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舆论关注 现代牧业深陷问题漩涡,行业发展引发社会关注



    近期,我们注意到现代牧业身陷各种负面事件难以自拔,污染问题、问题牛问题频频遭遇曝光。一时间关于企业的污染问题、发展模式问题、企业道德问题的各种批评和思考声音此起彼伏。

无视污染终遭处罚

  10月中旬,安徽省肥东县环保部门因现代牧业旗下子公司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的环境违法行为向其开出巨额罚单,并全县通报。时过多日,现代牧业并未对上述事件进行公开披露。

  有媒体记者在当地现场调查了解到,肥东现代牧业擅自利用槽罐车外运沼液肆意倾倒的行为存在已久,多次造成环境污染并最终遭到环保部门查处。

  此前,现代牧业曾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的各个畜牧场均配备牛粪处理设施,足以处理各畜牧场产生的所有牛粪”。

  现代牧业总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并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及生乳供应商。截至目前,现代牧业在全国八个省共建万头规模奶牛养殖牧场22个,奶牛存栏数超过20万头。财报显示,其第一大股东为蒙牛乳业。

  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肥东县白龙镇长王村,建设占地面积2383亩,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而该公司沼液污染却饱受当地群众指责。

  11月4日上午,采访记者在白龙镇宁庙村附近看到,在距离公路大约两百米处的一个鱼塘,水呈暗黑色,臭味熏人。两个村民正穿着胶靴,在塘里捞鱼。岸边成群的小鱼已经翻起了白肚。“有人往塘里倒了牛粪液,鱼儿缺氧,都死了。”村民向记者表示。

  周边村民告诉记者,这牛粪液是两天前有人来倒的,村民们担心地说,“鱼塘到公路边修了那么长的沟渠,以后肯定还会倒,到时候污染会不会越来越大啊?”

  下午2时许,肥东县环境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赶到现场。调查发现,黑色的液体其实是沼液,是牛粪发酵而成。这些沼液来自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

  肥东县环境监察大队张队长表示,鱼塘并没有做任何防渗措施,沼液可以渗透到其他地方,给田地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沼液有臭味,也会给卫生防护距离以内的居民带来污染。

  张队长告诉记者,沼液存放需要做防渗处理,还需要考虑四五百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内有没有居民等,“他们还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就先开始倾倒,属于违规行为。”因此,肥东县环保局当天要求,立即将鱼塘的沼液清走,迅速处理掉。http://www.aihuau.com/随后,环保部门还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事实上,宁庙村的沼液污染并非个例。就在距离这个鱼塘不远的该县民族乡新丰村藕塘组,村头的一个水塘已经被沼液污染多时,至今污染仍未除清。

  今年6月5日,藕塘组村民向肥东县环保局反映称,在其家屋后面70米处有一水塘,原本清水绿草,周围农田都靠此塘水育秧和种秧,可现在变成了一塘黑水,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现在此塘周围的农田无人再敢种植水稻。

  肥东县环保局调查后回复称,经查该水塘水体受到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沼液,来源于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该水塘存储沼液未经环保部门许可,未做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属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擅自利用槽罐车外运沼液在此倾倒,造成环境污染。该局现场责令现代牧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杜绝未经环保等相关部门许可,擅自倾倒、存储沼液;立即安排人员清理水塘内的沼液,消除环境影响。

  11月4日,记者在新丰村看到,塘水依然一片黑,水塘里寸草不生。村民张翠霞告诉记者,之前还有臭味,现在过了这么长时间,味道是没了,但水塘还污染着。“有的田当时用了水塘的水,秧都死了。有的人本来在旁边养了鸡,现在也不养了。”

  肥东现代牧业沼液中心张姓负责人对此表示,新丰村的沼液是外包公司违规倾倒的,“我们已经取缔了他们的资格。”他承认,目前确实还有底泥没有清理干净,“我们也一直在跟村里沟通,但确实难找地方处理。”

