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态培训 心态不正,易成职场“绊脚石”

 职场心态培训 心态不正,易成职场“绊脚石”


      同为职场新人,大家经验和阅历相当,有的人能发展很好,有的人却屡屡受挫,自以为是“全才”,但在老板眼里却只是废才。为什么呢?都是心态不正惹的祸。如果以下三种心态已经成为了你的绊脚石,让你止步不前,甚至摔跟斗的话,及时调整心态才能让你顺利打破职场瓶颈,获得事业的成功。

  是什么将职场新人绊倒

  心态一:“我是全才我怕谁”

  李小姐在过去十年里,先从事财务工作,抓住了一次机会进入市场领域发展,之后在销售、客户服务方面有过短暂停留,最近在某公司项目部门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但现在的工作十分不如意,项目管理工作她做得不是很出效果,部门的新人又给她很大的压力。考虑很久她终于再次进入职场竞争,满以为凭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打造的“全才”形象肯定会成为职场宠儿,但事实相反,她面试的所有单位都对她的经历摇头。李小姐惊呼:怎么会这样?

  小张在大学学的是公共关系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市场部经理助理,协助市场策划等工作,三年后进入另外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担任公关部经理。工作期间她坚持继续学习市场策划和品牌管理专业知识,现在某知名外资企业担任品牌经理,工作得十分开心。

  专家认为,李小姐的从业经历跨度太大,工作经验内涵过于复杂,专业技能和知识发展出现许多断层,造成了任何一种专业能力都不能达到企业和工作的要求,即使就业成功也很难在该领域获得成功。当今职场“全才”就是废才。

|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37881|5

  而小张就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发展,尽管她的工作经历也不“单纯”,但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最终锤炼了她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职业定位完成得好与不好的区别。可锐专家提醒:以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在选择工作时要时刻保持专业技能成长的连贯性。

  心态二:感觉良好我能行

  刘先生对目前的软件测试部主管工作已厌烦到了极点,得知一家软件公司招聘业务经理工作,觉得自己的个性比较外向,擅长和人打交道,怎么样都比每天面对那些测试说明书强,等于“晋升”了一级而且薪资还不错。刘先生被录用了,他认为一个人发展并不一定有什么玻璃天花板,主要要靠机遇把握能力。可是业务经理的工作不像他原来想象的那么“有趣”和简单,完全不是他的专业擅长,现在他沮丧地辞掉了工作。

  吴先生一直做人事经理工作,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快要出现瓶颈了。他于是参加了MBA课程培训,成绩很好并最后拿下MBA证书。不久后他辞退了人事经理的工作,进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工作积累了策略与管理的实践技能。不久他抓住机会成为了某知名港资企业的行政总裁。

  专家比较他们的经历认为,任何职业人士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都会出现瓶颈现象,头上的玻璃天花板阻挡自己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持个人发展的连续性,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和规划,做好方向目标性强的知识和技能的补充,一鼓作气突破玻璃天花板。

  专家希望职场人士注意:面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瓶颈,不仅需要突破的勇气,还要把进修培训“充电”和自己的核心专业相匹配,在策略上要保持专业根基的成长。

  心态三:一心就想当老板

  小何在保险公司做了两年小主管,手下管理着七八个保单销售人员,团队总体业绩还不错,自己的收入也颇丰,常得到领导表扬。他眼睛没盯着晋升的事情,而是在思考自己做老板。他有一点小积蓄,要实现“财务自由”还是得靠投资。他于是找了一些朋友“融资”,开了一家饮食店。

  头五年生意很红火,不仅注册了公司还开了一家连锁店,许多朋友都很羡慕。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公司的问题重重,员工流失,物流失常,营业额急剧下跌,眼看着就撑不住了。还好在公司破产前找到了买家,整个“创业”算是贱价盘出去了,收回的钱还债都不够。一无所有的小何重新在一家保险公司找份工作谋生,可是所有的东西回到了原点。

  专家经过对小何的分析发现,他在决策能力方面有许多弱点,他的财务管理、人力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出现严重瓶颈,这些“人本”因素导致了他创业失败。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在执行层、实施管理层和决策层都有市场实践经验,小何仅仅在低层岗位有工作经验,他在商业理念、经济管理等方面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盲目地注册公司开办连锁分店就是例子。

  专家提醒想投身于创业的职场人士:创业一定要脚踏实地,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气质和特性进行科学定位,然后更要清晰认识自己的实践经验处于哪个层次,这些因素将在创业路上决定个人创业成功的几率和事业发展方向、程度。若搞不清自己实质上或现阶段是否适合创业这个问题,失败将是必然。

  等发现自己并不合适进行创业,甚至是失败后再想回到自己所属的职业领域,恐怕会有更多的困难,昂贵的时间成本谁都承担不起。

  以上的案例说明同样的一个问题,工作经验的多寡不是职业成功的关键。工作经验不仅要“丰”,还要“富”,富就富在它是否积累在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上,是否能保持个人职业能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工作经验向“丰富”方向发展,进行科学准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摆正职场心态才是根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0835.html

更多阅读

书摘:名不正,言不顺

    书摘:名不正,言不顺  什么时候能够靠汉语拼音翻译的中国品牌走遍天下,才是我们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候。  我因为经常需要给外国人讲中国公司和中国管理,发现中国公司的名字尤其是英文译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成害 君不密

孔子说:“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后周时,贺敦被宇文护杀害,临死前叮嘱儿子

玩物不丧志,终成大家 玩物丧志 卡比丘 微盘

拍卖场上再遇王世襄珍藏2014年01月26日 16:16《古典工艺家具》杂志我有话说(1人参与)  清早期 黑漆小几,2003年“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品。(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黄花梨琴桌,2013年“锦灰集珍——王世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臣不密失其身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成害”最早出自于《易经》,后在资治通鉴里也引入. 。【原文】“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俗译】

声明:《职场心态培训 心态不正,易成职场“绊脚石”》为网友空情旧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