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别处,换一个位置看服装产业



  最近在北大学习时尚管理,和一些世界顶级的时尚大师们共同切磋世界时尚以及中国时尚的问题,发现了一些饶有趣味并让人深思的话题:全世界的时尚产业看似相同,设计、生产、销售、时装秀、广告、服务……但是在每一个同学眼里(其实这些同学都是代表着一个个品牌个体)却有不同的看法。做顶级百货商场零售的同学一如既往地崇洋媚外,他们给出中国服装品牌具有话语权的时间是100年以后,而做中国本土品牌的同学的理想当然可敬,他们希望用2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成为世界时尚潮流的领军者;而行业协会的同学句句不离中国本土品牌的成长史、市场份额以及产业格局,与身着各种奢侈品品牌的同学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每次上课必穿国产名品,而且引以为自豪;做IT品牌的同学却丝毫不在乎这些,他们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时候卖电脑能够像卖奢侈品一样卖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同学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甚至时常和老师就某一个具体问题发生争执,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总是若有所思地告诉大家:他最爱教的学生是那些像白纸一样的人,这些人可以在一阶段的系统培训中锻炼成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有了一定成功经验的人是最难教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代表先进……

  想起了今年3月在中国服装论坛上的论战: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服装产业的从业人员就是卖力气的,他们认为我们产业的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他们希望我们要用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赚取全球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本土品牌们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不但已经不再卖产品了,甚至都不再提卖品牌、卖服务,他们现在卖的是幸福感。而服装协会的领导们因为肩负着产业提升的大任,他们既要考虑到中国服装品牌不均衡发展的现实,又要考虑到整个产业的国际地位,还要考虑到中国产业布局以及可持续发展……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在思考:在每一个看似正确的观点后面,是什么造成了他们思维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纺织报《服装周刊》要在2009年年终为大家推出“别处——换一个位置看产业”年终盘点的初衷所在,在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来启发读者的思维:

 张晶:别处,换一个位置看服装产业
  曾经在某杂志看过这样一组画面:在一片漫绿的草坪上,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正在野餐,孩子的衣服、餐盒的式样、人们的表情清晰可见。然后,把摄影的位置提高100米,画面上只是绿色的草坪,一家人野餐只剩下一个大概的轮廓;然后再把摄影的位置提高100米,画面上是河流、高山,草坪只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一家人野餐变成了一个点;这时,作者给出大家一个联想,如果把位置再提高,你甚至会看到地球的整个轮廓。当然,作者给大家的提醒还没有到此为止,他反过来让大家思考如果把距离无限拉近,人们该看到的是什么画面,是人的皮肤,皮肤里的结构,甚至小到更细微…… 

  复杂吗?很复杂;简单吗?也很简单。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但是答案却不在每一个人的答案里,而在一个或远或近的地方,我们姑且把那个地方叫做“别处”。每一个人的别处都不相同,它可能是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它可能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小洲;它可能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它还可能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的心境。每一个企业的别处也都不同,对于2009年来说,它可能是上市,它可能是房地产,它可能是高科技,它可能是奢侈品品牌,它可能是多品牌战略,它可能是国际化,它可能是内销,它还可能是资本运作或者它只是一个10%的增长,甚至它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要求:活下来。

  无论怎样,换一个角度看产业,这个产业可能会更加完整,而你的出路可能不只一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7984.html

更多阅读

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读《论中国》 换个角度看问题素材

——读基辛格《论中国》一书有感从1971年中国和美国为建交开始进行秘密接触至今,中美在磕磕绊绊之中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交往历程,这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基辛格了。不仅破冰之旅由他率团,对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建有非凡之功,而且直至今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换个角度看世界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

3月11日起,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代人》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热播。纪录片共三集,由央视纪录频道与英国BBC共同投资并联合摄制,通过展示解决城市化难题的创新方式,重点介绍了世界上最壮观、最具挑战性的一批现代工程项目带给地

张悬:亲爱的,深深的话要浅浅的说…

在知道张悬的音乐之前,先被她的歌词给迷倒。就那一句“深深的话,要浅浅的说”,让我费尽心思四处找寻出处。终于,在台湾的朋友告诉我,那词出自张悬,一个在Pub里驻唱的歌手,而那首歌的名字叫做《亲爱的》。于是,我开始想尽办法搜罗她的音乐。

张翎:写作,没有瓶颈(2)

      记者:你的江南三部曲《望月》、《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是怎么来的?      张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说过一句话,他说,离去和流浪都是归家的一种方式。一个人无论离母语的环境、童年的记忆有多远

声明:《张晶:别处,换一个位置看服装产业》为网友炫迈阿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