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茵:服装业为何不见“国进民退”

 芦茵:服装业为何不见“国进民退”


今年以来,在数以万亿计的天量“救市”资金刺激下,中国的一些行业上演了“国进民退”的大戏:在房地产业,“国字号”房企成为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地王”,所涉土地款合计已超过265亿元;在民航业,民营企业东星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被破产清算;在公路交通业,沪杭高速、嘉金高速、沪青平高速、甬金高速等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股权,正在被地方政府逐步收回;在钢铁制造业,也传出了巨亏国企山东钢铁并购盈利民企日照钢铁的消息。

  据此,国内外很多观察者惊呼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国进民退”。然而,细心的服装业界人士会发现,在目前如火如荼的资本大潮中,服装业却没有引起国有资本的关注。

  服装业为何不见“国进民退”?

  我们先来看看国有资本关注的行业。房地产、航空、高速公路、钢铁,这些行业的特点,一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二是多为政府垄断性领域。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推出的天量资金,就像突如其来的洪水一样需要疏导口,资本密集型行业,政府主导能力强的行业,自然成了首选对象。

  反观我们的服装业,与上述两个特征恰恰相反。首先,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资本投入,而吸纳就业的能力却较强,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其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服装行业已经高度市场化,中小企业成了主力军,政府和国有资本很难进行垄断性经营。

  洪水总有消退的时候。上半年中国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在天量资金完成了资本冲动,政府的“手”完成了“托市”任务以后,市场的“手”会重新发力。

  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7月份的数据看,当前中国经济触底回升态势明显,正逐步走出企稳向好的复苏“微笑曲线”。同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新增信贷不到3600亿元,这一数字不及6月份新增信贷量的1/4,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贷款增量月度新低。两项数据表明,单靠政府和国企的力量,虽然可以“危难之中显身手”,但总归是“输血治标”而不是“造血治本”,难以持续下去。

  市场可以千变万化,而市场经济制度在加入WTO的那一刻,已经在中国深深扎根了。国有企业、行政垄断,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诞生的畸形儿,已经在很多行业被列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民营企业、市场经济,在中国成为了推动经济前行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尽管历史有时会出现曲折或反复。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必为这一轮来势凶猛的“国进民退”而恐慌,乱了阵脚。相反,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我们应该珍惜国有资本“救市”带来的稳定大局,从容淡定,脚踏实地做自己的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49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菜篮子悲剧原因是国进民退 斗罗大陆转载的原因

原文地址:菜篮子悲剧原因是国进民退作者:人性本私形成菜篮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国进民退;低效的国企,依靠垄断政策国进民退挤占市场,却不能完成市场流通的职能;能够发现菜篮子悲剧的根源在于流通成本过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又可以有两种

2016年医药行业新政策 医药政策组合拳,助推国进民退

  继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新中国刚成立时)的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改造运动之后我国掀起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国有化浪潮。先是能源、钢铁行业,现在轮到了医药行业。不但中国医药集团,华润集团等央企大鳄四处“攻城掠地”,而且上海医药,南京医

汽车金融 反垄断 只要金融是国有垄断的 国进民退就没法避免

本轮国进民退不仅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企的共同行动,几乎涉及到所有重要行业,更是政府意志和政策导向的结果 □ 记者 吴金勇 金融危机初临时,许多人都在预测危机过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出现革命性变化,一些新的经济力量和组织模

国进民退 知乎 “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 之殇

  国有企业与国家紧密相连,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封建时代就有国家垄断盐铁资源,实行盐铁专卖;在资本主义国家,既有企业国有化的运动,也有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两者往往交替出现。可见,国企并不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在进与退的方寸之间

国进民退 标志性事件 “国进民退”的代价(1)

 主持人:  郭洪业  讨论嘉宾: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文宗瑜/财政部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郑磊/招银国际投资银行高级副总裁  夏保罗/中科招商副总裁  “国进民退”,这个并非是正式政策的概括性

声明:《芦茵:服装业为何不见“国进民退”》为网友江畔何人初见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