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的品牌战略:把二流跨国企业赶出中国去



  徐航:迈瑞医疗的领航人

  深圳南山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南十二路,站在迈瑞公司前的草坪上,董事长徐航指点着迈瑞大楼略带遗憾地说,“这楼在建的时候,报批的时间有限,只能盖到8楼,因此我们选择了醒目的红色外观。”继而,他手指对面不远处已经圈起来的一片空地,“新公司办公大楼已经动工,这次一定要盖高了!”

  迈瑞创立于1991年,此前,徐航与其他几位创业者都曾在医疗设备产业工作,或做相关研究。“当时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医疗电子行业。几乎所有医疗设备都是进口,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没有人相信本土企业会闯出一片天地来。但我却觉得越是在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做点事情,于是就创办了这家公司。”

  15年过去,迈瑞已经同时在监护、医学影像、生化分析和血液细胞分析这四大领域取得突破,四大领域均有成熟产品推向市场。目前,迈瑞的出口已经占公司销售额的50%以上,产品销售已扩展至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超过2300人。

  “同等质量的产品,一定是我们价格最便宜。中国企业要想走向国外,只有凭借比国际大品牌更优越的性价比。”——徐航

   从“代理”到“产品”

  与国内很多著名企业的成功模式如出一辙,迈瑞的第一步也是从为国外产品做代理开始。在徐航看来,那是很遥远的事了,“当时的创业条件与现在不同,今天你只要有好的想法,钱不是问题。但那时创业受资金的制约必须滚动发展,因此我们选择做代理积累资本与经验。通过代理业务,我们对市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代理国外产品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他们很多的问题,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产品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1995年,迈瑞的代理业务已经达到每年数千万元的规模,尽管已经在国内铺开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尽管可以肯定继续走代理的路子一定顺风顺水,驾轻就熟,但这与徐航创业时“要做点事情”的想法相差很远,他开始推动迈瑞加速走上了自主产品开发的道路。“早在创业之前,我们几个创业者就曾得过国家创新科技进步奖,因此对我们自己做产品有充分的信心。我认为当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经有成熟的条件,一旦推出自己的产品,迈瑞的发展将会不可估量。”

  然而,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投入,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并没有太大的起色,相反,由于资金的投入巨大,研发陷入了困难。部分公司创始人选择离开迈瑞,另谋发展。在“分家”的巨大压力面前,徐航等人没有退缩,他们把自主创新投入研发的思路坚持到了最后。1998年,公司成功引进了风险投资,解决了研发资金的困难,并一鼓作气把迈瑞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坚持自主研发终于获得了巨大回报。很快,公司就推出了PM9000监护仪系列产品,随后又推出血液分析仪、全数字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系列高技术医疗设备,凭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性价比优势,迈瑞的产品畅销市场。迈瑞做到1个亿,在徐航看来,有两层意义。1997年,迈瑞的销售额达到了1个亿主要是代理产品与自己产品各一半。到1999年,则基本上自有产品销售达到1个亿。后者显然是徐航更想要的。

  “迈瑞”意味着什么

  10年前,国外医疗器械占据了国内市场约90%的份额,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几乎是清一色的洋仪器,这些进口医疗器械带来的高昂检验费用不仅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同时惊人的利润空间意味着巨大的操作空间。在一些领域,市场往往只有两三家进口厂商在作寡头竞争。精明的代理商互相串通,联手抬价,垄断市场。徐航回忆:“进口医疗设备卖一台就想赚足,任何一个产品,没有国内厂家参与竞争,价格就降不下来。”

  经过风险投资对技术以及资金平台的完善改造,2000年以来,迈瑞的销售额以年均50%、净利润100%的速度增长。“今年我们预计能达到销售18个亿,比去年又有超过60%的增长。中国依然是我们未来单一国家的最大市场,原来认为,我们做到市场份额的30%就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有所转变,目前四个产品线,有两个已经超过30%,未来三年内,我们可以提高到50%以上。”

  徐航的自信来自事实。调查显示,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内,目前迈瑞一家的年销售业绩已经相当于其他所有国内公司的总和,迈瑞部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远远超过该领域的国际巨头。至于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领先优势?徐航认为,品牌肯定不是最主要原因,因为和那些跨国企业相比,迈瑞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差距。“这是一个综合的优势,来自于我们的战略眼光。同时从微观分析,我们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价比高、服务好,产品的技术更新又非常迅速。迈瑞的崛起,使得国际品牌的价格直接大幅下落50%,使得普通消费者直接受益,这是迈瑞的最大贡献。”

