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服装时尚潮流句子 中国离服装时尚潮流中心 到底还有多远?



  严谨的中山装,单调的蓝灰黑,以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大补丁……这是三十年前中国人衣着的一副简单素描。如今,从紧身低腰牛仔裤、吊带衫、露脐装,到个性化的高级定制,欧美风、日韩风、民族风,全球化、时尚化、多元化的着装正成为中国人衣着时尚的新标准。

    三十年中国衣着时尚变迁

    三十年改革开放,在成就中国GDP持续较快增长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一轮又一轮改变着中国人的衣着观念、风格和审美水平。

    70年代,物质还比较贫乏,中国人穿的颜色不外乎老三种:蓝、灰、黑,在一篇蓝灰黑的世界里,一身草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装束。那时候,蓝、灰、黑、绿几乎是中国人服装的全部颜色。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的确凉”的化纤织物,一般用来做短袖衬衫,挺刮、滑爽、鲜亮,给中国人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了一抹光彩,这种面料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同“泡泡纱”等布料一起风靡全国。

    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上出现了更高级更好看的布料和成衣。80年代,喇叭裤、弹力健美裤、蝙蝠衫、牛仔裤,成为体现人们追求新潮、追求个性新思想的时尚着装。进入90年代,中国女性服装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这一时期,中国女性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转变为更注重品牌。奢侈、豪华、昂贵成为部分高收入人群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此外,服装的大胆尺度也开始挑战中国人的眼球,内衣外穿、露脐装、哈韩服等站到了流行前沿。

    而步入21世纪,中国人对服装的诉求从追逐潮流,便为穿出个性,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高端服装定制正悄然成为都市一股新的流行潮流。

    中国元素渗透国际时尚界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崛起,5000年历史文化沉淀也正被全球时尚界所关注和认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唐装、旗袍、中国红、中国结、青花瓷、祥云……等等,中国元素正称为着新的时尚元素,如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统一身穿大红色或宝蓝色中式对襟唐装,一时在全球掀起唐装热。

    同时,中国设计师也正努力带着中国元素,吸收国际化思潮,在国际市场活动中崭露头角,从巴黎时装周上的“无用”、 “吉芬”,纽约时装周上的“卡宾”,米兰时装周上的“上海丝绸”、“广东丝绸”、“杉杉”、“广东名瑞”、“庄吉”、“利郎”等,伦敦时装周上的王巍,中国服装品牌一次又一次登上世界最顶尖的时尚盛会,并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下产生的时尚作品。

    其中,马可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中国本土设计师。37岁的他已成为中国大陆首位在巴黎时装周上亮相的设计师,她的时装品牌“无用”时装秀亮相2007年巴黎时装周。马可的原创作品在海外时装界一时掀起一层波澜。

    除亮相四大国际时装周外,中国服装设计师是邱昊还夺得了2008年澳大利亚美丽诺羊毛标志大奖(The Woolmark Prize),这是中国设计师首次折桂该项大奖,邱昊将与Karl Lagerfeld、Yves Saint Laurent、Donna Karan、Ralph Lauren、Romeo Gigli、Dolce & Gabbana 和 Giorgio Armani等设计巨匠一起,入主羊毛标志大奖名人堂。

    成长中的中国设计师

    不过,在国际舞台露面的中国设计师仍屈指可数,而且还没有出现世界顶级的设计师。对于大多数设计师而言,正如拥有四个自主品牌的香港著名高级时装设计师马伟明所说,“中国设计师目前正处于学习的阶段。”马伟明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首次创建自己的品牌。他对大陆设计师也很有信心,他认为,大陆可能也或不可能再需要十年,发展进入国际时尚殿堂。“拥有一大批潜在消费群,中国设计师所需要的就是把握住本国消费主流品位的变化,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新的事物,打动他们,使他们忠实于其品牌。”马伟明说。

    平衡事物的两面性——创新与经济回报——的能力,是任何一个品牌获得长远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马结合自身经验,强调其个人感受,要将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也有一些消费者易携带的产品,迎合他们日常的需求,从工作到聚会,以及各种不同的休闲活动。

    卡宾认为:“设计是品牌的灵魂,设计师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而且这个群体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很多设计师有非常强的创造力和其他能力,欠缺的是一点磨合,包括企业和设计师的磨合,设计师和市场的磨合。”

