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看谁的利益最坚挺(4)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联合投资在创投业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一家创投企业所看好的项目他并不专业,这个时候他就有可能找专业做这个方向的创投进行评估与投资。使得他对这个企业的判断更为精准,评估监督的力量也更大一些。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后所有的创投公司都会利用各自的资源对所投项目进行增值的服务与帮助,助力企业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将风险分散,合作伙伴多一些,也表明了我们投资判断的准确。”邵红霞说。

  创业板对风投最直接的利好恐怕还是给这些“资本推手”提供了一个快捷的退出路径。那么创业板的财富创投企业会何时兑现?

  “我们到时会根据企业与市场的综合情况进行判断。”邵红霞认为创投最后的退出是必然结果,这是由创投的性质与基金期限所决定的,但是如果企业发展有前景,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一定还会继续进入,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

  (文|本刊记者 王瀛)

  二级市场公募私募

  公司检索:南风股份(300004.SZ)、上海佳豪(300008.SZ)

  既然机构投资者进入创业板二级市场是早晚之事,那么何时入场、以何标准入场则成为问题的关键。而到时,对于手中握有大量筹码的散户来说,又将和机构产生怎样的博弈呢?

  机构投资者 集体旁观

  时隔多年以后,散户们终于在创业板首日重温了旧日的激情,疯狂抢筹,无畏追高,与此同时,机构一反常态,几乎集体选择旁观。十年一梦的创业板以此奇特的方式揭开了大幕。

  事实上,监管层禁止基金公司首日炒作创业板这一“窗口指导”,如今早已不是秘密,但如果说,开市当天机构的缄默是一种被动无为,随后日成交量的迅速萎缩则说明,观望似乎已成为机构的一种普遍策略。

  “现在创业板提供市场量非常少,而机构进出的量是比较大的,而且由于询价确实不低,价格被一些游资炒作以后,价格偏高。”对于创业板二级市场,嘉实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戴京焦这样解释机构趋于冷淡的原因。

  到现在,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投资董事阎冀还记着开市当天的“惊魂一跳”,“创业板不是这些天才跌下来的,当天我们都已经看到风险了,盘中的最高点大概是在下午一点半左右出现的,后来就开始回落到收盘,如果那天一点半左右进去,当天可能就亏了20%左右。”

  谨慎对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来说是必须的。而且这一态度正在由创业板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扩散。

  之前,基金可是网下申购的主力军,申购第二批创业板公司时,基金数量占所有网下申购者的平均比例为46.35%,在申购第三批时为44.11%,而目前随着创业板风险的释放,一级市场的风险也在累积,“因为有3个月的锁定期,我们会比较谨慎地参与网下申购的品种。”戴京焦表示。

  而在另一面,无论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没有谁会轻易放弃创业板市场的机会。

  “作为中国经济很具有活力的一个市场,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去忽视创业板。机构的理性得多,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待时机。”阎冀表示,目前汇丰晋信的一个中小盘基金正准备发售,到时创业板会纳入它的投资范围。在嘉实,一个小团队正破茧欲出,未来它的任务是专门研究创业板的企业。机构何时入场叶荣添选择投资创业板肯定是在半年之后,因为“预计那时,创业板公司才能逐步下行到合理的位置。”

  “等待市场的非理性冲动过去之后,机构这时才会在合适的价位上,选择好的公司去介入。”阎冀表示,即便是成长性很好的公司,也会有一个合理的估价,不是任何的价位都能买的。

 创业板:看谁的利益最坚挺(4)

  虽然表面矜持,但实际上,对这些为数不多的创业板公司,很多机构早已做足了研究功课。

  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研究总监向《英才》记者分析:“在这些创业板公司中,有两类极端的典型:一类以高成长性为代表。像南风股份,行业是做核电设备的,我们研究过它的财务报表,从预收账款的增长率来看,就能够判断未来的业绩肯定是要不断增长的;另一类则明显增长乏力,像上海佳豪,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航运、造船行业的订单都面临着新订单减少,老订单甚至要取消等问题,行业压力非常大,从这些情况来看,公司未来业绩不会太好。”大部分投资机构都相信,创业板中一定会有类似谷歌和百度这样的“黑马”,目前的中小板其实就有现成的例子。汇丰晋信基金曾经有过统计,对于在中小板上市后开盘价很高的股票,有的走势也很好,5年股价翻了30倍的公司也出现了。

