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欧洲赵明明凸点 银监会提醒民众小心陷阱 投资理财避免走入5大误区

 走入欧洲赵明明凸点 银监会提醒民众小心陷阱 投资理财避免走入5大误区


中国银监会1月2日发出提示:消费者投资理财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走入五大误区。

银监会强调,由于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对投资理财产品风险认识不足或银行营销过程中存在违规等问题,有关银行客户在银行卡、网上银行、ATM机、基金投资、外汇买卖等方面遭受损失的案例不断增多。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不法机构还利用老百姓的致富心理,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设置投资陷阱,蒙骗老百姓的资财。银监会因此提示,公众理财至少要注意五个方面——

  银行理财≠储蓄存款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稳健),但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购买者要承担“买者自负”的风险。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

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与所投资标的的市场表现挂钩,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通常是在过往经验数据基础上预测得出,最高预期收益更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结果,由于金融市场变幻莫测,理财期满最终实现的收益,很可能与预期收益有偏差。

口头宣传≠合同约定

理财产品的责任和义务在产品购买合同中约定。对于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理财产品,不要光听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就草率作出购买决定。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合同条文,对于没有把握的,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别人说好≠适合自己

理财产品千差万别,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高风险的产品可能带来高回报,会受到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的追捧,但对于抗风险能力差的人,这样的产品并不适合,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高收益,而忽视了遭受损失的严重后果。投资者应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投资理财≠投机发财

投资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不能投资过多集中于单一产品,导致风险过于集中;更不能听信无风险、高收益、“一夜暴富”的神话,往往会落入非法金融机构的陷阱“血本无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5297.html

更多阅读

新闻解读:银监会理财新规其实是利好!

新闻解读:银监会理财新规其实是利好!早上正准备读书学习,扫了一眼股市,结果发现股市大跌,沪指暴跌2%,直奔年线,大部分银行股都跌幅超过5%。发生什么事情了?看了看财经新闻,原来是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

对银监会8号文的解读 银监会140号文解读

题记:作于2013年3月底一篇旧文,现在回头看,后来的债市监管风暴将债市又意外打压了下去,不过目前即将出台的9号文将对银行表内资金投资非标作出严格限制,对债市的影响将和8号文的逻辑一致一、体现银监会对于理财融资业务“规范运作+规模

声明:《走入欧洲赵明明凸点 银监会提醒民众小心陷阱 投资理财避免走入5大误区》为网友不靠譜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