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对科研的启示 诺贝尔奖的启示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文学奖的获奖人分别是日本人和法国人。除了2012年莫言获文学奖之外,我很少关注其他获奖人或者其他奖项,最多看看谁获得了文学奖。或许是因为活着实在是太忙,也许因为是国人太现实的缘故吧。除了短期的生活目标之外,国人很少关注其他的长远的事物,因此,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人获奖极少(就算之前有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们作为美籍华人在美国的研究也跟中国国内的科研无关)。  

  关注物理学奖是因为看到齐刷刷三个日本人获奖(其中一个美籍日裔),好奇心使然,仔细看了一下相关新闻,发现三位科学家都大概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在研究发光二极管,(很感慨,20年时间,确实厉害)也就是前几年非常热门的LED光源。这几年LED行业又回归了平静,原来还不知道其中缘由,看了这些报道,突然明白了个中原因。原来蓝光发光二极管没有被研发出来,造成光谱不全,没有高亮度的白光,制约了LED灯发光亮度(原来已经研发出来了红光和绿光发光二极管,红+绿+蓝=白光)。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否也预示着LED光源的崛起和爆发呢,这只算是一个猜想而已。  

  而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获奖,则是小众化、差异化、价值化品牌的胜利。其实,莫迪亚诺的作品并不被广大普通读者所熟知,但很多作家、学者却是其粉丝,如王朔、王小波都曾公开表达自己曾受到莫迪亚诺的影响。

  今年两个诺贝尔奖项的事例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呢?  

  其一,没有信仰,是可悲的。  

  有理想、中国梦,可能还不足以让中华民族足够强大。只关注眼前利益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了一套房子(事实上确实迫不得已)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锁在房奴的位置上;大家都觉得报考公务员是人生的保险箱和成功的捷径;房地产是政府的支柱产业,多方可以获得暴利;任大炮每年都说房价还得涨,他公开说就是为富人造房子,确实——他说的都是实话!如果“一切向钱看”成为信仰的时候,我们还能做好什么呢?  

  国人每天扯的基本两样事情,第一是钱;第二是八卦。这样的现状,中国能出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吗?不要说现在,100年之后我看也绝无可能。  

  其实,做营销又何尝不是这样,诺奖很多奖项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可能大家觉得中国的科技基础还是比较差,短时间难以获奖也属情有可原。但营销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可中国的营销还是没有对世界营销界做出什么贡献。品牌理论、营销工具都是来自国外,大多是美国人发现和发明的。大家一直都再骂腾讯是山寨之王,国内有什么模式,什么理论又是原创的?不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商业如电视节目。可以说因为基础差、起点低,可根本原因还是不能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事、做研究。  

  没有底线,没有价值观,没有信仰,希望在何方?  

  其二,独特性、差异化,才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一个被大众过度消费的品牌,未必就有高价值,奢侈品的价值规律正是如此,而诺奖更加深刻的体现了这一观点。  

  村上春树已经连续6次被提名,但每次都被诺奖弃之门外,而且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不是因为村上春树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他已经失去了作为影响诺奖评委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属性。  

  小众化、圈子化、差异化、独特性,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个性标准和价值判断。从本质上说,品牌塑造的成功,http://www.aihuau.com/一定是品牌形成了在消费者心中的联想,判断这种品牌联想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是一对一的对应。换句话说,这个品牌最好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至少在消费者的感受之中要做到,为其订制的产品。  

  我认为,一切的差异,都是品牌的差异,这种根植于消费者心智中的占位,赋予了品牌(产品或者服务)丰富的文化、情感和精神内涵,让平常和冰冷的产品,体现出了温暖和不一般的情怀,给予顾客情感的关怀和慰藉。  

  这恐怕也是品牌带给消费者更深层次的力量,也是我们营销人奋斗的方向!  

  诺奖(自然科学奖项)对于中国人似乎还很遥远,但除了梦想、理想、目标之外还需要有信仰和人性,因为如果方向错了,目标毫无意义。  

  基于信仰和人性的道路上,诺奖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

 诺贝尔对科研的启示 诺贝尔奖的启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6715.html

更多阅读

屠呦呦 两个不能说的诺贝尔奖

〔札记〕李建学屠呦呦喜获诺贝尔奖。好!中新网10月5日电: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

盘点: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的学历(组图)

李政道Tsung-Dao Lee物理学奖(1957)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

13位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故事 2016诺贝尔奖经济学家

导读——探索经济学“大师”的心灵吴惠林尽管诺贝尔奖的设立,传说是诺贝尔为了赎其发明炸药,以致成为可怕的杀人武器之罪而拨款成立的,但获颁港贝尔奖者无疑被世人极度另眼相待,被尊崇、被羡慕是很自然的,而得奖者也大都认为得奖是一生至

声明:《诺贝尔对科研的启示 诺贝尔奖的启示》为网友酷到失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