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多付一倍工钱



唐代宗时,刘晏(著名财政专家,有大唐财相的美誉)在扬州设立造船场,每造一艘船,就付给船工工钱一千缗(一缗是一贯,即一千文铜钱,等于一两银子,唐代宗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两千块钱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价钱。有人提出实际开销不到所付工钱的一半,要求削减。刘晏说:“不。计划大事业不能计较小的花费。凡事必须考虑到长久的利益。现在管事的人很多,应当使他们的私人花费不太窘迫,这样公家的财物才不会受损失。如果和他们斤斤计较,岂能长久行事?”在他的坚持下,船的质量很好,漕运非常兴旺。

  一百年后,即懿宗咸通年间,主管人员按实际费用给付工钱,再没有剩余,结果所造的船越来越脆薄易碎,漕运也随之衰败了。刘晏应该是一个对人性洞察入微的人,他知道做事情绝不可以把毛巾里的水挤干,而应该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有可观的收益,这样才能保证下属不会因私欲未能得到满足而损害事业。有些人做事追求算无余策,总是把下属的获利空间压缩殆尽。这样做是非常不得要领的。

 管理故事:多付一倍工钱

  有句俗话说:“谁也搞不了赶工佬的鬼。”确实如此。如果硬要把毛巾里的水完全挤干,让下属或合作伙伴一丁点好处都没有,就会使对方认为合作变得了无趣味,最终危及事业的成功。香港首富李嘉诚在这方面也是极有经验的。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赚钱秘诀是“我应该拿十块钱。我可以拿十一块钱,但我只拿九块钱”。李嘉诚的经验和刘晏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1889.html

更多阅读

叶挺的故事:性情一君子 铮铮一男人 铮铮

叶挺的故事:性情一君子 铮铮一男人兔小跳于2013-03-04 19:24发表(转自新华社区)卖过烧饼 爱好摄影1927年11月,叶挺作为总指挥发动广州起义,却以失败告终。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听信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

管理寓言故事:大树和芦苇

管理寓言:有一天,狂风刮断了大树。大树看见弱小的芦苇没受一点损伤,便问芦苇,为什么我这么粗壮都被风刮断了,而纤细、软弱的你什么事也什么事也没有呢?   芦苇回答说:“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便低下头给风让路,避免了狂风的冲击;你们

管理寓言故事:演说家

管理寓言:有一天,演说家得马得斯在雅典演说,没有一个人认真地听,他便请大家允许他讲一则伊索寓言。人们一致同意,他开始说:“得墨忒耳和燕子、鳗一起同行。他们来到了一条河边,燕子飞走了,鳗潜入水中。”讲到这里,他便再不讲了。人们问他:“

管理寓言故事:狐狸和为王的猴子

管理寓言:有一次,猴子在野兽的集会上跳舞,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被选立为王。狐狸十分嫉妒,当他发现一个捕兽夹子里放着肉,便把猴子领到那子领到那里去,说他发现一个宝物,自己没敢动用,留给王室作贡品,并劝他亲自去取。猴子轻率地跑了上去,结果被

管理寓言故事:跳蚤和人

管理寓言:有一天,一只小小的跳蚤在一个人身上跳上跳下,不断地叮咬他,弄得他极其难受。他一把抓住跳蚤,问它:“你是谁?怎么在我身上四我身上四处叮咬,使我到处骚痒?”跳蚤说:“请饶恕我,千万别捏死我!我们一直就是这样的活着,虽然不断地骚扰人们,

声明:《管理故事:多付一倍工钱》为网友后排男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