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商业谋略缔造百度神话(三)



第三部分:上市之路尽显营销借势功力

小时候的李彦宏一度迷上了戏曲,他常常在床上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棍子当枪哗哗地耍,一个人不断地亮相。其实他真正喜欢的不是戏曲,而是那个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一招一式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而百度上市的过程就为李彦宏施展自己的商业天赋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舞台。 

傍着Google高价上市

百度上市,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夜暴富的神话,更关键在于百度上市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受到全球性关注的事件。

相比新浪、搜狐、网易、盛大等企业上市时的情况,百度股票发行当日股价增长350%,创造了纳斯达克股票历史上的涨幅纪录,至今为止百度还是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股价最高的股票。为什么美国人会如此青睐百度?

按理而言,从创造商业模式角度来看,陈天桥应该是中国第一,中国互联网当今第一大收入来源--网络游戏业,就是陈天桥开创的盈利新空间。从创新和预见力角度看,丁磊无疑是头号人物,中国互联网的热闹他一个都没有错过,网易一次次的成功转型都可堪称是奇迹。但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像百度这样引发美国人的热情?以至于搜狐的张朝阳发出华尔街不懂中国的感慨。而且,百度的产品概念在美国已经被Google和雅虎等大公司卖过多次。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美国投资者之所以看好百度,皆因李彦宏为百度制定了借势Google的商业策略,这样的策略对百度的上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新浪停机等一系列的事件营销,让百度从品牌到实际业绩,整体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要想把百度的品牌再提升一个层面,必须为自己找到可以借势的强大对象,而此时,正好恰逢全球搜索巨头Google业务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不得不承认百度整体实力上与Google确实存在着一定差距,想通过与Google竞争提升百度,无疑是不现实的想法,但李彦宏注意到了Google在中文搜索存在的缺陷,于是李彦宏很聪明地将Google拉入了中文搜索这个竞争环境,通过用偷换概念的方法让力量对比悬殊的竞争变成了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争,而在这方面,Google自然不是一直专注于中文搜索的百度的对手。

由于美国人大多看不懂中文,且对中国市场只有模糊的认识,通过这种局部放大的战术,百度给美国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百度就是一个具有中国背景的Google。尽管李彦宏一直反对给百度贴上中国Google的标签,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热情地使用这一称呼。从后来国外、尤其是美国媒体对百度所做的相关报道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中国Google字样的事实看,其实,无论百度是中国的Google,还是Google中国是中国的百度,这都无法抹煞百度的特质,李彦宏的目的达到了。

至于在百度第三次融资时,同意让竞争对手Google以小比例入股百度,完全可以看出李彦宏再次借Google提升百度价值的目的--连竞争对手都看好百度的前景无疑是说服美国人的最好卖点,同时接受Google入股,也能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同,为百度的独立上市扫清障碍,其战略意义大于资金上的考虑。

但事实上,让最强的竞争对手入股,无疑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在许多企业看来,竞争对手入股自己企业,其目的就是收购,所以往往企业也都会拒绝这样的要求,因为稍有不慎,就会丢掉企业的控制权。

但李彦宏确实有商人的那份精明,尽管Google付出了1000万美元的代价,也只仅仅拿到了百度2.6%的股份。2006年6月,在百度身上无所作为的Google,只好卖掉百度股票赚点小钱了事。 

掌握控制权拒绝被资本绑架

 李彦宏:商业谋略缔造百度神话(三)

从百度创业伊始,如何让百度始终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而不被资本左右?李彦宏就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在李彦宏自己写的《硅谷商战》中,就不乏创业者被资本绑架的事例。

在熟知商业游戏规则的李彦宏看来,对于投资人确实没有比利益更好的东西能说服他们,换言之,如果价格合适,百度随时就有可能被股东们出售。所以要想让自己亲手创建的百度继续更好地走下去,百度的控制权就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一次融资时,徐勇与风投谈好的条件是100万美元,25%的股份,后来由于看好百度,风投将原始融资额从100万美元提高到120万美元,按理而言,风投们的股份比例应该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李彦宏的态度却非常坚定,比例坚决不变。

同样,在第二次的融资中,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德丰杰联合IDG向成立九个月的百度投资了1000万美元,其中德丰杰约占了总投资额的75%,成为百度的单一最大股东,但其仍然只拥有百度30%的股权,要知道一年前,120万美元资金就占到了25%的股份。

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为了保证对百度的控制力,李彦宏甚至刻意调低上市的融资额及公开售股比例,并推出旨在防止恶意收购的牛卡计划,目的就是出于增强管理层对公司控制权的考虑。尽管实施牛卡计划明显会对百度股价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挫伤一部分小股东的积极性。

从深层次分析牛卡计划的设立,不难看出李彦宏的长远眼光。除了可以确保百度不屈服于机构投资者、公众股东及华尔街的压力之下,只求短期盈利数字,忽视公司长远发展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还能确保创始人对公司的持续掌控权,维持公司独立的性格,独特的风格,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经营公司。 

商业策略是永恒的制胜法宝?

没人能否认百度是一家技术型企业,也没人小看李彦宏的技术水平。事实上,百度能够坐到世界独立搜索第二、中文搜索第一的位置与技术紧密相关,但回顾7年来的发展,却发现百度这家依靠搜索技术起家的企业在慢慢地向一条错误的路线靠近。

平心而论,百度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特殊的国内环境,而并非是搜索技术的提高。甚至近两年来,百度在搜索技术上的创新和业务种类大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至少与对手Google相比情况确实如此。Google每年都在推出基于搜索技术的新业务,关于搜索产品推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百度除去今年7月推出的百度空间业务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作为。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Google在中国一直是凭借一条腿在发展,雅虎在中国则没有把住战略命脉,微软还没有动手,可以说百度之所以能够在中文搜索市场上坐到头名的位置,李彦宏是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

虽然技术本身并不是惟一的决定性因素,但没有了技术优势的百度将会渐渐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其实百度过分注重市场已经开始暴露出其弊端,与Google公司2005年61.39亿美金,利润14.65亿美元的业绩相比,百度明显表现出利润率偏低的问题--2005年百度销售收入为3.192亿人民币,利润却只有4760万人民币。

百度必须要意识到,如何利用创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才是百度的生存根本。就是如何维持技术和商业上的平衡,这才是今后李彦宏要超越的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723.html

更多阅读

李彦宏帅气 年轻帅气的百度总裁--李彦宏 个人介绍和创业史

【个人档案】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搜索引擎发展初期,李彦宏作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

李彦宏: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愿意分享心得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年会于2010年2月26日-3月1日召开,主题为:亚布力10年—企业家思想力。图为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  李彦宏:我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样化的,愿意说的和不愿意说的都有可能成功,只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或者更敬

李彦宏:无政策保护反而使互联网公司高速发展

 李彦宏:元庆讲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我讲的是国际化,我们俩好象在相互给对方做官告,但其实这个事情我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我上次参加亚布力的会议,站在这个讲台上是四年之前,也就是2006年,那个时候百度刚刚上市,那个时候,我的印象是企业家

李彦宏:创新的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8月18日,全国各地的著名民营科技企业家聚集北京,庆祝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新浪财经独家报道本次盛会。以下为百度网络有限公司的总裁李彦宏演讲。   李彦宏: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我刚

李彦宏:中国已经非常接近真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于4月21日-2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以下为“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特别圆桌会议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言实录:   李彦宏:这个

声明:《李彦宏:商业谋略缔造百度神话(三)》为网友小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