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致富好项目 一个普通农民的创业故事



   翻开李会山的经历,可以说是厚厚的一本书,记录着他并不波澜壮阔但也丰富多彩的人生。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却依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创业路上走了30年;他只有初中文化,但凭借着刻苦钻研,他发明的水泥瓦成型机获得了国家专利。

  是什么让他坚持创业30余年?是什么促使他去发明国家专利产品?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往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来到李会山的家中,拜访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经过几分钟短暂的等待,李会山从自家田地里赶回到了家中。今年53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古铜色的面容、洪亮的声音、炯炯有神的双眼,都印证着这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能人”。

  话匣子打开了,李会山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矢志不渝谋创业

  1973年,18岁的李会山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北寨村当了一名实物保管员,负责保管村里的物资、器械等。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了。在恪尽职守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李会山对机械维修和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实物保管员的职位也给他琢磨机械维修和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闲暇之余,李会山都会到仓库里,对着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仔细研究半天。他不仅把这些工具一件件擦拭得十分明亮,还经常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有时还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良。甚至必要时,他还会把工具拆得七零八碎,仔细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熟悉制作工艺流程。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被他捣鼓过的工具变得更精巧实用,用着也更得心应手。而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人生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说实物保管员给了自己很多学习机会,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李会山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自己当保管员的收入,远远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于是,李会山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做小生意。李会山就此算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最开始,李会山卖过农用工具,收过榆树皮,当过粮食经纪人。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勉强养家糊口。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李会山也开始不安分起来。1994年,他拿出多年做生意积累的5万元资金,和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型造纸厂。可以说,李会山这时才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路。

  办厂伊始,根据分工,李会山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维护和卫生纸产品质量。在此期间,他所积累的机械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同时,这也让他对大型机器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深了解。由于他和朋友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他们把这个小造纸厂办得红红火火,生产的各类中高档卫生纸在市场销售十分顺畅。这也为他们带来了每年数十万元的利润分红。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01年,小造纸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对生态也造成了严重破坏。痛定思痛,小召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彻底取缔乡域内所有小造纸企业(包括家庭作坊)。而此时,已经握有几十万元资金积累的李会山正准备和朋友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但由于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李会山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带头关闭了小造纸厂,开始寻找新的创业路。

  2002年,经过多方考察,李会山觉得建筑行业前景广阔。于是,他投资2万元与他人合建了一座砖瓦窑厂。但就在他们的砖瓦窑厂刚刚起步,新型墙体材料——免烧砖出现了。免烧砖的出现也让他们生产的实心黏土砖没有了市场,而且当时政府又开始整治取缔砖瓦窑厂。就这样,只经营了一年多的砖瓦窑厂只好草草收场。李会山只好又一次重新上路。

  2005年,李会山拿出资金20万元,与他人合作注册成立了许昌县一龙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等待省环保局审批项目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会山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刻苦钻研搞发明

  水泥瓦成型机的发明可以说是李会山创业路上的一个意外收获。

  “其实,我接触水泥瓦行业非常偶然,主要是因为别人的一句玩笑话。”说起来发明水泥瓦成型机的动机,李会山这样笑着说。

  那是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李会山到长葛帮朋友办事。无意中,他发现当地水泥瓦制造业发达,到处都是大、中、小型水泥瓦生产厂(有的甚至是家庭作坊)。经过深入了解,他发现水泥瓦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无论是农村市场还是城市市场都供不应求。但由于水泥瓦制作全是依靠手工作业,存在质量粗糙、劳动强度大、工艺工序麻烦、不能批量生产等诸多缺点。

  在和制作师傅闲谈中,李会山随口问了一句:“师傅,手工作业这么麻烦,还有那么多缺点,为啥不用机器批量生产呢?”

  当时,那位师傅瞪大双眼,带着十分惊诧的表情,似笑非笑地说:“老师儿,你说哩好听,哪有这样的机器呀!要不,你有能耐,先发明一台让咱用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会山当时想,这也不算啥高科技,说不定我还真能发明出这样的机器。于是,发明水泥瓦成型机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定格了。而在隐隐约约中,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来一直还想着的机械发明梦可能就要实现了。

  获得专利权后,李会山授权位于我市经济开发区的某机械制作厂开始生产水泥瓦成型机。由于质量好、价格便宜,水泥瓦成型机刚一投入市场,便在行业内取得了轰动。现在,他的机器已经覆盖河南、河北、山西、湖北、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份上百个城市和地区,水泥瓦生产也由手工作业进入到了机械制作的时代。

  而李会山自己也用机器办了一个生产水泥瓦的小厂,继续着自己的创业路。用他的话说,这既是一次新的创业,也是对自己产品的一种宣传吧。

 农民创业致富好项目 一个普通农民的创业故事
  创业路上的感想

  说起自己这30年来的创业路,李会山有很多感慨。他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闲着,干了很多事儿,不管干得好坏,但至少自己努力去干了。在这么多行业都干过,有两个体会我感觉非常深,那就是干事创业要找准切入点,更要符合国家政策。

  作为一名农民,李会山对农民干事创业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说,农民要想谋点事情做很难,一方面高科技的东西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弄不成,另一方面大众化的东西利润点又太低。所以,一个人要想做成点什么事情,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优势。而在选择创业的门路上,要找准一个切入点,找到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项目,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不能做成行业中的状元,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在这个行业真正做通、做精、做好。再大的企业也有不足,再小的企业也有优势。每个方面都干好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有一个点比别人都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李会山没事时都会选择到图书馆看书,有时候也会到外地转转看看,学习一下外地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创业路,他说,现在要想做成一点儿事,光选准切入点还不行,还要符合国家政策。虽然说当年自己办小造纸厂、砖瓦窑厂利润都不小,但由于不符合国家政策都被取缔了。而现在做的水泥瓦生产,虽然说利润没有小造纸厂那么高,但国家政策允许,自己干着也安心。

  说到下一步的打算,李会山说,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很快,要想干成事儿,在思想上就不能停留,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要不断向前推进,因为别人都在想法往前跑,你不跑就要落在后面。下一步,我还会继续研究、改进水泥瓦成型机,这也是当时我发明水泥瓦成型机成功时就有的想法。现在的水泥瓦成型机还比较简单,只能生产最基本的水泥瓦,我想让它还能生产彩砖瓦、仿古建筑材料等等。要是顺利的话,自己还要研究发明其他建筑行业用料成型机,为自己、用户、建筑行业带来更大效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3310.html

更多阅读

《真的好想你》背后的真情故事 人间真情的故事

《真的好想你》背后的真情故事周冰倩曾在1996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以一首《真的好想你》唱红大江南北。1996年3月26日下午,喜欢这首歌的四川退休老师谢炳忠,突患脑溢血昏倒在地,他在病床上昏迷了6天6夜,医生吩咐谢的家

滑菇栽培技术 农村致富好项目

一、箱式栽培日本首先发明箱式栽培,一般为工厂化生产采用。程序如下:1.配方 栽培滑菇以阔叶树木屑为主,也可混用20—25%的针叶树旧木屑或经发酵处理的木屑。锯木屑有带锯、盘锯之分,带锯木屑较细,盘锯木屑较粗。滑菇好氧,较粗的盘锯木屑透气

我和一个日本女生的真实故事 日本高中女生真实生活

我和一个日本女生的真实故事来源:QQ第一次到古城西安出差,为了配合公司西安代理商的展览会。我这个人对于名胜古迹并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代理商给我安排的兵马俑我都懒得去看。其实我真的想告诉他们,要真的想安排,安排个好

声明:《农民创业致富好项目 一个普通农民的创业故事》为网友切都是假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