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会展业对外开放大势所趋



 经过多年艰难卓绝的奋斗,前年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鉴于多边贸易组织游戏规则的要求,出于权利与义务平衡的考虑,也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承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市场,以换取其他成员国家和地区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由于会展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会展行业尚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与此同时,会展市场开放与否对整个市场的开放影响有限,因此,入世谈判没有就会展行业本身达成具体的开放协议。但是,会展行业隶属于服务行业,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完全适用于会展业,而且,由于会展业属于竞争性服务行业,理当属于首先对国际市场开放的领域,没有理由对会展业实施太多的保护。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会展市场正在放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最近,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明确规定: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会展服务,此举拉开了大陆会展市场开放的序幕。可以断定,用不了太多时间,中国大陆会展市场将会全面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会展行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成为一个产业,必须进行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经营,必须具有专业化运作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和专业化运作手段。就我国会展业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专业化运作队伍尚处于形成过程之中,队伍很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会展运作主体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会议和展览的运作主体属于临时机构,或商协会秘书处,没有实行企业化运作,还有一些会展运作主体虽然采取企业法人形式,但其经营管理模式远没有脱离家族或行会的性质,离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去甚远,中国会展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龙头企业;市场化运作的体制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规范市场的法制建设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与会展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专业化运作的技巧和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我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开放国内会展市场,引进国际竞争、国际会展运作主体、运作机制和运作技巧,有利于中国会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市场体制的建设,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竞争无法避免国内市场开放,国际会展企业和会展品牌进来,势必导致会展市场竞争加剧,进而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关于市场开放导致的影响,在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影响时,众多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和阐述。笔者认为:利弊相较,会展市场开放,对中国会展行业和会展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对于我们从事会展运作的企业来说,影响可能是多重的。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现实,不必在是否应该开放和所谓开放利弊上坐而论道,争论不休,荒废时日,失去机遇。引狼入室,在所难免,而且完全必要;境内会展企业不得不在家门口迎接挑战,与狼共舞,关键在于把握机遇,选择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合适的合作方式,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会展业对外开放大势所趋
 

  合作需要多动脑从合作方式选择方面来看,与境外会展合作,无非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把国外品牌引进来,走出去参加国际品牌展览和会议;合作经营品牌会议或展览,或建设、经营会展基础设施,或提供会展服务;互为代理,在自己享有影响的地区为对方品牌会展招商。在进入方式上,可以采取“绿茵投资”方式,新增投资设立全新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合资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兼并与收购,形成新的会展品牌,或强化原有的品牌;可以加强品牌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扩大品牌影响;后两种合作可以组建股份制企业,也可以通过合同明确合作各方的权限、责任和利益,实行合作经营。 

 

  从行业和产业层面上看,政府和行业应当尽快理顺各类关系,加快法制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化进程,通过法制规范市场,提供到位服务;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参照国际规范,研究和出台行业运作规范,争取将行业规范的权利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努力营造一个国内外企业公平、公开、公正和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 

 

  从企业层面上看,根据当代国际经济竞争的规律,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当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制造业对外开放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的会展企业现在应尽快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积极营造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任何市场都是多层面的,展览市场也不例外。各类企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强势企业或品牌,可以我为主,加强与国际企业和品牌的合作,在合作中扩大自己的品牌效应,最终形成自己独家或寡头优势;具有一般竞争优势的企业和品牌,也可以在合作中学习人家的经验,积累优势,壮大自己,待机而发或与虎谋皮,吃掉对方,形成自己的独家品牌,或三足鼎立,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局面;不具备竞争优势、或具有很小竞争优势的弱势企业,也可以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与强势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合作,将自己纳入国际展览体系,承担国际会展某些层面或某些环节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蓄养后发优势。 

 

  无庸讳言,激烈的国际竞争必将淘汰部分企业。对于产业发展来讲,企业淘汰并不可怕,弱势企业淘汰了,强势企业发展了,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进来了,行业发展将会更具生气。但对企业来说,竞争是残酷的,淘汰是无情的,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人才培养和避免流失是关键的关键,说到底,现代化的竞争,无论经济竞争、科技竞争,还是军事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尽快建立和完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机制,只要在人才竞争中不败下阵来,我们的企业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住脚跟,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807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会展产业金手指奖 办会展最高可奖40万

     9月19日,2013秋季西安住宅及建筑科技产业博览会于9月19日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房展会将继续深入打造优质楼盘的主流交易平台。  此外,在9月,西安还举行了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西部跨国采购洽谈会等各种会

双重加工理论 中国传媒业双重属性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中国传媒业双重属性理论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一些私营报业曾经作为企业经营,有过一段引人注目的经营发展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申报》、《大公报》和成舍我的《世界报》系列这样有影响的报业经营实体,积累

会展业竞争态势 中国会展业寻求竞争平衡点

 一位来自海外会展公司的老总曾发表感慨:在中国,没有人敢说未来的会展市场会怎么样?   中国会展市场地位的提升,不仅改变了国际会展巨头的态度,也唤醒了中国会展企业心中的“国际梦”。一方面,国际会展巨头将进一步抢滩中国市场;另一方

避免同质化竞争 会展业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

  我国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已经接近4000个,全球现有的展会主题在中国市场上都能找到,但是重复办展和无序竞争严重。日前在宁波举行的“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认为,中国会展业应当错位发展。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

北京会展业发展报告 我国会展业应当错位发展

我国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已经接近4000个,全球拥有的展会主题在中国市场上都能找到,但是重复办展和无序竞争严重。日前在宁波举行的“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认为,中国会展业应当错位发展。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

声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会展业对外开放大势所趋》为网友第三种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