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莲 聚焦李桂莲 巴菲特新闻后的创业故事



从9月11日开始,围绕李桂莲、大杨创世、巴菲特成为财经类媒体不能忽略的一个主题,对此有更高关注度的无疑是大杨创世的投资者。

 

关注度是综合因素的集中体现,而在此之前的基石,则是一个漫长的创业故事。

 

65台缝纫机

 

李桂莲,1946年出生于大连的新金县杨树房镇。

 

在李桂莲的创业故事之前,杨树房镇经济层面的重要产出是养猪,六十年代,当地培育出的“新金猪”,出口到越南和阿尔巴尼亚。

 

同那一时期多数农家女孩的经历类似,初中毕业之后,李桂莲回乡务农。之后,她在基层管理方面的才能被周围人肯定。先后担任妇女队长、卫生院院长,以及福利厂厂长。当有了下乡知识青年的时候,她被领导指派管理知青,虽然念书不多,看来她在管理知青方面也得心应手。

 

1979年年初的一个重要事件是,皮尔-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新中国第一场时装表演,12名模特均来自于法国和日本。

 

这件事情应该同同一时期,30出头的李桂莲的思维没有交集。此时,福利厂厂长李桂莲正组织二十多名家庭妇女卖冰棍。

 

那一年稍晚一些,她们观察到公社的一座四层大楼闲置着,于是有了生产服装的想法,这得到了公社的肯定。李桂莲首先获得了12名缝纫技术出色的姐妹的支持,接下来她动员全村的人来报考女工,考试的题目是两个小时内做件衣服。

 

李桂莲回忆:六百多人嘛,考了三天哪。那三天像唱大戏一样,就是像过了年一样。小驴车啊,还有家里抬着缝纫机,那真的像赶集一样,热闹极了……已经考试录取的把她的缝纫机留下,唉呀,那个时候简直都一片欢腾。没留下来的那女的就在那儿哭,但是我跟她们说,你们肯定有机会。

 

最后李桂莲有了85名女工和同她们一起来的65台缝纫机。她还获得了三万元的流动资金。工厂的名字是杨树房服装厂。

 

或者要修正一个形象,据李桂莲周围的人说,当时李桂莲是一个身材瘦小的人,体重应该不超过100斤。

 

“冬天,我的父亲在田里干活,单裤上缠着草绳保暖。我向邻居们借过衣服穿……”其实李桂莲记忆中有沉重的东西,因此也可以理解她创业的动力。

 

最初没有业务,她们从一家国营服装厂拣来作为废料的布条子,拼在一起,缝鞋垫、椅子垫,练习手艺,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这一练就是四个月。之后她们从缝纫机套、工具袋开始,到生产一些内销服装。后来也有机会获得一些大厂分包的外贸产品的工作量。

 

接下来的故事有些传奇,80年代初的某一年的年初,李桂莲回忆:偶然间就是那个外贸的有一个比较好的美国的大客户。就是想下订单给省外贸,那省外贸找国营大企业,国营大企业呢,到春节了,他们都忙,着急要放假。

 

是条绒的单上衣,“我们三天把这个样品打下来。”据说3天3夜,李桂莲与工人吃在车间,没有离开,终于完成了400套样品。

 

“打下来以后,客户就走了。我们就是撵到机场。说我们打的样品外贸的人你看看怎么样。”一番沟通之后,这位美国客户退掉了机票,决定到这个春节也不休息的工厂一探究竟。

 

两个小时颠簸的车程让这位客户倍受煎熬,不过,此后这家乡镇企业有序的管理,以及质量的意识让他眼前一亮。之后,李桂莲邀请客户到家中做客,摆上了春节和十五的年货,客户非常感动。这一单1万6千件是杨树房服装厂的一个转折,此后开始走上外贸之路。

 

“做就是要做让别人见到你刮目相看的人。不愿意让人家看不起。这个农民多少年就是让人家瞧不起我们。歧视我们,就是为了挣这口骨气。”2005年李桂莲在参与辽宁电视台《经历》节目中回顾这一段。

 

大杨

 

上世纪80年代,大连市服装产业的各项指标综合排名始终在国内前两位,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集聚环境。

