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陈宗立 纺织大亨陈宗立从穷木匠到身价上亿

 光明日报 陈宗立 纺织大亨陈宗立从穷木匠到身价上亿


从一文不名的穷木匠变成身家上亿的纺织大亨,陈宗立的创富故事在福建省长乐市被人们当成了一段传奇。靠1300元起家,他是怎样一步步走上致富路的? 回忆当年创业,陈宗立说,妻子是他最该感谢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初“草根工业”兴起,敢闯敢拼的长乐金峰人纷纷出外经商。看着身边不少人办企业、做生意,陈宗立的心也“痒”了。可没本钱怎么办?做裁缝的妻子一咬牙,将陪嫁的一条项链卖了。揣着卖项链得来的1300元,夫妇俩踏上了艰辛的创业路。 当时市场上布料畅销,他们就通过亲友介绍,找到了当时的福州袜厂,早上从厂里批发出两捆布,下午用自行车驮到解放大桥桥头摆摊叫卖。渐渐地,从两捆布到两车布……再到后来,他们找了个空操场,把各种各样的布摊在地上,任小贩挑选,并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在广东、辽宁等地开起了布店。这样干了几年,夫妇俩手头渐渐积累了一些钱,开始有了自己办厂生产布料的想法。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宗立听说,连年亏本的寿宁丝绸厂想承包出去。他毅然离开了家乡,来到寿宁,租赁下这家丝绸厂,利用原厂设备、员工生产丝绸产品,再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很快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1992年,中国股市初放光芒的时候,陈宗立就凭着敏锐的直觉加入了“炒股大军”,当了近十年“股民”,直到2001年才退出股市,那几年他从股票上赚了至少2000万元。他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当年排队买福联股票的情形。在股市上赚了钱,陈宗立又投资到生意上,他到处租赁、承包国有纺织企业厂房、设备,利用国有企业的优势生产纺织产品,再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发现了盈利空间的陈宗立一发不可收拾。1992年,他同时承包了邵武丝绸厂、永安工贸公司,共有进口布机132台、国产布机400多台,在浙江柯桥、成都鸳鸯池等地都设有销售的门面,在纺织这一行从丝绸到涤纶几乎做了个遍。 2002年初,在外漂泊了14年的陈宗立回到了家乡。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他希望能够把事业也搬回来。可一些朋友告诉他,在长乐办个小手续都要10天半个月,让他一度很是犹豫。 2002年4月,陈宗立带着几位股东回长乐滨海考察。市领导的态度、家乡的投资环境,彻底打消了陈宗立的顾虑。2002年5月15日,华源纺织有限公司注册了,6月26日厂房动工,11月8日开始生产,从征地到生产,才花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 企业办起来了,陈宗立就想着如何做大做强。陈宗立决定从科技创新入手。他聘请了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建了一个专家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003年,他联合台湾力丽、厦门翔鹭等知名企业,引进先进工艺联盟开发纳米级远红外纱线以及新颖吸湿排汗本色纱,开创了聚酯纤维混纺功能性产品的先例。“到今年底,华源的生产规模就能扩大到26万锭,打入全国纺织行业的前30强;2008年,我们打算上市。”陈宗立充满信心地说。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水星被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1987年成立于浙江温州。水星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家纺企业,员工有1200名。公司自成立一开始,就施行品牌战略,采取品牌特许连锁专卖运营的营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将近1,000家专卖店和店中店,形成了北达哈尔滨,南及云南,西至重庆、成都,东至山东,业务涵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使公司的产品开发保持与国际同步,公司组织人员参加一年一度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家纺展,公司产品出口也逐年增加。18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品由初创时的床单被面发展到如今的十大系列(套件系列、单件组合系列、儿童用品系列、床垫系列、被子系列、枕芯系列、靠垫系列、餐厨系列、夏令用品系列、毛毯系列)300多个品种。 公司于2001年整体迁入上海,在上海奉贤综合工业开发区新建了六万平方米生产基地。依托上海的人才、科技、交通和信息优势,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始终保持国内家纺业的**地位,跻身中国家纺床上用品行业前五名,使公司形象跃上新的台阶。 企业家个性特征: 水星公司董事长李裕杰先生是个对事业十分投入的人。企业由初创到壮大,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企业管理和发展上,他说,如果有时间,我就希望呆在企业里。  李董又是个极力提倡和注重文化经营理念的实业家。在其经营早期,就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承传被服文化、缔造百年品质”的经营理念,“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的名言已经成为鞭策水星人专注在家纺行业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在他的策划、领导和发动下,通过企业核心文化价值观的更新与升华,引领水星公司实现新的跳跃。 李董思维慎密、性格稳重,乐观、温文尔雅中充满着自信和激情,可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把有限的空余时间全用在学习进修上,现已读完交通大学的MBA专业。 水星家纺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几个方面,一是质量优势: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管理,在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有一支优秀的质量管理队伍。二是销售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经过专业培训的市场督导人员和终端导购人员确保了品牌形象和专卖经营的统一规范,提供了全面的顾客与客户服务支持,公司的客户服务体系和产品美誉度不断提高。三是广告优势:公司于2004年聘请国际影星刘嘉玲小姐担任水星品牌形象代言人,极 大地提高了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在全国26家省级卫视同步投入广告宣传,水星品牌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四是企业文化优势:公司通过塑造“快速、和谐、卓越”的新型企业文化、强化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并向文化管理迈进,从而在根本上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要期待一撒下种子,就马上会得到收成。在成功人眼里,看到的是未来,而非现在,他们眼中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从1987年至今,梦洁集团董事长姜天武花费17年的心血谱写了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三个乐章:90年代创立“梦洁”品牌,在同行业中最先导入CI系统,并提出“爱在家庭”的经营理念;1999年,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成功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成立了现代化管理的股份制梦洁家纺有限公司;2000年多品牌战略在的中国家纺行业还是个新的概念,在许多企业还都持观望态度的时候,姜天武却以前瞻性的思维及胆略,非常英明且果断地创立了“寐”、“艾比”两大分线品牌,并执着地投入品牌建设开发,以不同定位、不同风格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如今,当同行纷纷效法的时候,梦洁的多品牌战略已经运营得相当成熟。 姜天武所执着追求的是一种关爱家庭的理念,肩负着为股东、为社会带来**回报的责任。而就是这样坚定的信念催促着姜天武忘记背后的,努力向前。姜天武一直都是梦洁最辛苦的人。他坚持着规律而有条理的工作和生活。早晨6点半起床,7点一刻到公司,这时他会在公司门口和厂区里转一转,巡视一圈,7点半准时到他的会议室。信仰虔诚的他和公司的高层领导一起唱赞美诗歌,读圣经,晨会。早晨是个高效率的时间,重大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讨论比其他时候效果更好。整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到8点15分左右,然后大家伙儿再一同吃早餐。姜天武每天习惯于到各个部门走一走体察工作,从开完晨会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因此他的午餐时间也总是要比大家晚一些,常常到了中午一点钟。下午到三、四点钟时他会来到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直到晚上七点左右。在姜天武的带领下,整个企业形成了高效严谨的工作氛围,早晨上班时间是8点整,而公司高层领导都是7点半到公司,中层干部和员工最晚的也是7点50就到岗位上了,工作繁忙时大家会主动加班,每个人都以高度敬业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和姜天武一起辛勤工作,是所有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为的只是使梦洁这个家更加完美。 说起来姜天武诚实、善良的个性,在梦洁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都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当梦洁从国营企业独立出来的时候,有诸多不合理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加在他的身上,姜天武却认为那是一个企业家所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义无反顾地默默背负起所有的重担,开始新的里程。当时的许多同类企业却因着这样的原因而放弃了努力,甚至都觉得姜天武很傻。时隔多年,事实证明姜天武的“傻”和善良却为公司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及时改制后的企业有了新的运营机制,从而使梦洁的结构稳定、效益提升。并逐步把梦洁打造成国内家纺行业的著名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29389.html

