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祥:五元钱开始起步的古董商



他收藏有上千件藏品,绝大多数是古董家具;

  他说收藏想数量多很容易,但精品千金难求;

  他曾为王世襄的名著《明式家具珍赏》推荐了十几件家具入书;

  他认为现在的古家具市场非常混乱——垃圾卖高价,精品无人识;

  他认为世界闻名的北京潘家园古旧市场,在收藏中更多属于一种“娱乐场所”;

  他收藏的口号是:“只买最贵的”。

  在北京的古董收藏圈子中,张德祥是木器方面的专家。1949年他出生在北京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祖上从清朝末年开始就在前门外开着几家很大的票号和绸缎庄。张德祥的爷爷特别喜欢古董,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能经常接触到一些古旧的东西:清代四王的山水画、康雍乾时期的古瓷、光润的红木书桌……耳濡目染,张德祥说自己喜欢古董是发自内心的,与今天的投资、升值等概念毫无关联。

  张德祥始终认为自己属于“草根专家”,自学成才,在漫长的、超过30年的个人收藏历史中,收藏古家具特别不容易,成就感与焦灼感并存。他认为如今火爆的国内收藏市场,是因为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化饥渴状态的一次集中释放,当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后,最终还是觉得中国古典的东西最好。

  但如今国内的硬木家具收藏市场现状,还是令张德祥越来越看不明白了:越来越多的高仿古家具不断创造着销售天价,甚至超过了古家具,“什么东西一旦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怎么可能日后升值?”张德祥告诉我们:如今投资古家具的主要途径是商店和拍卖场,而值得信赖的古家具店在北京这样级别的城市中,其实就只有一两家。

  五元钱开始起步

  张德祥的收藏历史可以追溯到他上“初一”的时候,在北京著名的琉璃厂,当时他花了五元钱买回家三幅字画。上世纪70年代初,张德祥开始踏入社会,面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窘迫、文化的单调荒芜,“感觉整个社会是一片灰色,一下子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十分迷茫”。

  那时“文革”已经开始,红卫兵“破四旧”的狂潮使许多精美的古家具遭到破坏,经常有一些做工精良的古家具残片被堆砌在路边。有一次,张德祥被路边一段太师椅的残片吸引住了,“那残片在阳光下发出不可名状的光泽,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张德祥回忆说:“当时的我,联想到那些东西曾经是人们优雅、温馨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们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唤醒了我内心对古家具的爱恋。”

  自此以后,张德祥开始陆续捡回那些古家具残件,整天在家擦拭、粘贴、修补。30多年前可不像今天的收藏市场这样作伪、仿冒盛行,当时的残件都是一等一的真货,而且其中不乏珍贵名木。张德祥告诉我们:“残件虽不如整件完美,但也有整件所不具备的优点,因为它将古家具的细微之处展露无遗,我也因此积累下了一笔丰厚的感性认识。”

  当拾得并修补过不少古家具残件后,张德祥在这方面逐渐有了一些心得,并开始了他异乎寻常的收藏生涯。当时张德祥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街窜户,并不断跟身份不详的人打交道,弄得左邻右舍老说闲话。一次一位老乡来找他出手一件旧家具,张德祥准备用粮票跟老乡换。马上有人来问:“你这不是在倒买倒卖文物吗?”张德祥解释说没有,那人说:“你不打算卖,那你买它干什么?”张德祥哭笑不得:“我爱这些东西呀!”可是,那时的人怎么也不相信天下有无利也起早的人。“我当时确实不是想通过收藏古家具来赚钱,再说那时也没有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技术派”古董商

  时间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张德祥已经是北京家具研究所的资深家具设计师了,同时他还自学木工,对于木器制造上的所有工艺都基本做到了耳熟能详。这些专业能力为张德祥的个人收藏如虎添翼,然而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

  当时社会上虽然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古家具交易市场,但多为“倒卖”行为,北京专营古董的店门前几乎都挂着这样一块牌子:“本商店只接待外宾”。张德祥至今仍对那一块块牌子耿耿于怀,更为那时“一车一车的古家具”外流扼腕叹息。

  为了寻找古家具,张德祥经常要到外地去搜寻,有时交通不便,他不得不常常搭乘四面透风的货运卡车走南闯北。张德祥说,那时也没觉得很苦,只要听到有收藏的信息,就像有股魔力,吸引着自己去追寻。

  10年后,大约是在1995年,张德祥自己的古董店在北京开张了。扎实的专业修养、个人的丰厚收藏加上祖辈世代经商的基因,所有人都认为张德祥的生意一定会很红火。张德祥自诩自己是“技术派”商人,就是说他在给客人讲解藏品时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最关键的“开价”阶段时,他就开始紧张——说多说少都觉得浑身不自在。即便如此,张德祥的古董店依然经营得有声有色,因为在古董这个特殊的领域内,行家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很少逛潘家园

