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专业线代理商进军日化线背后?(1)



  中国的美容化妆品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产品特点和销售渠道与服务特色的不同,分为了专业线与日化线两大类,并且泾渭分明的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近几年,这种局面开始被打破。一些靠做专业线化妆品起家的化妆品企业开始出日化线的品牌,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上海的伽蓝集团的自然堂,广州澳大公司的白大夫等品牌,都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他们的成功引来众多的厂家纷纷跟风,开发日化线产品,如广州陈燕萍的植丽素集团推出了金公主和金皇后两个日化线品牌,赛莱拉公司也搞出了一个日化品牌白护士。在伽蓝集团“立足美容院线,面向大市场”的指引下,在“向专业要利润,向日化要规模”的口号声中,一些走美容院为主的专业线的化妆品代理公司开始了“脚踏两只船”,涉足日化线市场。 

    在山东,几个排在前几位的专业线化妆品代理公司,几乎都上了日化线的品牌,有的还专门配备了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如青岛的得利丰公司,济南的新美宝莲公司,水城商贸公司等等,在安徽,有合肥的新嫁娘公司,博爱公司,华润公司,在与这些专业线公司的接触中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大力拓展日化渠道,争取在日化销售领域夺得一席之地。 

    什么原因,使专业线公司涉足日化线? 

    笔者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诱惑,二是形式所迫。提起日化线对专业线代理公司的诱惑,专业线的代理商们最有体会,因为在专业线品牌里,品牌的销量上很难有大的突破,一些在市场上运作了七八年的专业线品牌,在目前山东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一般的都不会超过两百万,不管是安捷妤,还是华新的精油,抑或是植丽素公司的皇家天使,均在一百万到二百万之间徘徊,而这个销量对于同在一个省运作的多数日化知名品牌来说,恐怕连个零头都不到,不用说象玉兰油、欧莱雅这样的大品牌,但是象欧诗漫、自然堂这样的国内二线品牌的销量,每年都在一千多万以上。而且日化线品牌一旦知名度提升,被消费者认可,销量一般会非常的稳定,而专业线品牌却要用大量的人力去推,要不断地开培训会、招商会、终端会等推广,要不断地安排美导去驻店促销,费用大,量小,利润再高落到手里也会所剩无几,而在日化线对服务和助销得依赖性则没有这样大,在这种种诱人的前景之下,作为专业线的化妆品经销商想不心动都难。诱惑是其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专业线经销商是迫于市场压力而开始尝试日化线的。以安徽为例,全省的美容院在4000家左右,而在这些的美容院中,面积在150平方以上的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健康的美容院却连800家都不到,占不到20%,而全省的专业线化妆品代理商却有近400家!而这400家的代理商都去抢占800余家的优质美容院而依靠其生存发展是绝对不现实的,况且像本土的丽妍、澳洲EV、晁妍等大型连锁美容院都有自己的供货渠道,代理商生存必须要另辟蹊径,而将产品线延伸到日化渠道,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众多美容专业线代理商扭转不利局势的首选方式。 

    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在笔者看来,专业线化妆品代理商进军日化线,在透过漂亮的鲜花背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到陷阱。在安徽,新嫁娘凭借自己在专业线的网络和较强的实力,从2003年借丸美品牌进入到日化,可至今已快四年的时间,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尚还处于摸索阶段,用其经理的话说,他们走的非常的艰难。无独有偶,在山东和东北市场的专业线代理商们操作日化只种不收的局面也是屡见不鲜,纵观国内市场,成功的也寥寥无几。这究竟是何原因?为什么看起来很美的市场,走上去就可能落入陷阱?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专业线代理商进军日化线背后?(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2906.html

更多阅读

大单品视频 大单品从哪里来?(1)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因为抓住了机会。中国企业的崛起,是典型的以机会主义崛起为特征。当今中国各行各业数得出来的大品牌,几乎都是依靠抓

李宁1号线 李宁,还是那个李宁吗?(1)

 □ 记者 吴丽  一位27岁的有志青年,从零开始,带领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品牌——李宁。  他曾是世界著名的体操王子,如今是驾驭商海的企业家。从体坛到商海,他的目标矢志不移,那就是:“

沃尔玛线上平台 线上沃尔玛(1)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计划在中国和日本推出电子商务业务——沃尔玛来了,从网上。  近年,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转型值得关注:李宁、中粮、杰克琼斯……甚至再将时间范围放宽,始自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大中

嘉兴地铁1号线 嘉兴求解“用工荒”(1)

  3月中旬,嘉兴市经贸委官员兴奋地向媒体“爆料”:2010年嘉兴市工业开门拉出了一根漂亮的“大阳线”,一二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613.4亿元,同比增长44.6%,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增长25.6%,纺织、服装、皮革、造纸、化工、化纤、建材、

声明:《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专业线代理商进军日化线背后?(1)》为网友苏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