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王中磊:中国娱乐头号天团



他的“建国”大业——国际娱乐帝国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对中国的影视产业、娱乐产业和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天。王氏兄弟在中国影视业导演一出创业板上市“大片”。 马云、江南春等海外上市企业的大佬也悄然切入创业板市场,成为影视娱乐公司华谊兄弟的大股东。华谊兄弟成为A股首只影视股。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执掌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不仅通过推出《手机》等贺岁片、《夜宴》等大片等晋身中国一线影视制作公司之列,二人在融资手法、利用多种资金拍片、激励导演和艺人创利等方面,也体现了出色的财技。通过充分利用资本,华谊兄弟实现了超常规的成长。华谊兄弟能够持续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得益于其在影片运作、资金链管理、版权经营上的独到模式。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华谊广告公司”, 得益于在美国的经历,王中军看到这块市场空白,说服中国银行统一标识,并把该业务交给了华谊。

1998年,这对兄弟组合尝试着制作了第一部电视剧——英达导演的《心理诊所》,华谊借助广告推广优势,逐渐在电视剧制作单位中脱颖而出。同时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0年12月19日,华谊兄弟公司与太合控股有限公司一起融资5000万元创办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4年下来,业内已把华谊称为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在进口大片一统国内票房,国产片普遍萧条的时代,华谊投资的20部电影中,却绝大部分实现盈利,只有2~3部亏损,2部收支持平。

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华谊每年的电视剧产量达到200多集,5年拍了20多部电影,基本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完整的体系。

随后花谊兄弟借电影《大腕》为载体开始进入全球票房分账体系,也给中国电影注入一种强心剂。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为华谊兄弟带来了大量的海外发行收益,而且还给华谊兄弟带来了日趋完善的海外发行渠道,进而摸索出一条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电影市场的成功模式。谈到如何规避风险,王中军也有独特的结构概念,华谊公司每年投拍4~5部电影,一部七八千万的大片,一部一两千万的中片,两部500到800万的小制作。“

2000年3月,太合集团出资2500万元,对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将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太合集团与王中军兄弟各持50%股份。

2001年,王氏兄弟从太合控股回购了5%的股份,以55%的比例拥有绝对控股权。

2004年底,TOM集团向华谊兄弟投资10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用于购买华谊兄弟27%的股权,另500万美元认购华谊兄弟年利率为6%的可转债。在大约同一时间,华谊兄弟再引进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信中利”,以7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了3%的股权给后者,王氏兄弟股权比例增至70%,这轮私募王中军兄弟共获得资金1070万美元(8850万元人民币),除去购买太合集团股份所花的7500万元,剩余1300多万元。但他们所拥有的股权,则由之前的55%上升到70%,控股地位得到强化。

2005年12月,华谊兄弟进行了新一轮私募,这次引进的对象是马云所掌控的中国雅虎。TOM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减持20%股权,王氏兄弟和马云联合接手,其中马云(以旗下公司中国雅虎的名义)接手15%、王氏兄弟回购5%.TOM集团所持股份还剩余7%.大约同一时段,王氏兄弟还从“信中利”手上回购了2%股权。

登录深圳创业板的华谊兄弟注册资本为126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中军,公司发起人为王中军、王中磊、马云、鲁伟鼎、江南春、虞锋、王育莲等18名自然人,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曾以5.9%的持股比例成为第四大发起人。目前该公司股东为75名自然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目前王中军拥有公司34.85%的股权,王中磊持有11.01%的股权,两人合计拥有45.88%的股权,除王氏兄弟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以10.97%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三大股东,王育莲、虞锋母子以7.54%的持股比例成为第四大股东。

“影视第一股”华谊兄弟的招股说明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明星味”的一份,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胡可、罗海琼、李琳、张涵予、任振泉、何琢言、陈思成等11位影视明星同时出现在股东名单中。这些耀眼的明星有望随着创业板一同登上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在这里他们的财富神话将又一次实现跳跃式增长。

导演出镜

王中军

1960年出生,热爱绘画

199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

1994年创建华谊兄弟有限公司在中国电影与电视剧产业中最值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

现任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董事长

从事电影投资 发行 在娱乐多元化发展 ,是内地电影界. 娱乐界巨头之一 。

王中磊

1970年生于北京,满族。

1990年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1994年与哥哥王中军一起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2000年12月,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正式踏入影视界。