  创新要有自己的理解

  坚持自主创新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决定开发自有的产品,并上升到企业的理念和传统,即使是在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获得成功后,自主创新理念又成为了激励徐航进一步自主创新的巨大动力。然而,对于当前国内外关于“中国创造”的论战,徐航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首先对于怎么定义“高新技术”,迈瑞是怎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个问题,徐航说,“看看迈瑞的资产就知道,我们不是靠设备赚钱,而是靠知识赚钱,我们的知识又不同于咨询行业的知识,需要开发软件,然后经过制造成为产品和系统。再者,对于技术高和低如何衡量?高,是不是第一才叫高,第二、第三就不叫高,这不好说。迈瑞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研发团队更比竞争对手强。总之,从毛利、人员结构、研发投入的角度迈瑞都是领先的。”

  同时,徐航指出,技术创新也分很多种,中国还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创新,迈瑞希望以后出现这种革命性创新,但这不是迈瑞的短期目标。“就比如,如果我们国家把科研的目标都订在拿诺贝尔奖的话,中国就完了,”徐航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要用中国自己的方法解决人民的需求,因为全球国家都有医疗开支越来越让政府难以承受的趋势,就是因为技术研究的人力资源太贵,时间周期太长。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努力,用新的办法,综合各种技术,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智慧,提供比别人更有价值的产品,这也是创新。如果将创新仅仅理解为我们做从无到有,革命性的创新,那么这个世界的老百姓就很难过了。”

  主要内部培养

 徐航的品牌战略:把二流跨国企业赶出中国去

  按照迈瑞当前的增长速度,徐航有充分的理由乐观。“公司到100亿的规模也就是七八年的事情,这完全是可以期待的。”进而徐航分析说,“我们的目标都是根据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来定。迈瑞的研发计划已经排到了2009年,项目资源不是问题,我们的财务资源状况也非常良好,公司没有一分钱银行负债,而且有大量的现金。”

  惟一让徐航有些无奈的是,当前迈瑞对于人才的渴求。“我们团队建设的速度还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比如我们的销售对个人能力依赖性比较大,国际业务部门目前不到100人,但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售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型号多,配置选择复杂,这对销售心理、销售技巧要求很高。国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迈瑞很难做事情。”按照徐航的设想,“如果人力资源解决得好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保持每年翻番的速度。但我们不希望速度上去了,而对客户服务的质量下降,效率下降。”

  正是由于对优秀人才的渴求,促使迈瑞倾力打造一支出色的管理队伍,留住核心的员工。“将迈瑞办成员工的终身大学”是迈瑞一直秉承的理念,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让员工从进入迈瑞的第一天起,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获得相应的职业培训。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是迈瑞一直遵循的风格,对于员工的努力工作,公司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回报,还有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激励政策。目前迈瑞对每一位员工都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业界一流的福利待遇,并为骨干员工提供“免息购房贷款”、“免息购车贷款”等。

  不光是我,还有一批

  回忆当初自己坚定做迈瑞自有品牌的决心,徐航认为自己靠的是“一定能做大的信念”,是一种感性的抉择。“当时讲道理是讲不清楚的,毕竟你产品还没做出来,分析也没有人信你的。但我坚信凭我们的贡献,我们的能力,决不给别人做嫁衣。”

  “直觉也往往有理性的成分,你要明白你的直觉从哪里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企业步入正轨,现在的徐航则坚持依靠理性来管理企业,“初创时期是没有经验,没有时间去分析考虑,后来我去中欧学习管理后体会到,作为企业家更多的应该依靠理性,比如对财务分析、库存状况、成本结构等等这些必须靠理性分析。否则,即使直觉方向对了,但执行不好也依然无法成功。中国曾出现一批靠直觉成功的企业家,这主要是因为过去机会太多,竞争相对少,但这些人要继续凭借直觉成功,那昨天成功的经验很可能是今天的教训。”

  对于自己目前在迈瑞的角色,徐航特别强调,“不光是我,还有一批!在迈瑞不存在能包打天下的人,成功不是靠一两个人,而是靠一个团队。国外的大公司的经验就是,在一个很好的平台基础上大家一起做事情。”徐航说,“我的角色就是既牵引,又推动。我们最重要的是不断去发展,不是守成,为企业、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并让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都能成功。”

  迈瑞医疗:下一个华为

  10月25日晚,数百名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瑞)员工在深圳的五洲宾馆高举香槟庆功。9月26日,迈瑞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筹资2。7亿美元,成为第一家登陆美国股市的中国医药企业。