更多阅读

记者陈宗立怎么死的 穷木匠到纺织大亨的陈宗立

   人物简介  陈宗立,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长乐,先后在邵武、永安、寿宁和湖南常德投资创办纺织厂。2002年5月创办福建省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     二十年前还是一个穷木匠以1300元起家开始创业,现在他已是身价过亿的纺

富翁陈宗立的创业路:从穷木匠到纺织大亨

二十年前还是一个穷木匠以1300元起家开始创业,现在他已是身价过亿的纺织大亨。艰难创业路上,他经历了多少风雨;疯狂赚钱中,他有哪些赚钱绝招?   从一文不名的穷木匠变成身家上亿的纺织大亨,陈宗立的创富故事在福建省长乐市被人们当成了

追忆陈晓旭:从林妹妹到身价过亿广告女杰

 “林妹妹”陈晓旭的商海生涯   推开贴着“南无阿弥陀佛”字样的玻璃门,迎面是一道写着“世邦广告有限公司”和“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浅色幕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沿着二层中央的天井走到靠南的一间屋子,一个面容娇好

天地食品总裁陈生:身价上亿的北大猪肉才子

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总裁、董事长,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曾任职于广州市委办公厅和湛江市经委,先后创办湛江市新光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龙虎豹酒业有限公司、广东天地壹号饮料有限公司、茅台镇老伙记酒业有限公司、广东

卖纽扣拉链:赵孙立从环卫工人到亿万富翁

43岁的赵孙立驾驶着宝马轿车疾驰在马路上时,经常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路边的环卫工人。他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如果当年没有放弃环卫工作下海创业,24年后的今天,自己正忙碌在这个城市的哪一个角落?   也许,这就是人生最大的魅力:24年前的环卫工

声明:《光明日报 陈宗立 纺织大亨陈宗立从穷木匠到身价上亿》为网友何必作戏给我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