 

外部环境如此,内部管理是另一个方面,从早期一些资料看,李桂莲对此颇有心得,“重罚只能使工人达到低标准,重奖才能鼓励工人奔向高水平。”1982年7月,工厂停产一周“练兵”,成绩在80分以上的,发10元奖金,90分以上的,晋升一级工资。

 

1984年9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这也是最早的***开发区,被称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第二年10月李桂莲在开发区创办了第一家服装企业。

 

1985年李桂莲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报纸照片上的她时髦地烫着卷发。

 

这一时期,李桂莲迎来了最初的高成长:1984年,工厂产值为321万元,利润43万元,创汇44万美元,到了1987年这三项指标分别为4000万元,502万元,1000万美元。在2县6个村镇建立了8家分厂。

 

辽宁省对外贸易局原副局长崔荃基在《我的回忆》一文中,写道:纺织品公司采用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以及使用周转外汇进口服装加工设备、面辅料武装大呢一、二厂,新建大呢三厂和杨树房服装厂生产西装和工作服等。西服出口从无到有,飞速发展,是全国西服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

 

“十几年前我到日本去了,九个月脱产什么都不做,去学习。这是我们大杨集团做西服的第一步。我首先是到国外去学习,所以开始起点就是很高的。”李桂莲回顾进入西服领域。

 

1987年李桂莲被授予“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称号,同鲁冠球并列,她也是这个榜单中唯一的女企业家。此时她的身份为新金县服装工业总厂厂长。

 

荣誉纷至沓来,在1987年8月9日,《大连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李桂莲成功之谜》,9月12日刊发了《李桂莲在中南海》。

 

1988年3月,李桂莲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代表,之后连续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代表。

也是在1988年的8月,大连的首届服装节举行,当时的市长致词:首届服装节的举行,是全是人民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举办服装节的目的是:繁荣大连经济,美化人民生活,振奋人民精神,促进改革开放。服装节总销售额1868.5万元;展销各式服装65万件。

 

当然,李桂莲积极参与,并且参加之后的每一届,“我们把每一次参展都看作一次检阅企业和品牌成长的机会,大杨在服装节这个国际平台上借鉴学习,展示自我,走向世界。”

 

1989年9月,李桂莲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李桂莲此时还兼任杨树房镇*委书记,如何将企业发展同社区发展结合起来,是她思考的一个方向:农民在镇里有了固定的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后就有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了第三产业发展市场就繁华起来了。

 

1991年11月30日,新金县撤销,设立普兰店市(县级)。从1992年起,杨树房有了经济开发小区,一个两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工业园。

 

1992年8月工厂成为大连市第一家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换言之从农村的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当时的推动困难得多,任李桂莲如何解释,村民也持有怀疑的态度,最后是“摊派”的方式完成了认购,村民的收获将在数年后体现。

 

 

创世

 

1994年12月大杨获得“国家大型企业”称号;同期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服装行业排序第一名”。既然股份制改制已经完成,当年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

 

1995年,大杨集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要创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推出创世(Trands)男装品牌,含意是“创新世界”。商标的造型是戴着皇冠的雄狮昂首向前,左右各是一把交叉的剑。

 

职业经理人刘文献回顾:后来,中西元男先生的团队对英文TRANDS做了修饰,中西元男先生的妙笔生花在于特别重视其中的“D”字,并在其边多加了倒“C”状的半个圆弧,使其组合变成了现在所用的LOGO。

 

应该说,那个时期社会对品牌的认识,也给予了大杨一定的舆论压力:做服装出口加工,为外国人打工,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

 

“那时的我们,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市场基础,确实还不具备建立国际品牌的条件。”

  

李桂莲回忆:我是用日本人来经营这个品牌,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失误,后来呢我就把这个品牌,收购过来了,就是由合资变成我们自己的独资,那么我又聘请了我们这个国内的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在做这个品牌,但是最终做得也不十分理想。

 

 李桂莲 聚焦李桂莲 巴菲特新闻后的创业故事
接下来是亚洲金融危机,大杨在日本和韩国的订单骤减。

 

