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国美新任董事会主席的成功历程



编 者 按:永乐昔日的董事长、现为国美董事会主席的陈晓可能没想到,他执掌国美帅印一年多时间,家电连锁行业的整合……

  陈晓,在鹏润大厦里,偶尔闲暇的时候,抬眼便可看到挂在对面墙上的自己的一幅照片,那幅照片上的陈晓,笑得很开心且随意,而陈晓本人,气质透出一点点阴郁,或许这与家电连锁业的沧海桑田相关。

  被推到前台的二把手

  两年前,当永乐被国美收购的时候,永乐昔日的董事长、现为国美总裁的陈晓可能没想到,他执掌国美帅印一年多时间,家电连锁行业的整合会如此之快。

  先是从苏宁手中横刀夺爱,成功抢夺大中;而后又是曲线收购三联商社,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目前,国美电器与三联集团之间这场历时5个月的股权之争正成为“财经事件娱乐化”的著名案例。在经历4次戏剧性的流拍之后,“看不清楚”已经成为各界对这场“游戏”仅有的评说。

  不过这两次收购的新闻发布会上,国美第一当家人黄光裕并未现身,在媒体的视线里,二把手陈晓一直在唱主角。

  这两场令业界意外的收购的决策地,是位于北京东三环中央商务区霄云路26号的鹏润大厦第18层,陈晓的办公室是西向的,午后的阳光可以照耀进来。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由4个巨大的套间组成,分别作为办公、会议、会客和休息之用,有如深宫殿堂。

  坐在会议室里,可以看见正在办公的陈晓。一张巨大的办公桌上,文件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着,一眼望过去,能判断出这张办公桌的主人很忙。

  “上午九点到公司,先和助理,包括团队成员交流一小时,检查当天计划的落实。十点后要接待投资者来访、管理人员来访、外界来访,周末还要接待员工来访。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就在办公室吃午餐。没有午休,马上开始审批文件,处理各种事务。七点开始晚餐,再工作到晚上九点半下班。回家,上网,查看一下宏观经济信息,十二点左右休息。”

  这是国美总裁陈晓一天的日程安排。这种工作状态,自陈晓来国美担任CEO以来,一直如此。陈晓进入国美后,黄光裕完全把国美电器操作层面的事务交给了陈晓,他自己则更专注于资本运作和集团发展战略。

  陈晓是黄光裕打破门户成规招揽的第一个空降兵。国美内部人士告诉笔者,黄光裕的办公室在另一边,办公间的大小、装修,都和陈晓的办公间差不多。

利益?行业理想?

  陈晓这位在家电连锁行业被誉为“铁算盘”的人物,进入家电连锁行业比大中的张大中晚了14年、比国美的黄光裕晚了9年、比苏宁的张近东晚了6年。

  随后陈晓用了9年时间,200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时,IPO集资12亿港元,而2004年,国美不到10亿港元、苏宁4亿就此止步不前、大中还徘徊在资本市场门外……陈晓也登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成为家电连锁行业的老三。

  这种后来者居上的锐气,在陈晓看来,与幼年的经历有极大的关系。

  陈晓出生于大跃进的年代,1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大病一场,导致一条腿略有残疾;而在他10岁那年,父亲又过世了。

  那时候的陈晓,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创造一些东西,使得那些发生过的不幸,不再发生。

  儿时的这种际遇,使得陈晓对财富的渴望被唤醒,这个自认为性格中刚性不足的人,创业的契机竟然是国企永乐倒闭。

  永乐创业初期的艰辛外人无法感同身受,但陈晓与47位性格各异、能力参差不齐的“下岗职工”不离不弃的身影让业界感动。

  有员工这样评价陈晓,“你可以找到比永乐更好的企业,很难找到比陈晓更好的老板。”1999年永乐创业小有成就时内部就曾出现过“动荡”,7名创业者离去,但在香港上市时,创办永乐的12名自然人股东中仍有10名留任,这在中国企业中并不多见。

  2005年,永乐因为跨区域的快速扩张进入了“调整期”,其2006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也印证了永乐面临的困难。永乐当年的快速增长大都是依靠收购竞争对手而得,但是在具体的经营思路上陈晓究竟有何突出之处,外界评价甚少。

  2006年初,百思买要进军中国的消息震惊家电连锁业,那时候,百思买的规模是国内家电连锁前三位经营规模总和的8倍。

  面对这一巨无霸的来袭,陈晓是反应最为敏感的一个,因此,在2006年4月,陈晓邀请国美的黄光裕、苏宁的张近东、大中的张大中和五星的汪建国,在上海探讨联合发展超越百思买的可能性。

  几位行业巨头聚在一起,看着一块名字叫未来的蛋糕,因为攸关利益,在如何切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这一刀,迟迟未能切下去。因此,有人走了,只留下陈晓和黄光裕。

  2006年7月25日,中国电器连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尘埃落定。而业界流传一幅漫画,一条巨大的鳄鱼正在吞食一头大象。

  这场合并,对陈晓,外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家电零售行业,陈晓是一条曾经游得最快、后来力不从心并最终游不动的“大鱼”。

  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陈晓才是几个行业巨头中最具前瞻性眼光和最能顺应大势的人,“为了振兴中国家电大业,他牺牲了个人的许多利益,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合并结束后,家电连锁行业进入双寡头竞争时代。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欧美这一行业已有30年的历史,还未出现双寡头竞争的局面。

收购者

 陈晓:国美新任董事会主席的成功历程
  这场并购结束后没多久,陈晓出任国美总裁。除了迅速适应北京的气候与环境,他还必须把上海话迅速变成普通话。

  刚委身国美,陈晓便许下“2007年不完成1000亿的目标就下岗”的“军令状”,这份“军令状”要达到的数字,被业界认为不可能完成,因此每过几个月,坊间便有陈晓要下课的传言……陈晓置自己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用陈晓自己的话说,“刚进入国美时,外界很多人在预测我离开的时间,一年下来,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弱,因为我交出了可以打70分的答卷,国美200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77%.