现任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

中国娱乐产业的头号天团“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与总裁王中军和王中磊。在其麾下,既有创造出华语电影票房纪录的超级大导冯小刚,又有内地电视剧行业的霸主级制片人张纪中,更云集着包括周迅、李冰冰、黄晓明、邓超、张涵予、段奕宏、王宝强等大量当红不让的一线明星在内的八十多名艺人。说不定就在拍摄《精品》大片的谈笑之间,两兄弟又已敲定了一部亿万大片、捧出了一颗当世红星。

即使它的元年开创者王中军并不承认最初在承包过来的华谊广告公司后面加上“兄弟”二字有向好莱坞产业帝国“华纳兄弟”看齐的意思,即使它的疆域开拓者王中磊更愿意强调自己那偏向于创作的制片人身份,“华谊兄弟”屹立而成亚洲娱乐王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哥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弟弟步步为营、攻城略地,两人恰如这王国的总统与总理,取长补短,完美配合,双剑合璧,所向披靡。如今,他们创立的公司目前位居中国500强第359位,娱乐传媒业的第一名。

他的“帝国”版图

 王中军王中磊:中国娱乐头号天团

主营业务为电影、电视剧以及艺人经纪。三大“战场”中,电影产业无疑是其主营业务,以华谊去年的收入情况来看,总收入为40737.60万元,电影占56.40%,电视剧占26.41%,艺人经纪占17.19%。

华谊兄弟电影:中国最著名的电影品牌,从1998年投资冯小刚电影《没完没了》以来,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分别全资、合资、联合发行电影达50多部,到2007年为止,华谊兄弟电影每年都有多部影片成为年度票房前十名,更有象《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卡拉是条狗》等优秀影片获得国际、国内电影奖项的殊荣。

华谊兄弟电影形成了电影策划、投资制作、营销、发行的完整电影运营阵容,是少有的全面型电影投资企业。华谊兄弟电影从2007年起开始涉及电影院投资运营。

华谊兄弟电视:主要致力于国产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旗下现有张纪中工作室、李波工作室、周冰冰工作室、王芳工作室和吴毅、康红雷领导的浙江天意影视有限公司。公司每年以高达500集的生产量占据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领军位置。

近年来推出了《士兵突击》、《鹿鼎记》、《我在天堂等你》、《大院子女》、《远东第一监狱》、《艰难爱情》等老百姓喜爱的作品,并与海外的电视媒体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专业的文化经纪公司。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国内最资深的经纪公司之一。公司致力依托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综合实力及影视剧投资平台,探索出一条规范、专业的文化经纪事业发展道路。

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艺员影视剧拍摄、广告代言、形象包装、演出、法律咨询等工作。自成立至今,公司已签约过近百位艺人,如今拥有包括周迅、李冰冰、林心如、徐若暄、黄晓明、苏有朋等在内的50多位红星。雄厚的实力在中国的经纪公司中首屈一指。

华谊兄弟音乐公司是目前国内原创歌手总体实力最强的唱片公司,现公司签约艺人有羽泉、周迅、杨坤、尚雯婕、李慧珍等,并与华谊兄弟经纪公司共同包装打造中国第一偶像组合BOBO。

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歌曲的制作、发行、艺人经、演唱会组织运作等,在音乐方面拥有强大的新闻宣传网络,在国内音乐公司中综合执行力名列前茅。

华谊兄弟娱乐营销:前身是华谊兄弟的始建公司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是国内第一也是唯一一家具备优秀的、专业化的、拥有独立优势娱乐资源的娱乐整合行销传播公司。公司凭借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丰富的娱乐资源,以策略为先导、创意为核心、植入营销为手段,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娱乐行销全案服务和品牌推广策略规划,公司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整合娱乐传播品牌。

华谊兄弟广告客户范围涉及金融业、地产业、制造业、航空业、电力、电信、运输业及医药等各大领域。

他的“战国策”

华谊兄弟具有在公司起步阶段最重要的“伯乐相马”的能力。如冯小刚和陆川最初都属于有潜力的千里马。在刚签约的时候都是名不见经传,最多也就是小有名气,跟今日的星光灿烂和如日中天的名气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但也正是因为最初的这种名不见经传,使得公司与他们签约的成本低,他们和电影公司讨价还价的能力弱。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华谊兄弟的掌门人王家兄弟的一个过人之处就是能识别千里马,找到正确的人进行投资。经过3-5年的培植和包装,在华谊的平台上成长成功成为大家。