  “但谷歌也只有一个,目前像创业板公司家家出现巨大的涨幅,泡沫肯定是有的,后面一定会分化。”阎冀预测。

  等待估值下降,是目前机构颇为一致的态度。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荣添告诉《英才》记者,他选择投资创业板肯定是在半年之后,因为“预计那时,创业板公司才能逐步下行到合理的位置。”

  实际上,预设投资时间也是围绕着估值的变化。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波则表示,如果到PE等于公司成长性的一半时,就应该比较合理了。

  PE值也只是一个参考值,“如果连续3、5年增长100%,这个公司即使100倍的PE,也不算高,如果成长性连续3年只有20%,那就只有20倍PE。

  另外,还要综合其他方面来看,行业的估值是多少,也是要参考的,同样是100%的增长,放在一个朝阳行业和一个夕阳行业,肯定一个定位低些,一个定位高些。”阎冀这样分析对创业板公司的估值。机构与散户的博弈当下的创业板公司似乎也正在高估值的基础上“举着杠铃”,只不过这一回“举着杠铃”的是散户。创业板上,机构被头一遭“边缘化”。

  相对开市当天,有25.26万人投资者买入新股,在交易量中的占比超过97%,机构却只占到2.63%,而随后逐日萎缩的成交量显示,散户依然是市场的“中坚力量”。然而,缺少了机构这样的“定海神针”,散户之间的缩量博弈会让创业板走向哪里?

  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十多年前股市的“庄股时代”。一个庄家在底部锁了大量的筹码,希望拉高进行派发,但当把股价拉到一个不合理的高位时,市场上便没人认同这个股票的价格,于是坐庄的一方,就凭资金硬扛来维持,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除了对敲之外,几乎没有交易量。当下的创业板公司似乎也正在高估值的基础上“举着杠铃”,只不过这一回“举着杠铃”的是散户。

  “你往往会发觉一个现象,如果它向合理价位回归,甚至远远被低估的时候,其实交易量又会放出来的,机构会进场和散户来抢筹码。”有过多年投资经验的阎冀并不认为创业板会逐渐缩量最终变得清淡起来,“短期投资气氛会消退,泡沫最终会被挤掉,但长期来看不会受影响。”

  交投清淡可能是暂时的过度,而接下来的问题是,一边是机构资金,一边是散户筹码,未来二者之间将会展开怎样的博弈?

  “散户为什么会说,受伤的总是我呢?其实很简单一点,好的东西散户拿不住,稍微涨一点,比如连续上涨10%或者20%,散户可能就把筹码交出去了。机构拿到筹码之后,股价可能继续往上走,但比如涨到一倍之后,机构可能认为估值已经偏高了,开始减仓的时候,股价往下掉,而散户却以为这是个小的回调,然后又进去了。于是,到最后你会发觉,上涨的时候,散户赚不到大利润,下跌的时候全段都吃到。”一位深谙实盘操作的基金业内人士向《英才》如此评述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差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1650.html

更多阅读

NBA巨星中谁的老婆最漂亮!组图 巨星老婆要离婚

别看NBA的巨星们相貌一个个长的不怎么样,但是由于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众多的财富,尤其是拥有非常伟岸的身材,即使习惯被我们称为“小个子”的纳什和帕克,一旦回到“人间”,他们也属巨人或者至少是高个子。众多的理由使他们成

当代书法可看谁 当代谁的书法最值钱

夜里,睡不着。睡不着的夜也就多了些无聊,随手在电脑上敲击了自己的名字,在众多的搜索结果里,一篇文章提到了我。作者是谁,我实在读不出来,此人该是我的旧友,熟人?或者是藏匿了姓名的知己!不想这么多了,想多了更睡不着,全文在此转载了来,算作

香港创业板上市条件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特点与缺陷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创业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指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在融资市场有着重要的位置,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

创业板:看谁的利益最坚挺(5)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机构投资者通常喜欢看的一项指标是‘散户线’。在股价底部的时候,往往散户线很高,但当底部形成之后往上走的时候,这时散户线反而下来了,到最高点的时候,散户线有时还是最低的,但高点出来之后慢慢往下滑的过程中

声明:《创业板:看谁的利益最坚挺(4)》为网友守心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