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管理之道:联想柳传志的两座丰碑



当柳传志在世界惊愕的目光中重新执掌起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帅印时,自以为最了解他的朋友们又一次跌破了眼镜:原以为他和张瑞敏比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离船上岸、进退无忧了,怎么会在联想集团遭遇险境、前途未卜的时候重披战袍、冒险上船呢?

  对此,柳传志说了一句很重的话:“联想就是我的命”,需要自己往前站时“义不容辞”。

  乍一听,这话怎么也不像是一个60多岁的人说的;但仔细琢磨一下,又确实像柳传志说的。既然的确是60多岁的柳传志说的,我们就可以据此作出两个判断:第一,柳传志对原则问题的那股“较真”劲一点儿都没变,功成名就了也不变;第二,柳传志的心态很年轻很有爆发力,他相信自己仍有足够的践行原则的能力。

 CEO管理之道:联想柳传志的两座丰碑

  说到原则,作为多年来与柳传志交往最多、交流最深的媒体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柳传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作为一个大孝子,他一直在按小时候父母的教诲努力做一个诚实的好人;创办联想后,则是在努力把联想做成一家伟大的公司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智慧的好人、强大的好人、成功的好人、幸福的好人等等,总之是离不开“做好人”。为了更好地理解柳传志对于原则的态度与实践,我在这里提供三个不同的视角:

  一个是观察柳传志与人交流时的表情和眼神,你会发现他在听别人讲话时是如此专注和认真,他自己说话时则无比坦率和真诚,甚至动不动就急,一看那张脸就知道这个人从小到大做人的原则没变过,所有的话都是从他的心里流出来的。联想到他在做大企业的艰难曲折中驾驭的各种复杂关系、穿越的无数潜规则,而居然能让自己的本色和个性保持如此质朴的“原生态”,简直是匪夷所思。

  第二个是与另一位企业界顶尖的代表人物张瑞敏的比较。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过多次自己的一个观点,即将来柳传志和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史上的地位,前者应该是善于用复杂捍卫纯粹、在理解和尊重各种逻辑的过程中安全地强化和放大自己的逻辑的“伟人”,后者则是坚持用纯粹应对复杂、卓而不群、我行我素地追求成功、揭示规律的“圣人”;伟人通常以空间的征服得其大,圣人则往往以时间的延伸成其久。

  第三个是柳传志对企业家本质意义的独特理解。他一直引为自豪的,就是自己的几个大弟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理人,而是能够把企业看得像命一样重要的企业家。联想分拆,我曾对柳传志当面盛赞过他对杨元庆、郭为的精妙安排:立志做英雄的给他大舞台,适合做地主的给他好地盘;大舞台存在大风险、需要大牺牲、可创大奇迹、承载大光荣,好地盘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进可称王、退亦小康。今天,当联想集团的大舞台出现危机之际,一向视企业利益为至高无尚、把联想当命看的柳传志奋不顾身冲上前台、与大弟子共渡难关就再自然不过了。

  综观以上三个视角,不难看出柳传志全部的智慧都是用来捍卫他“做好人”的纯粹、全部的努力都是用来成就联想的伟大的。在这里,做好人,做一个给别人、给世界带来尽可能大的价值的好人应该是目的;而把联想集团造就成一家伟大的企业,则是柳传志、杨元庆和他们所领导的所有联想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智慧的好人、强大的好人、成功的好人、幸福的好人的一种有力的支撑和证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1289.html

更多阅读

齐鲁之变与管理之道:一分为三与波形收敛

      齐鲁之变  宋代名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意思是《论语》中包含了丰富到足够乃至用不了的治理之道。而这里的“治理”不外乎是“管理”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不过,在我看来,《论语》中的管理之道,或许国人尚未完全

马云柳传志节目 柳传志的光头与马云的牌坊

参加了2011年中国绿色公司年会的第二天早晨,醒得比平时晚些,看看表,快6点半了,因为是周六,索性躺在床上,让思绪飞一会,想想昨天绿色公司年会的收获。  突然就想到了柳传志的光头。前天晚上,见到太阳雨集团的顾问江长海时,他就告诉我说,柳传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联想主席柳传志告诉你如何创业

    针对目前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之痛,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用案例分析了联想早期创业和成长中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柳传志指出,企业管理一般有2个层面,第一个是运作层面的,另一个是管理基础层面的。“任何一个

联想柳传志:企业走出去首先要认清自己

 他建议把本届“未来之星”年会搬到武汉;他看好武汉准备在此投资   不管是参会的“未来之星”,抑或是到会的媒体。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追逐着一个人——柳传志。  昨日,在东湖宾馆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这位被

声明:《CEO管理之道:联想柳传志的两座丰碑》为网友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