  迈瑞医疗是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同时也是全球医用诊断设备的创新领导者之一。我们的产品行销超过125个国家,开拓国际市场以来的五六年,我们的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每年都会翻一番。董事长徐航表示,选择门槛比较高的纽约上市就是为了拓展迈瑞的国际市场知名度,也方便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很快我们将设立美国分部和美国研发中心。

  研究的生命线

  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中国第一台自动无创血压监护仪,中国第一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中国第一台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迈瑞医疗的名字跟大量的第一联系在一起。

  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发展动力和根源就是研发。总裁李西廷说,我们的研发条件不输于任何国际知名企业,我们每年都坚持把10%销售额投入研发。

  一位员工介绍,公司每年都要招收超过300名应届硕士充实到研发队伍。迈瑞近四成的员工服务于研发系统,至2005年底,研发人员已达800余人。为了让员工能安心科研,迈瑞一度坚持为员工购房提供无息贷款,一直到近年来美国上市的需要才停止这一做法。

  研发对销售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如监护仪领域,跨国公司本来垄断了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于迈瑞的产品出现,跨国公司目前只剩下30%的市场份额。

  据深圳一家医院人士介绍,由于迈瑞监护仪,B超等产品的大量推出,近10年来,国内此类医疗设备大幅度降价六成以上。以监护仪为例,在迈瑞1992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监护仪前,当时行销的产品进口价高达七八万元,迈瑞的产品售价低至5万元一台,一下就将价格拉低了二三万元。

  根据深圳海关统计,目前国内出口海外的高端医疗设备,每100台监护仪中,迈瑞就占61台,每100台B超中迈瑞占32台。去年,迈瑞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预计今年将达18亿元。财报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其净所得为2060万美元,营业收入约为8500万美元。

  徐航表示,与GE,飞利浦这些国际巨头相比,迈瑞只能算个小企业,目前迈瑞取胜市场的最大优势在于:研发成本比很多国外公司的成本要低,通常只有欧美企业的20%左右。国际化设想一家风险投资商表示,迈瑞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医疗设备市场以年均2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2000年市场容量已达220亿元,2010年将达到300亿元。

  迈瑞于1997年获得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华登的投资,1999年再次得到多家国际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截至上市,高盛投资基金依然还有股份。

  而他们的野心并不只是国内。徐航表示,目前全球医疗市场美国占到40%左右,日本约14%,欧洲超过20%,中国才5%左右。而迈瑞2005年营业收入58%来自国内,只有25%是来自亚洲以外的区域。

  融资并不是我们在纽约上市的原因,我们是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和完善公司治理。未来我们也可能采取购买技术,购买销售渠道的方式加速国际化。徐航称。

  目前,迈瑞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土耳其,中国香港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其招股说明书披露,未来还计划在巴西,印度,俄罗斯设立分支。

  给我们一些时间,在越来越多国家会看到我们的产品。徐航说。

  据迈瑞方面介绍,迈瑞产品性价比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要高,同一品质的产品,迈瑞要比欧洲同类产品便宜25%-30%。令他们津津乐道的是,从英国伦敦皇家医院,到欧洲最大的爱滋病治疗医院,都安装了大量迈瑞的产品。

  这得益于迈瑞在品质上的追求,从1995年开始,迈瑞的产品陆续获得德国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依照欧盟法规获得CE认证,通过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市场准入。

  有趣的是,已经上市的迈瑞医疗在深圳依旧相当低调,同样位于深圳科技园与其相邻的一家企业总经理助理表示对迈瑞知之甚少,尽管这个低调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深圳坚持自主创新的必选样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3594.html

更多阅读

家庭耐用品消费 快消品、服务和耐用品行业的品牌战略差异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三个行业的品牌建设战略,分别是快速消费品、服务和耐用品行业。  基于对以往文献的研究,本文列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的品牌战略清单,在快速消费品、服务和耐用品行业分别随机抽取200个品牌,一共抽取了600个品

工业企业品牌战略:定位、塑造、诊断,三箭齐发笑傲天下

一、工业企业品牌战略,你究竟了解多少?一提起品牌传播,很多人就会想到可口可乐、飘柔、康师傅等消费品牌,因为绝大多数消费品公司都非常重视品牌,把它当成公司强大而持久的资产。而在企业对企业的工业品领域,品牌似乎是毫不相关的事情,很

声明:《徐航的品牌战略:把二流跨国企业赶出中国去》为网友不可使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