  事实上,肥东现代牧业的污染并不止存在于沼液这一个方面。

有知情人向记者反映,近日,安徽省肥东县环保部门向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环境违法行为开出了罚单,给予其罚款10万元的处罚,并全县通报。11月4日,肥东县环境监察大队张队长证实了这一说法。现代牧业张姓负责人表示,http://www.aihuau.com/这一问题是企业内部运营产生的,并不是沼液外运引起的。

实际上,这样的处罚对现代牧业来说根本无关痛痒。财报显示,2013年现代牧业销售收入32.89亿元,同比增加61.67%,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加17.67%。而其当年收到的政府补贴就高达5043万元。而据现代牧业披露,截至2014年6月30日,现代牧业共在中国营运22个畜牧场及2个在合资公司投资的在建牧场及公司自建的2个在建牧场,饲养总共约19万头乳牛。

  大牧场难题引发思考

  现代牧业曾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各畜牧场每天平均产生约700吨牛粪,全部均经我们于各畜牧场的中央发电系统收集及加工,转为生物气用以发电。继而透过我们的循环系统将余下的牛粪循环再用,以转化为肥料。我们生产的肥料主要用于我们本身的饲料种植田或提供予当地农夫(大部分为免费),当地农夫则向我们供应饲料”,“我们的各个畜牧场均配备牛粪处理设施,足以处理各畜牧场产生的所有牛粪”。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万头牧场奶牛养殖不仅对地理环境、饲料、水源、物流运输等要求很高,对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有严格要求。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孙丽萍等人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头成年母牛每天产生16公斤粪便、7公斤尿,其中含氮126克、磷61克,这些粪污的化学需氧量为99克,据此计算,万头牛场每天产生160吨牛粪、60吨尿,加上冲洗牛舍所产生的污水,污染物量巨大;相当于每天排泄1258.9公斤氮、1264.2公斤磷、3.69公斤铜、16.46公斤锌、35170公斤有机质、32.08公斤氨气、4602公斤COD,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和环保压力非常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染物处理。早在1988年,农业部就估计全国畜禽粪污的排泄量相当于当时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的34倍。”

  现代牧业高管曾表示,粪污处理后需要处理的只是沼液,一头牛一年只需5亩地来消化就可以。而肥东现代牧业存栏量为20000头奶牛,一年也就需要10万亩地来消化。现代牧业张姓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证实,现在该公司每天大约产生1400吨左右沼液。在大部分是耕地的皖中地区,一年完成近50万吨沼液降解非常困难。

  据业内人士介绍,畜禽粪污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沼液,属高污染物,无法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沼液也不能直接灌溉农田,直接灌溉的话很多农作物都会被“烧”死。沼液中重金属含量偏高,氨氮含量也高,除了夏天温度高会有臭味外,长期排放沼液的土地如果没有铺设防渗膜的话,会导致重金属等物质污染地下水,土地也会出现板结化。

  业内人士表示,沼液一般需要在三级氧化塘中进行有氧发酵,方能达到农业灌溉标准。而且沼液并非随时可用,通常要在农田收割之后才能还田。沼液一年只能一到两次大规模外运,因此企业必须配套有足够储存七个月沼液的氧化池。一个万头牧场需沼液氧化塘9万立方米,大约相当于50个深1.8米、宽21米、长50米的标准泳池。

  与此同时,一些土地在使用几年沼液后肥力足够需停用一段时间。因此牧场周围用以消纳的土地在一段时间后必须向外扩张,而沼液的外运成本也会上升。

  事实上,沼液经过净化处理后是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而万头级别牧场一般设备投资约在2.5亿元,粪污处理后要达到排放标准,环保设施需要投资约4000万元。不过,后期处理成本也非常高。

