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火断吉凶 年画香火何以延续



  春节临近,各地的年货市场一派喜庆热闹的气氛。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年味浓厚的年画摊位,春联、门神、福字等等,满目红火。年画市场人气旺,但传统木版年画却并不讨喜——大众市场已被胶版年画完全取代,自己也从曾经的“大众消费品”成为了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难敌岁月变迁

  “把传统年画的香火保住。”近日,有专家在“2010金陵·中华年画艺术节”上发出呼吁。这是一次民间自发的年画艺术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等国内著名年画产地的大师们都应邀带着作品来到南京参加。艺术节主办方陈兆宏告诉记者,举办艺术节的目的,就是希望年画天下知,希望年画红火起来,参与年画的人多起来。

  陈兆宏所说的年画,并非常见于年货市场上的胶版年画,而是传统木版手绘、印刷的年画。“我曾经到全国所有的传统年画产地去考察,结果令人心寒。创作方式依然停留在远古时代,年画大师都垂垂老矣、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生存艰难。”

  据陈兆宏介绍,某著名传统年画生产地,只剩下三四家木版印刷的小作坊,当地最有名的年画老艺人“扛着年画抢救研究所的招牌”,独力支撑。“研究所是一栋二层楼,但有一半租给了洗车行,年画创造的价值还不如一个小小的洗车行。”即便是在当地,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贴的也全是胶版年画。

  著名年画艺术理论家张道一教授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如今的年味已经越来越淡,在这样的背景下,年画的生存境况更加艰难。年画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依存于节庆的民间工艺,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很弱,现在的境况是年轻人不感兴趣,老年人也慢慢遗忘。

  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天津杨柳青年画,自明代发轫以来,历经数百年发展,繁荣时,“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之一霍庆有老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传统年画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从最初的出稿到装裱都在家里完成。传统年画做工精细,制作考究,完成一张画作平均需要半个月到几个月不等,售价则因年画的尺寸大小和复杂程度从几十到上千不等。霍家的“玉成号”每年年画产量不超过500张,售出的不到六成。

  “木版年画因为制作时间长、产量低、价格贵,即便想买,也不一定买得到,买得起。再加上时代在变,年画没变,别说城市家庭了,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有多少人愿意在白白的墙上贴年画?”陈兆宏说。而年画题材的“亘古不变”也让许多人感觉无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都21世纪了,年画的题材还是娃娃抱鱼之类的老三篇,谁会感兴趣?”

  与市场萎缩相比,后继无人则是传统年画面临的更大问题。霍庆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过一些年画爱好者,到我这里求学,但很多因为枯燥又走了。前两天,一个学了八年的徒弟又离开了,只有六七个徒弟还在坚持。所以我们现在的年画主要靠家族内部人员来创作。”霍庆有的儿子就是在父亲的劝说下,辞掉多年的工作,开始继承祖业。

  随着时代的变化,本是寻常百姓家年货之一的传统年画,已经蜕变为“艺术品”,大多作为礼品和收藏品被购买,主要市场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陈兆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只有少数年画大师的作品还有些市场,大多数年画艺人都不敢轻易创作,一创作就赔钱。”

  也有人尝试与传统年画传人合作,批量生产,进入大众市场。比如在不破坏年画味道的基础上,拓展室内装潢、婚礼庆典等市场领域,但鲜有成功者。一是成本太高、市场太小;再者,许多年画传人表示,传统年画是艺术品,而不是日常消费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传统年画需要推陈出新,但这需要大师或者专家级的研究者,目前的传统年画传人大多是手艺人,且年岁已高,无心也无力担负起这样的重任。

  抢救年画

  “大师们不挣钱都要保住这门手艺,但艺术也不能清高到不吃饭的地步。如何让年画艺术保留下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迫在眉睫。”陈兆宏告诉记者,自己办年画节,推广年画,就是想让这门艺术产业化,让想买年画的人买得到、买得起。“当然,目前主要是怎么让大家想买。我不能容忍自己的子女不知道秦琼卖马的故事,不知道文财神、武财神的区别。”

 看香火断吉凶 年画香火何以延续
  “艺术要有社会价值,也要有市场价值。河南有个画虎村,一年靠画老虎就能达到数千万的销售额,传统民间艺术还是有价值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它的价值发掘出来。” 陈兆宏说。

