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蝶变:第一位空降CEO(一)



不用猜老板的弦外之音,这对何经华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就在10个月之前,徐少春还身陷一年至少50余次会议的纷繁芜杂中无以自拔。而今年的前10个月,他只参加过4次会议——年初的经营启动会、年中的经理人会议,以及两次主席专题会议。

摆脱了繁杂的日常工作与业绩压力,徐少春可以静下心来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厂商。”在业界习惯于将所谓竞争对手放在一起比较时,他更想跳开来考虑问题。

这一变化,源于“打工皇帝”何经华的低调加盟。

2006年底,徐少春最终让出了金蝶CEO的位置。这位曾在飞机上读毛泽东传记至激动处泪流不止的、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金蝶创始人,在经历了创业、转型、上市、变革等等一系列所有民企必然经历的兴奋与困惑之后,以金蝶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的身份,由聚光灯下一呼百应的领导者转而成为幕后运筹帷幄的推动者。

“过去习惯了做CEO,现在只做董事会主席,就要改变CEO的习惯,好好地做董事会主席。”回顾让出CEO的日子,徐少春对《英才》记者如是说。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并未强大到不可改变。问题在于,人们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徐少春说,“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改变的是要去放弃一些东西。”但所谓“舍得”,未“舍”焉“得”?

如今,他已经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天南海北出差,去拜访客户,到一线与员工交流,去国外走一走。不是为了某个项目或带着特别的任务,很轻松地便去了。有时,在国外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天,而不必担心公司的状况。于他而言,这已经成为调节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

“快乐感比前两年提高了,因为不用凡事都操心了。以前我是多个CPU(中央处理器)同时运转,现在只有一个就够了,而且有时候还休眠。”他形容说。

如今,徐少春在办公室的时间少多了。对员工而言,终日聆听“徐总”耳提面命的日子渐渐远去。

 再也听不到“徐总说”这样的口头禅,标志着金蝶发展史上一个时代的终结。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人经常在听“徐总说”,那就是何经华——徐少春为公司物色的第一位空降CEO。

就在《英才》记者专访徐少春的当天,他见到刚刚出差回来的何经华时,还对何说:“我明天去昆明,等回来一起吃饭。”

其实,自何经华进入金蝶伊始,徐少春与其便有着颇为频繁的私下交流。每逢周末,只要徐少春在深圳,且没有什么会议安排,何经华便不会走远,因为极有可能徐少春会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来会所吃个晚饭。”两个人住得很近,何经华走路十分钟便过去了。

徐少春喜欢吃鱼,通常两个人就各自叫一条小鱼,一盘青菜,几碟点心,边吃边聊。在这个简朴的餐桌上,话题可以是金蝶的国际化、执行力,还可能是勾画公司未来。

不过,何经华也有自己的“吃饭策略”。

这是他保持了十几年的工作习惯,每天除了早饭之外,午饭和晚饭都要找不同的人一起吃。他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不会严肃得像开会,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些年来,何经华在吃饭上花了不少钱,但这方面的开支他从不报销;哪怕只是一个沙拉或者一个三明治,他也从不让员工买单。每次下属抢着付账时,他就会板起面孔说:“你别坏了我的规矩。”

在何经华接受《英才》记者专访之前,他刚刚与下属吃完午餐。“从我到金蝶开始,其实除了人之外,我没有陌生的东西,业务我很熟悉,管理我也很熟悉,唯一不熟悉的,是这帮兄弟姐妹们。”

通过自己的“吃饭策略”,何经华试图了解金蝶团队每一个业务分管负责人的个性,以及他们对企业的想法,也让他们近距离地了解自己。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使用摩托罗拉V3手机、抽“DUNHLL”牌香烟的何管家,跟当年用友那个张扬而强硬的“打工皇帝”已有变化。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金蝶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曾良对《英才》记者表示,何经华任职CEO,自己“只用一个星期就习惯了”。他对何印象最深刻的是,“听听Brett(何的英文名)的普通话,你闭上眼睛听,根本不觉得他是台湾人,就觉得他像北京人。”

到目前为止,何经华认为自己已经对金蝶的团队相当熟悉了,对于每个人的特性与能力,也有了一个初步理解及判断,并会基于每项业务领域及分管负责人的特性专门定义不同的模式与不同的工作要求。

或许,这正是徐少春所期待的,一个能帮他把战略落地的CEO。

熟悉他们的人评价说,徐少春激情洋溢,感性多一些,而何经华逻辑缜密,理性多一些;徐少春会海阔天空地讲思路,何经华则按部就班地来落实。

“两个人都海阔天空就会出乱子,而两个人都按部就班则可能过于保守”,何经华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少春与何经华的组合更显张弛有度。“好比联合作战,如果说Robert是空军,我就是陆军。”

对于何经华而言,将徐少春前瞻性的战略落实是个细活: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今天做,哪些事明天做;哪些事今天做了之后三天以后才会有效果??

 徐少春蝶变:第一位空降CEO(一)

而且,在公司大的策略上,两个人也绝对不能意见相左。“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只能沟通沟通再沟通,有时候Robert作调整,有时候我作调整。”

徐少春思维活跃,何经华每次跟他开会都会带个本子,有不理解的地方就随时记下来,等回来之后再单独找他讨论。

“我最喜欢Robert的个性就是有话直说。”不用猜老板的弦外之音,这对何经华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我这个人的个性是直来直往,从来也不会延伸,我只是理解你字面的意思,从来不会去理解其中的含义,你怎么说我就怎么理解,不理解我就直接问,同样,我的问题也没有其他含义。”于是,徐少春与何经华便达成一种默契,那就是有话直说。

“我觉得何经华和我的性格相似,他是O型血,我也是。”在徐少春看来,他与何经华之间的默契,在过去的300天里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722.html

更多阅读

徐少春:解码中国管理模式

徐少春: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唐骏刚才说,十个搞管理的当中只有一个搞培训的,我给他增加一个,搞管理研究的,那就是金蝶。今天我做的报告题目就是“解码中国管理模式”。 有人说19世纪是欧洲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王文京老婆杨惠妍 王文京徐少春轮番并购(1)

  2010年春,用友王文京和金蝶徐少春两位掌门人不约而同的高调出镜,或誓言在三年内加速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或立志四年内搭建亚太最大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管理软件竞争格局,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势已变。  S A P在中国市场遭遇

徐少春:5元生活费到亿万富翁

“人造卫星在天空中放的音乐‘东方红’就是计算机唱的。”立志要当文学家的他只因为哥哥说的这句话就糊里糊涂放弃理想进了计算机专业,“坚持”成了他的口头禅。20年后他创立的公司成为国内财务软件领域的南北双雄之一。   30多年

金蝶CEO徐少春:三年内再造两家上市公司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首席架构师徐少春近日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金蝶计划在三年内再造两家上市公司,继ERP业务之后,其中间件业务和在线管理及全程电子商务(SaaS)平台友商网也将上市。   2月26日,由金蝶软件主办的“中国

行政事业单位决策机制 徐少春:胆量决定产量 胸怀决事业

有一个笑话,说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每一个人都是猴子,都想往上爬,从上往下看都是笑脸,从下往上看都是红屁股。企业主如何打动人的心灵,让员工具有使命感?同时,他们自身又如何做的,使命感从何而来?   作为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架

声明:《徐少春蝶变:第一位空降CEO(一)》为网友青桅涩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