大利亚人中有近40%能够取得本科学位,但在同时,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让某些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如艺术专业。在艺术领域,学士学位现已取代高中学历,成为求职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这促使很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得不继续深造,以在求职时占有优势。

  她说:“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感觉到他们需要继续学习,如取得硕士学位,让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更有胜算,而这也让他们背上更高的学生债务。”

  副校长捍卫高校大众教育

  不过,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副校长西蒙斯(John Simons)并不认同汤姆森的观点。西蒙斯认为,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生太多的观点“很奇怪”。

  西蒙斯指出,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反映的是澳民众教育理念的变化,接受高等教育已逐渐得到澳民众的普遍认可。他还表示,那些提出学历要求的职业实际上意味着此类职业以及它们所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外,西蒙斯还就澳高校毕业生过剩的观点提出质疑,称学法律的毕业生可能并不打算当律师,他们考取法律学位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在求职时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他还以为例,称“30年前的英国也出现了类似的争议,当时英国高校刚刚引入大众教育,一名学生称她想学英语,而她的父亲则反问她,如果学英语那你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工作,难道要开一家英语店?”但他还强调,“就连那个时候都没有很多人反对大众教育,但现在却有人出来干预大众教育,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101/10530.html

更多阅读

千年奇画:说不完的《清明上河图》

千年奇画:说不完的《清明上河图》--戴立强1953年1月,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举办《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为展品之一,千年遗珍首次公之于众,引起极大关注。2004年11月,此幅画卷回沈“省亲”,展出再次引起轰

姜俊武:你不是男人,甚至不是人

姜俊武:你不是男人,甚至不是人看了《黄静案》的最新报道,还回顾了以前的报道内容。我无话可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愤怒,除了愤怒只是愤怒!我感到湖南有这的人是我出身湖南的可耻,他还有脸说自己无罪,不满判决,还要上述。姜俊武,你以为你是谁啊

史晓燕:我不是无边界的“放养”

她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帮助孩子向老师撒谎请假;还会允许孩子在七岁时就开车,甚至把车开上赛道;她就是北京伊力诺依集团董事长史晓燕,让我们看看她的教育法则……史晓燕:我不是无边界的“放养”文 郭海飞史晓燕:北京伊力诺依

名人访谈节目不是谁都能做的 名人访谈节目

一直都喜欢看访谈类的节目,鲁豫、杨澜、李咏。。。这些人做的明星访谈,或有深度,或懂得挖掘出其他媒介挖不到的内幕,或凭借主持人的一张妙口,在现场产生了很好的互动,总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随着卫视的普及,在收视率为王的大背景下,什么

纪慈恩:不是谁都可以当志愿者

什么是志愿者?在很多机构的培训中都会有一条对于“志愿者”的定义,我的定义是:在不帮倒忙的情况下给服务对象带来简单的快乐和慰藉,你的出现给服务对象造成困扰和他过分依赖你都不是好现象。  看似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你要知道什么时

声明:《澳大利亚八校联盟主席:大学不是谁都能上》为网友南巷暖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