所以说要想做影视产业,当创意公司的老板首先要掂量自己是否具备在芸芸众生中挑选人才的火眼金睛,从普通马群中挑选千里马的能力、胸怀和气度。因为你挑中的千里马迟早有一天星光会盖过你。像华谊现在旗下的冯小刚、葛优、徐帆、陆川走在马路上都会被人认出来,甚至引起骚动,但是王家兄弟走在街上想必还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第二个是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高级人才激励制度。从这次网上公布的华谊股东名单来看,星光熠熠,几乎华谊里可以挑大梁的艺人均在其中。而冯小刚,黄晓明,张纪中更是位列前三甲。如李冰冰、张涵予均以18.93万元的成本获得36万股的股份,而黄晓明以540万元的成本获得180万股,胡可以18.93万元获得36万股,冯小刚以151.48万元获得288万股,张纪中以113.61万元获得216万股,罗海琼以117.42万元获得54万股,任泉以18.93万元获得36万股。

华谊这步棋的目的很明显,以股份为筹码,尽可能留住那些大牌。中国绝大部分创意产业其实都遇到类似的挑战,如何留住成功成名的大牌,大家可以学学王家的这两个哥们。同时看看兄弟俩的股份,一个35%,一个12%,这俩哥们不但没有分家吵架,反而是其乐融融地把公司经营得很好。

第三个秘诀是除了实行高管激励外,还大规模引进外部投资者。为了企业的发展,影视事业的发展,企业增资扩股,在华谊公布的股东名单里,就有马云、江南春、鲁冠球的儿子鲁伟鼎、框架传媒的谭智,聚众传媒的虞峰等等。这些人成为股东都是在华谊兄弟爬坡的过程中。

由于电影产业是吃现金的老虎机,引进这些股东必然稀释股份,看看近三年的财报,现金流都是负的。所以山西的煤老板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煤炭业整合后无处可去的闲置资本投入到影视业,既可以赚钱,又可以换来与平日里拥有万余粉丝的明星们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在中国创业板开通后,中国的影视产业公司,只要把握好这三个秘诀,又有对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的热爱,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影视产业公司上市……

他的主演们

他的主演们应该是他们这个娱乐天团的魅力明星团队,在其麾下,既有创造出华语电影票房纪录的超级大导冯小刚,又有内地电视剧行业的霸主级制片人张纪中,更云集着包括周迅、李冰冰、黄晓明、邓超、张涵予、段奕宏、王宝强等大量当红不让的一线明星在内的八十多名艺人。

不断将娱乐帝国多元化的华谊兄弟,久经努力已成为覆盖电影、电视、唱片、艺人经纪等各大平台的多面手,冯小刚、张纪中等签约人士长盛不衰的生产力有目共睹,这艘娱乐航母在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掌舵下行驶的更加坚定和沉稳。

冯小刚工作室是华谊兄弟的台柱子,工作室出品的《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账收入18896.50 万元,约占华谊兄弟08年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华谊兄弟坦言: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2009年元旦假期结束,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就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亿票房大关,公映刚刚过半就无限接近《赤壁》(上),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三亿俱乐部”成员之一。经过《非诚勿扰》一役,冯小刚个人作品的票房总和已经达到10.32亿,成为中国首个作品票房过10亿的电影导演。《非诚勿扰》让冯小刚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内地总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将同级别的张艺谋和陈凯歌抛在了身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7684.html

更多阅读

访王中平:探讨心理与病理之间的关系

访王中平:探讨心理与病理之间的关系耐寒理论与心理调节摘自:新浪伊人风采《一念一世界》在采访过数位应用心理学专家之后,王中平的东西还是令我十分吃惊。心理学真可以应用的这么淋漓尽致吗?可以将心身关系解释的如此玲珑剔透、一览

肖明超:中国娱乐营销还在粗放阶段

     伴随着中国娱乐产业的发展,娱乐营销“高歌猛进”,可在粗放式的发展中,娱乐营销更多的是事件,尚未成为一个行业。中国的娱乐营销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作为娱乐营销的“新宠儿”,微电影能够走多远?恶意的娱乐营销如何能滋生蔓延?新生代

王伟臣:中国股市亟待加强投资者教育

王熙上 王伟臣,本刊专栏作者 记者:你在博文中呼吁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中国投资者行为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伟臣:我们国家的普通投资者太需要教育了,太多典型追涨杀跌和羊群心理的投资者,决定了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循环总是在很短时间完成。巴

王德荣:中国现代物流业必须做大做强

王德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员,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会会长、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院士。其主持的重大研究项目曾分获国家科技进

声明:《王中军王中磊:中国娱乐头号天团》为网友我叫意志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