于是李桂莲亲自赴日本和韩国调查。她调低了加工费的价格,这让众多客户有了喘息的时间,在经济复苏的第二年,他们主动调整回了原来的价格。

 

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培育了内部成长的文化,“哪怕你现在只是一个保洁员,只要认真努力,也许你将来也会成为一个中层干部、企业厂长。”2004年《大连日报》曾经报道,有一位叫程岫岩的老职工,当年建厂时,是专门负责称棉花的。后来经过努力学习,竟然掌握一口流利的日语,50多岁的她,现在是公司的外贸部部长。

 

1997年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国际认证。2002年通过了涉及国际准入的ISO14001环保认证。

 

上市变得顺理成章,但是时机仍然很重要,“那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特别多。上市要排队。而这一排就是八年。”李桂莲事后回顾,不过她还是抓住了契机。

 

1997年大杨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非服装主营业务及非经营性资产分离出去。保留服装主营业务的原股份公司更名为大连大杨股份有限公司。经证监会批准,公司于2000年4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3,500万股社会公众股。

 

延伸一下,股票简称自2005年6月3日起由“大连创世”更改为“大杨创世”,代码(600233.SH)。

 

从2001年起,大杨聘请路易吉-布劳迪(LuigiProietti)指导西服生产。布劳迪自60年代起为意大利G.F.T集团工作,是研发部门的技术总监。他有一次谈及此:曾是全球最大的时装集团的都灵纺织金融集团雇佣了我。“在美国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融合了意大利的经验和想象力,使我们的服装水平超过了美国。”

 

有一种认识,上世纪70年代意大利男装引领风潮,但是进入90年代之后面临挑战日渐增加,而李桂莲强调,“我们有信心使高级男装工艺在中国发扬光大,造福于人”。

 

这一时期,李桂莲围绕品牌的一个举措是,以百万年薪聘请特许经营专家FDS中国总裁刘文献,为常务副总经理,有关FDS,有一篇文章《刘文献——为了特许经营的光荣与梦想》,文中介绍:FDS(FranchiseDevelopmentServices)是全球最大的特许经营发展服务投资网络之一,在30余个国家设有代表机构或授权伙伴。

 

刘文献曾经谈及李桂莲,“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智慧程度却很高。她每天都在学习,并且她眼光非常独道,都是和国际大师学习,一般的水平,她是看不上的。”

 

2005年5月振兴东北网援引的大连市振兴办的供稿:2004年,大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1亿元,利税1.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

 

同一阶段,杨树房镇已经做到七通一平,统一规划的工业区、居住区、农业区和绿化广场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李桂莲认为,小城镇是农民最终的归宿,不进城也能过上和城市人同样的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1287.html

更多阅读

巴菲特最推荐的10本书之9:施韦德的《客户的游艇在哪里》

巴菲特如此推荐:“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诙谐有趣的一本投资书籍,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很多非常重要的投资智识。”JasonZweig的评价是:“施韦德的《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这本书,是我所读过的几百本金融书籍中,唯一能够同时激怒你

胡立阳:罗杰斯巴菲特抄袭我的理论我看不起他们

2008年05月02日 14:46:57中财网  有"华尔街神童"之称的胡立阳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我看不起罗杰斯甚至巴菲特,他们是做市者,甚至抄袭我的理论。"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次熊市,才能被称为"华尔街神童"?  一个人要看过多少个市场的行情

推荐 201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文翻译版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15

@自由老木头:股神巴菲特是众多价值投资者偶像,巴菲特的信是投资者最有价值的的学习材料,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大部分人英语水平无法顺利的完成阅读和理解,在2013年巴菲特的英文信件公布后我就有了组织大家翻译的想法,并迅速得到了多位网

199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txt

《伯克夏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董事长致股东信》--巴菲特BERKSHIRE HATHAWAY INC.伯克夏海瑟崴股份有限公司致所有股东:  1995年本公司的净值成长了45%约53亿美元,但由于去年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并购了两家公司,使得发行在外股份增加了1.3

声明:《李桂莲 聚焦李桂莲 巴菲特新闻后的创业故事》为网友初三拼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