    年轻的香港街头时尚设计师似乎更乐观。张国威于2003年建立了自己的牛仔品牌,他的牛仔裤和牛仔服,以及休闲装的设计,活跃于全球各主要城市,从香港到汉城、上海、东京、伦敦,以及近期进入巴黎著名百货商场老佛爷百货(Galeries Lafayette)。凭他在中国多年的经验,张国威相信中国设计师将迅速获得成长。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介绍,由于拥有一批著名的时装品牌和时装设计师,并引领时尚潮流,因此米兰、巴黎、伦敦和纽约经常被称为时尚设计源地。基于此,经过一定时期,中国也将达到这一高度。但是,张国威相信,中国设计师发展的黄金时期近了,因为全球时尚趋势正便越来越集中。

    “在全球化影响下,全球时尚趋势正变得日益趋近。越来越多的国际时尚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通过互联网和杂志带来了时尚资讯,中国的设计师在国际舞台的曝光率也越来越高。在未来3-5年,中国以及中国香港设计师将能利用这一优势,在亚洲趋势时尚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张国威说。

零售市场向时尚中心转变的诉求

    在近20年中,中国GDP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迅速形成了一大批富有的潜在消费群体。他们成为急剧膨胀的中国零售市场的重要购买动力,滋养着涌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和中国本土新兴设计师品牌。

 形容服装时尚潮流句子 中国离服装时尚潮流中心 到底还有多远?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消费国,世界各大服装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但是,中国不仅要做零售大国,更重要的目标是成为时尚中心、服装强国,提高原创设计能力,把握时尚话语权,这已成为摆在当今企业面前的现实话题。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对此,颇有感触,他说:“去年年底,我们协会组织广东服装企业家到日本游学,学习日本的服饰商业零售模式。当时,我们就谈到了中国能不能成为全球或亚洲时尚之地,还需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我们看到,日本非常注重全民的服饰文化教育,女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穿超短裙校服,男孩子都穿类似中山装的校服,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了时尚的文化。每一个国际大牌进入日本,都会与日本的一位大师合作,专门开发一个新的设计师品牌风格的系列,并且买的非常红火。”他举例说,H&M进入日本市场就选择与川久保玲合作,推出了“COMME des GARCONS for H&M”系列;阿迪达斯(Adidas)与山本耀司合作,推出了“Y-3”。

    刘岳屏会长认为:“中国如果要成为全球或亚洲时尚之地,恐怕还要一辈人的时间。”因为现在中国的素质教育并不注重推广自己本土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这个词语只是在我们行业内被提及和推广,“所以,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向政府呼吁重视服饰文化在老百姓中的普及,只有当我们全民的时尚素养都提高了,中国才有可能成为全球或亚洲时尚之地。”

    卡宾也认为,中国要成为时尚中心“包括政府机构、商业企业各界的支持,以及消费者对面对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他说:“最关键还是要加强设计,建设原创品牌,而且让我们的原创品牌能够走出去,具有国际影响力,这需要我们服装行业从业者的一个共同努力。”至于多长时间中国能称为全球时尚中心,他说:“很难去预测,不过不管多长时间,我想我们总是需要这样去做的。”

    罗蒙总经理助理林道新认为中国要成为全球时尚中心“最少还需要二十年。”他分析说,中国的原创太少了,要成为时尚中心一定需要大量原创。原创不仅关乎设计师,更是一个企业家发展理念的体现。同时,最重要一点在于国内民众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文化需要提升。“比如说,LV包每年新款叫设计,受国内消费者追求,而国内任一品牌的包,设计得再漂亮而没有一个消费者认为是新款,美的是品牌而不是产品。LV只要加入一个拉链也是叫设计的。所以这需要中国消费者有着一个共同的品牌观念,而不是一味的国外与国内的区别,要突破地域的观念。

    除设计师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外,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凯洛还指出,商业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在目前金融海啸中,商业将是企业自救的一个动力支点。品牌只有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才能从一个商标成为名牌或品牌。他还指出,金融海啸影响下,出现了两种新的消费倾向,分别是新节俭主义和新奢华主义,总之,消费者更理性,新节俭即物美价廉,新奢华即创业者二代或高级白领们更注重品质与品味。

    自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不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认为,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口出现的问题只是一个短期现象。将中国服装品牌首次引入纽约时装周的卡宾时尚总监卡宾也表示:“我对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一轮的全球性金融海啸让产业链中很多加工出口型的企业首当其冲,从而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反思,加速产业调整降低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这一轮产业调整,也应该是个洗礼,一部分企业可能被淘汰,而一部分优秀的自主品牌也将会获得良好的经验,实力和能力也都会得到加强。”

