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老板的御人术



刚刚结束一个民营企业的管理提升项目,这个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快速发展的乡镇企业,他们近3年的销售业绩连年翻番,已经发展到上亿的规模,老板也很年轻,不过32岁,销售总监也只有31岁,总体上来讲,这是一个充满发展前景、但又问题多多的企业,之所以我没有用“充满活力”来形容这家企业,是因为我感觉他们家族企业的氛围太浓,如果他们无法突破管理上的一些瓶颈,估计很难再获得突破。

年轻有位的老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花了大价钱引入了咨询公司,希望借助外部的力量对企业管理进行大幅度的提升。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现在主要有三件事不知道如何处理: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老板的御人术

第一件,就是公司如此快速的发展,却越来越发现管理上不去,优秀人员很难吸引进来,员工流失率比较高,所以急需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不知道如何入手,咨询公司给的这些绩效管理、薪酬方案能否见效,他心里没底。

第二件,本来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位置又比较偏,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但同时自己的个性使然,又很难对员工产生信任感,因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审计监察部,对采购、广告、财务等一切花钱的地方都进行监察,当然了,监察部的人都是自己的亲戚。另外,公司的核心部门基本都有自己的亲戚在,也就是说员工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这些管道到他那里,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他对某个员工的判断。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这个企业被深深地打上了“家族企业”的烙印,员工与家族成员的距离越来越远,互相的信任感也越来越低,优秀的人才留不住也吸引不进来。

第三、更令他头疼的是虽然这么多年艰苦打拼过来,但以前毕竟是一家小公司,这两年迅速做到了过亿,钱多了、人多了、事也多了,他凡事都很谨慎,甚至有时到了事必躬亲的地步,他不敢放权,担心权力导致腐败,但又不得不放权,因为自己管不了那么多,因此他觉得如何去驾驭下属成了最大的问题。而他本人又有一个特点,就是无法容忍员工的缺点,而且共事时间越长,发现对方的缺点越多,就会越看不顺眼。简而言之就是御人术不强,驾驭人的能力欠缺,因此在他眼里,什么人都有问题,他虽然认识到自己个性的缺点,但又无法改变自己的个性,因此很痛苦。

这位老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谈“企业文化”,也许是因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深,所以提起文化就认为是务虚,自己的公司还没有到那个阶段。

这位老板遇到的问题,很多民营企业甚至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都会遇到。按我的理解,这位老板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管理水平系统提升、公司内部流程建设、权力分配与制约。

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识人、用人、激励人、制约人,一句话,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老板提升自己的“御人能力”,只有能够驾驭能人、管理各色的人,才能保持权力下放而不流放、流程健全而不僵化、管理提升而不混乱。 

所谓的“御人术”,就是驾驭人的能力,所谓“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这两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要实现起来,却需要既有识人的慧眼,又有宽大的胸怀。

人事问题是最复杂、也最关乎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把什么样的人放在什么位置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人朝气蓬勃、锐意进取;而有的人则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虽然每位成功的领导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用人之道。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御人有术、善于用人的人,必大成;凡用人无方,擅用滥用的人,必大败。

首先,要能够从下属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要有同理心。

曹操官渡之战时,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袁绍兵多粮足,曹操兵弱粮少,实力悬殊,袁绍手下许攸建议趁曹操粮尽之际劫营,袁绍却怀疑许攸,许攸于是投奔曹操,曹操赤脚纳贤,高兴得光着脚去迎接许攸。然后许攸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于是曹军大获全胜。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这也许是因为曹操根基未稳而采取的安抚之语,但事后曹操也没有打击报复,这是其“雄”的一面;后来因为许攸的居功骄横,又被曹操所杀。世人都说曹操是奸雄,可见一斑。

其次,御人要有肚量,要学会遗忘别人的缺点。

作为老板,要能够客观评价别人,而不是先入为主或者怀有偏见。

据《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三人边喝边聊,非常尽兴。两位大臣喝醉了,竟然在宋太宗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后来,他们竟然争论起来,完全忘记了宋太宗的存在。旁边的侍卫觉得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但是,宋太宗却摇了摇头。他吩咐撤了酒宴,并派人把两位大臣送回了家。

第二天,两人酒醒后,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情,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但是,宋太宗却对他们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宋太宗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这正表明了他的宽容。

下属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会出现失误,以及对领导不尊的时候,狠狠地处罚他们,还是宽容对待他们,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这就表现了领导人的气度。

最后,御人是有原则的,那就是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

御人不是什么人都御,有些人很有才能,但不符合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要求,这种人是坚决不能用的,就跟曹操杀许攸一样,虽然许攸立了大功,但居功自傲,影响了团队的和谐,所以也要毫不留情。

GE公司的企业文化就强调,对那些业绩优秀但不符合公司价值观的员工,坚决辞退;而对那些业绩不太好但符合公司价值观的员工,公司还要给予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这家企业,这位老板最不喜欢谈文化,但有一次我跟他沟通的时候,他跟我说,公司最需要开放的OPEN的心态,最需要形成一些共性的东西,因为他发现现在很多人不敢提意见。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这些“OPEN的心态和共性的东西”不是企业文化吗?老板不想提文化,但实际上这就是文化。我给他的建议就是把这些理念写下来,明晰下来,让员工都知道,在公司内部倡导这样的一种坦诚沟通的心态,而不是互相设防、不敢直言。

总体来看,这家企业的诸多问题,都源于老板的管控水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升的就是老板自己,他对人的驾驭能力和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理解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突破瓶颈、再上台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4857.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管理小故事 企业中的管人与管事

管人和管事是不同的。管人要大度,管事要较真。管事是给别人定规矩,管人是给自己定规矩。能够把事管好的人,不一定自己能把事做好;但能把人管好的人,一定是能够把自己管好的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清楚,管人的根本关键在于管自己,而管事的根

企业员工对老板的评价 老板对企业负责,员工对工作负责

谁对企业负责?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解读。老板希望员工对企业负责,员工认为只有老板才能对企业负责。所谓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是也。员工不负责任、企业没有执行力……似乎是不少企业老板的心病。如果员工都对企业负责,那应该多好!特别是

生理障碍 企业去“老板化”就是根治老板的三大“生理”障碍

  中国几千年等级观念、官僚作风可谓根深蒂固,这也深深影响到中国很多企业的老板行事作风。在不少老板思想深处,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员工是打工者,是自己为其提供了舞台,让他们实现了自身价值,因此,员工好好干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

民营企业的五大短板 “创业期”企业老板的五大短板

谈到创业期,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顺应当前创业大潮而产生的一批企业,其实不然,在国内有数不清的中小企业是处于这一阶段。有数据显示,大企业的寿命仅是常人寿命的1/2,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5岁。作为保健品企业一般活不过三年,医药企业活不

赵令欢:企业管理的野蛮人

  初见赵令欢,并不如想象中严肃,他有着北方人的个头和气概,谈吐十分诙谐而又随和。  进入联想之前,赵令欢一直是个企业管理者,经历了若干个企业。“我曾经在硅谷待过,但从未在华尔街工作过。”赵令欢澄清说。  2003年,作为联想控

声明:《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老板的御人术》为网友热吻耳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