  相比于中国书画、瓷器等源远流长的收藏理论和标准,古典家具的收藏历史严格说只有5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收藏界泰斗级人物王世襄的著作《明式家具珍赏》,算是第一部古家具收藏的标准教科书。张德祥介绍说,国内直到改革开放后,正式的古家具收藏和交易市场才开始逐渐形成。然而,近10年来,张德祥认为国内的新富阶层人群有些过度偏爱高仿新硬木家具了,原因也很简单:高仿家具外形美观、造型多、实用性强,外表也比古家具光鲜漂亮。

 张德祥:五元钱开始起步的古董商

  曾经有一段时间,张德祥一直对于如今的仿制品很不满意,“现在的潘家园几乎全是仿制品了,我觉得很无聊,没有好玩意可看,几乎我都不去了。”

  但是,现在张德祥的观念有点儿转变了,因为他越来越觉得这是中国古艺术品市场、古文化再生的一个场所。“就说高仿的,我近年看越仿越好,这就是可喜的现象。中国的工艺品、艺术品随着这种广博的市场开放、广博的收藏群体的出现,它无疑是对传统的古艺术、古文化的一种弘扬。虽然不是老的了,但是题材是老的、手法是老的、工艺是老的,对于咱们民族传统的工艺品、艺术品都是一种促进,不会失传了。”

  张德祥最后说:你让“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哪儿有那么多王榭堂前燕?百姓家多了,成千上万个家,就三只燕子飞你飞得过来吗?所以多复制点燕子飞到各家各户,让大家都能领略到燕子的风貌。

  对话:

  “不干收藏,就去说相声了”

  听张德祥讲家具绝对是一种享受,枯燥的理论能被他讲的通俗易懂、心领神会,还夹杂有大段大段的相声语言,甚至他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有相声演员的神韵。一打听,原来和郭德刚一起创办“德云社”的老先生张文顺,就是张德祥的亲三叔。

  《钱经》:古家具中的“品”该如何理解?

  张德祥:这有点像谈恋爱,这位,身体好,什么都能干,但长得难看,对不起,我不想谈;这位漂亮,看着舒服,但胃有问题,胃溃疡,那我谈,病可以先治。再比如画画儿,张大千到我家来,好,大师,给画一幅吧!哟!家里没纸了,怎么办?有窗户纸,好!画一幅。窗户纸因为画了张大千的画儿,承载了艺术,它就升值了!可要来的不是张大千,是张德祥,家里刚好有上好的乾隆洒金宣,1000多元钱一张的,也给画一张吧。张德祥不会画,那不叫艺术哇。不画,这纸值1000元,画了它一文不值了!艺术性还是第一位。有人说,这家具不好看,但是紫檀的,木材贵呀!是呀,紫檀贵,你怎么不直接买木材呀,干啥买家具!

  《钱经》:您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张德祥:一是作为专家到处讲课,主要在大学里和中央电视台;二是帮助国家博物馆等重要机构去鉴定藏品。

  《钱经》:除了古家具,您还有其他领域的收藏吗?

  张德祥:我对于木制佛像、赏石、古兵器都有收藏和研究。

  《钱经》:您的收藏是如何炼成的?

  张德祥:惊奇——渐入佳境——追问不止——茅塞顿开——走入化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1088.html

更多阅读

张德芬:孩子有问题,根源在这里!

【编者按 】寂静法师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因为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爱、心血和希望;法师还说,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孩子的态度、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习惯和命运,最终

《张丽娜:教育是值得一辈子做的事》

“单一地PK升学率,我的学生们可能PK不过所谓的重点高中学生。然而,我倡导的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全人”教育理念,引领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二三十年后,我们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各领域,肯定会收获幸福精彩的人生,对此我笃信不已。”张丽娜:教

曹德旺:房地产崩盘是迟早的事,有房要尽早卖

【干货】曹德旺:房地产崩盘是迟早的事,有房要尽早卖2014-09-11正和岛http://xueqiu.com/8405821438/31485932导读今年5月,包括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正和岛岛邻曹德旺在内的福建省30位企业家以《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题,给国家主席习近

张鑫龙:地支相害对人命的影响

张鑫龙:地支相害对人命的影响张鑫龙/文相害者,不和也。相害又称相穿,就是彼此相互损害之意。相害是从恩惠中产生的仇恨,从而相互伤害、暗害。命中带有相害的人,一般与亲人之间有矛盾,不和睦,又自身运势不佳,身体不健康,或做任何事情都难以

声明:《张德祥:五元钱开始起步的古董商》为网友诠释忧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