  为了让大家了解年画,霍庆有将自己的年画作坊与展室相结合,供游人免费参观、参与年画制作。一些旅行社也将杨柳青年画设为天津一日游线路中的一个景点。此外,霍庆有在年画内容上也力图与时俱进,不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与时代脱节。这些年来,凡是重大事件,在他创作的年画中都有表现。香港回归,他创作了年画《百代复兴》;北京举办奥运会,他创作年画《奥运之门》;现在,他正在构思一个世博会题材的年画,名叫“欢天喜地迎世博”。这些年画都是赠与相关部门做展示、宣传之用,没有进入市场。霍庆有表示,加深人们对杨柳青年画的了解,对今后年画的普及、发展都有好处,“得让大家先知道,年画是个好东西。”

  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木版年画被列为首批项目。2006年,杨柳青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各年画产地也纷纷成立年画行业协会、年画博物馆,采取各种措施,希望能促进年画行业的传承、发展。

  临近春节,正是年画的销售旺季。天津市区的古文化街上,一家杨柳青年画专卖店每天有几百张的销量,但主要是4元1张的胶印年画。据销售人员介绍,该店也聘请杨柳青年画艺人制作木版手绘年画,但销量不大。霍庆有则告诉记者,虽然有一些杨柳青年画开始寻找代卖或者连锁,但自己还是坚持作坊式、家族式的生产模式,因为这样才能在品质上有保证。

  “保护、传承年画,目前勉强能做到的只是保留这门手艺,这已经很难得了。至于如何产业化,乃至发扬光大,我说不好。”一位业内人士说。

  杨柳青年画诞生记

  杨柳青年画在作画工艺上可以分为出稿(勾)、刻板(刻)、印刷(印)、彩绘(绘)、装裱(裱)五个步骤。因为其独特精良的制作工艺,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流水作业,保证一幅年画完工时要经过五个人的手,从而也确保了杨柳青年画的精致与考究。很多作画人从小就专注于某道工序的学习,且一生只从事这一道工序。《中国经济周刊》在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之一霍庆顺先生家里,目睹了年画的制作、销售过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531.html

更多阅读

梦中的蔷薇花 综漫之蔷薇花的承诺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蔷薇花学名Rosa,英文名Rosamultiflora,蔷薇花自古就是佳花名卉,蔷薇常被比作美丽的少女,白居易有诗:"乍见疑回面,遥看误断肠。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在我看来,蔷薇花虽然比不上牡丹那么富贵,也不似玫瑰那样妖冶

八字看童子命 假童子命的脸部特征

一、什么叫童子命所谓童子命,指的是身上有人,众所周知,四柱八字,是将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分成抽像的四柱,结合阴阳,五行,十二旺衰,刑冲合害等进行断吉凶的一种预测方法,而古人相信精神控制肉体,假设一个人,除了他本人的灵魂外,还有另外一个灵魂

断背山观后感 美国同志怎么看断背山

近日看了一部电影《断背山》,感慨颇多Ennis和Jack,一个沉稳内敛,一个散漫不羁,如果最初的最初不是为了那份赖以糊口的工作,他们的人生轨迹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他们会象一般男人那样按部就班,平静且平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许依旧无法与

一:看香密决;二:看出马香;三:看香头论吉凶;四:香普

一:看香密决香路大致分为十八个要点,以这十八个要点的搭配来翻译神意。  1 用香 选择黄色结实一尺二香,用草香,柏壳香,榆树皮香,不用高级香及其他颜色香。  2 点香 点香时香要根根分开的,不可粘连,点着完全,火苗上窜为吉,不要扇更不要吹,不

三国智囊荀彧为啥找个剩女? 三国杀荀彧

古人不注重恋爱,更不注重自由恋爱,他们注重的是门当户对,注重的是家庭,是香火的延续,男人三妻四妾不说,还常常有婚外情,所以有很多悲剧故事,很多痴男怨女。就拿荀彧来说吧,这可是曹操的首席智囊,因功高获得曹魏的最高殊荣,除封侯赏爵之外,曹操

声明:《看香火断吉凶 年画香火何以延续》为网友分开不是尽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