  陈晓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鸡头和凤尾之间的内心落差很快得到调整。

  这个更为细致的执行者进入国美后,行业的洗牌依然在加速进行着。在这个行业,几个巨头的掌门人似乎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可能下一个并购的对象就是自己。

  2008年12月14日,被苏宁视作囊中物的大中忽然改投国美。围绕收购大中的所有的是非恩怨得从“中永事件”说起。

  在2005年,为了抵御“美苏霸权”,大中曾与永乐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合并。为此,永乐向大中支付了1.5亿元“合约定金”。但是2006年10月,永乐被国美“曲线收购”,大中就此宣布与永乐电器解约,定金的归属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并申请了仲裁。

  业内曾有人毫不讳言,“陈晓这一招最是精明,先是以合作为名,意欲并购大中,进而以此向国美要个收购的好价钱。现在,陈晓是希望拖着大中,直至大中的买家们失去耐心,等大中完全失去卖出一个好价钱的时机,最终不得不投靠国美。”

  而对于2008年业内频频传出苏宁欲以30亿元并购大中的消息,陈晓的态度一直未发生变化,“大中与永乐早存在合作协议,而在诉讼未有裁决前,上述事情不应该发生。”话外之音,显然是永乐和大中的协议足以阻击苏宁收购大中。果不其然,大中花落国美,收购大中完成后国美基本垄断了京沪市场。

  国美的收购延续了以往的黄氏风格,当年的家电连锁业老三和老大的智慧,合二为一后,所向披靡,仅从国美收购大中一役中就可以看出,张近东筹备了一年的事情,黄光裕、陈晓2008年岁末一锤定音。而在媒体的视野里,黄光裕似乎选择了淡出,总裁陈晓很活跃。

  事关三联商社的收购,陈晓陷入了一场家电行业的并购拉锯战中,再次被推到舆论的前台。

  2月14日,三联商社第一大股东三联集团因债务纠纷被冻结的2700万股股权被拍卖,国美绕过了较长时间的政府审批手续,曲线收购,借助山东龙脊岛建设有限公司,国美成为三联第一大股东。

  国美的进攻显然让三联集团董事长张继升猝不及防。两个月后,广东富豪朱拉伊的突然入局和迅速退出让外界第一次看到了张继升对三联商社话语权的渴望。此后,三联集团的“托盘”策略为国美巩固第一大股东地位、重组公司设置了重重障碍。

  其间,国美电器总裁陈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坚决否认参与竞买,认为“三联商社股价已经偏离价值”,其坚守价格底线的做法让三联无功而返。

  6月27日,三联商社股东大会召开,国美无一人进入董事会。张继升夫人、三联商社创始人张岩却受聘出任公司总经理。陈晓对这一结果声称遗憾。

  ……

  回望当年的五朵金花,五星投靠了百思买,大中、永乐卖给国美,而百思买则始终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进入中国几年来,只有一家门店,且没有话语权。

  从上海到北京,从永乐领头人到国美二把手的陈晓,在鹏润大厦里,偶尔闲暇的时候,抬眼便可看到挂在对面墙上的自己的一幅照片,那幅照片上的陈晓,笑得很开心且随意,而陈晓本人,气质透出一点点阴郁,或许这与家电连锁业的沧海桑田相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8574.html

更多阅读

陈晓“离职”悬念:国美内战硝烟再起

  在经历数次离职传闻之后,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似乎到真正要离开的时刻。 “陈晓离开已经成为必然,国美电器内部也已经做好了陈晓离开的准备。”3月7日,国美电器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陈晓离职“具体时间有多个版本,有说5月的,有说

陈晓:国美要掌控更多主导权

 否定并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家电零售商国美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过去的一年,国美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内外部危机,这也迫使它开始了公司历史上最为重大的战略变革。  对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晓将如何重塑国美

陈晓:风口浪尖上拯救国美

 人物:   陈 晓,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时刻:   2008年底,国美电器原董事局主席被拘捕,国美电器迅速被推上风口浪尖,资金链岌岌可危,管理层无所适从,供应商集体观望,国美迎来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决断:   引进战略投

国美电器融资案例 国美融资成功 陈晓:从未像现在这样坚定

在停牌整整7个月后,国美电器(00493.HK)今日终于迎来复牌。   “董事会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反复考量和认真研究,在多轮磋商之后,最终与私募基金贝恩投资就可发行新的可换股债券签订投资协议。”获得“输血”的国美董事会主席兼总裁陈晓

陈晓:拯救国美

人物: 陈 晓,国美电器[2.53 0.00%]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时刻: 2008年底,国美电器原董事局主席被拘捕,国美电器迅速被推上风口浪尖,资金链岌岌可危,管理层无所适从,供应商集体观望,国美迎来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决断: 引进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

声明:《陈晓:国美新任董事会主席的成功历程》为网友莫欺少年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