    今年初出台的中国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将纺织业的地位明确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并力争到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的梦想。从2000~2008年,中国纺织内销按可比价格增长3.5倍,出口增长则为2倍。2008年,纺织内需增长超过18%,全国衣着类消费品零售价格增长22%,按可比价增长24%,高于社会零售品价格的增长。尽管去年国际市场萎缩,但中国内需市场仍然向好,内部市场的发展已成为纺织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内销市场的中高端,国内品牌已占据主体地位,如七匹狼、爱慕、雅戈尔、杉杉等。杜钰洲会长鼓舞企业说:“我们应该把这次金融危机看做发展品牌、提高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机会,把危机作为产业提升的春天和机会。”

 谁是中国的时尚之都?

    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未来谁更有可能成为时尚之都呢?北京和上海是近年来业界争论的热点,究竟是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历史古都北京?还是有十里洋场、30年代的“东方巴黎”特色的现代大都市呢?

    时装周是各大时尚之都的重要元素。每一个时尚之都都有属于自己个性符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装周,如“高级定制奢靡风”的巴黎时装周、“时髦风”的米兰时装周、“先锋前卫风”的伦敦时装周和“运动休闲风”的纽约时装周。同样,在北京和上海也各自拥有自己的时装周,此外,北京和上海还分别举办“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海服装节暨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掀起服装与时尚的一波波高潮。

    究竟谁将成为未来中国引领世界时尚潮流的都市呢?据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介绍,早在2004年上海就提出了打造“第六大世界时尚之都”的口号和目标,上海是一个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这一点是大家已经公认的。不过,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上海要成为时尚之都,还需要在“软文化”上下工夫,如品牌的建设以及品牌的“走出去、引进来”的问题,尤其是与国际品牌合作,走向国际市场。不过,尽管上海没有波司登这样的“航母”类大企业,但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强,为国际化、时尚化、个性化品牌,以及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品牌市场定位很细化,都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

    该负责人还介绍说,北京是文化中心,传媒优势显著,总的来说,北京和上海在时尚、购物和品牌汇聚方面,可以说不相上下,但随着总部经济的加强和国际化品牌的入驻,上海今后的提升空间更大。今年,上海市政府更加重视服装行业的发展,预计随后会有些利好政策出台。

    李凯洛分析指出:“要成为一个时尚中心,必须要考虑到几个指标,如品牌聚集度;设计师的汇聚,尤其是国际大师;商业和创意的结合;时尚的载体——人的生活方式,态度等,是否代表甚至引领时尚风潮;潮流发布,国际大品牌在此发布流行趋势,这需要会展业的发展,这方面北京更有优势;传媒,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传媒业也更发达;以及相关产业,如文化、艺术、研究等。”总的来说,北京和上海更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过他说:“上海和北京相比,应该说上海更有优势,上海更多元化,包容性更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401.html

更多阅读

可控核聚变,离人类还有多远? 可控核聚变一旦实现

可控核聚变,离人类还有多远?核反应堆是目前人类使用原子核能量的最成熟技术示范,裂变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当前,各国建造的三代核电算是较为先进的普及型反应堆,还有更先进的第四代反应堆。裂变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已经掌握了其基本约

中国的风电产业还能走多远? 中国风能产业网

前几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一窝蜂地进入风电制造行业,这种盲目得跟风导致从2011年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年均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突然的“刹车”使国内风电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面对如此大的困境,风电产

会展中心高交会 高交会离国际大展还有多远?

 作为深圳人的宠儿,已经7岁的高交会以惊人的速度高速成长,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高科技类展览的中国第一。但仅在国内称王,绝不是高交会的志向。跳出中国,放眼世界,高交会离真正的国际专业大展还有多远?我们拟从展会规模、质量、展览场馆、服

库存服装批发 库存-你能走多远?给库存服装降降温

纵观最近网上服装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库存服装,而到处要货最多的也是库存服装。于是,库存服装这个概念一下被炒的沸沸扬扬。虽然本人也是做库存的,但是我不得不希望也有一些人能和我一样坐下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库存服装能走多远

蒋小华谈管理风险:企业离破产还有多远?

企业离倒闭到底还有多远?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都要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因为怕死才能活得更长。   华为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的文章中说: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

声明:《形容服装时尚潮流句子 中国离服装时尚潮流中心 到底还有多远?》为网友帅气弄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