  对于万头大牧场的养殖模式,奶业专家们也早认为存在问题。

  除环境压力之外,万头级别牧场规模养殖还面临着奶源的不安全性的风险。有乳业专家曾指出,万头奶牛集中饲养,容易滋生疫病,特别是大规模圈养,饲养环境条件恶劣,所产原奶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早在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8名畜牧专家曾专门探讨超大牧场选址以及经济规模等问题。他们达成的共识是,在中国南方,1000~2000头奶牛的牧场可实现最佳规模效应;在北方,除了呼伦贝尔等少数地区,其他地方并不具备建设万头牧场的自然条件。      

 引发舆论关注 现代牧业深陷问题漩涡,行业发展引发社会关注
“问题牛”风波再起

现代牧业因牛粪污染领巨额罚单的余波未了,近日又陷入“问题牛”风波。

    此次涉事的现代牧业(宝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牧业宝鸡公司),位于陕西省眉县,是现代牧业的万头规模养殖牧场之一。

    有媒体记者近日从西安市灞桥区农林局获悉,陕西犇犇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犇犇牧业)通过竞标,购买了现代牧业宝鸡公司90头淘汰牛。西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动物疫病检验报告显示,其中5头牛“结核病”检测结果呈阳性,37头牛“布病”抗体检测呈阳性。

    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获悉,其已介入调查。据澎湃新闻报道,目前,犇犇牧业法人代表李海平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牧业宝鸡公司不仅涉嫌出售“病牛”,其检疫程序更是涉嫌违规。西安灞桥区农林局副局长罗新正向记者表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牛、产地检疫证明、耳标三项必须相一致。“但现代牧业宝鸡(公司)出售的牛耳标与产地不符合,牛是眉县的,而开具检疫票和证明,及挂耳标的却是扶风县,这是不允许的。”

    此外,蹊跷的是,宝鸡市眉县畜牧中心负责人王勃森告诉记者,现代牧业宝鸡公司称,90头牛都打疫苗了,但是没有报备,正常程序是公司自己打,疫苗可以自己买,但是要报备上级部门(陕西省畜牧局)批准以后才能打。

    “这次检测出阳性,到底是防疫性的还是病源性的,现在还不(能)确定。”王勃森说。

记者从犇犇牧业内部人士处获取的关于购买奶牛的情况说明显示,犇犇牧业法人代表李海平今年9月份从朋友口中得知现代牧业宝鸡公司有淘汰牛出售,随后开始竞标。9月25日上午,李海平通过网上竞标,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毛钱(20.3元/公斤)的价格报价。几天后,现代牧业宝鸡公司通知犇犇牧业竞标成功,并签订了合同。10月19日,犇犇牧业向现代牧业宝鸡公司支付150万元,运回90头牛。

作为万头以上的牧场,宝鸡牧场的规模在现代牧业各牧场中举足轻重。“他们牧场现在总共有1万7000头牛。”王勃森告诉采访记者。

事实上,这已不是现代牧业宝鸡公司第一次“事故”。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今年3月27日,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称,现代牧业宝鸡公司在对外销售病牛,后经查实,现代牧业宝鸡公司因此被罚2000元。

    对于上述情形,记者致电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未获得正面回应。其后,与记者的短信往来中,高丽娜仅称公司会出公告(回复),尔后不愿再多说。随后记者致电现代牧业宝鸡公司负责人李骁勇,但对方得知记者身份后,立即挂断电话。

    现代牧业官网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现代牧业在全国8个省共建万头规模奶牛养殖牧场22个,奶牛存栏数超过20万头。据此推算,现代牧业是不是每个万头牧场都有数量不等的病牛,最终都会用变通的方式出售。这种做法是不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这些病牛按照法规最终应该如何处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思考,也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产生了诸多负面联想,这无疑会再次加剧对中国乳业的不信任感!马年的现代牧业虽然不顺,总是因为牛带来诸多烦恼,但我们却无法真正的同情现代牧业,因为他不但引发了行业的危机,还把行业的道德自律问题再度摆在了国人面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86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引发舆论关注 现代牧业深陷问题漩涡,行业发展引发社会关注》为网友说再见会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