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从先锋诗人到前卫书商(一)



商界在线:各位“商界在线-天天直播”的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与空姐同居的日子》《赵赶驴电梯奇遇记》等多本畅销小说的总编辑吴又先生。

嘉宾简介: 

吴又,写小说,写诗,职业为出版人。1979年11月30日出生于湖北,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工作,后北漂,再后来又南下广州;做过技术工人,图书策划,编辑部主任,可谓经历广泛。2006年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图书公司,成功推出了《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赵赶驴电梯奇遇记》,《下班抓紧谈恋爱》等多本畅销书,今年7月份出版的《流血的仕途》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销售即将突破20万册。 

  工科转文 创立“读客”

商界在线:前日,吴又先生策划推广的《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一书销量即将突破20万册,在此向您表示祝贺! 

吴又:谢谢!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商界在线和大家一起交流。

商界在线:吴总,您出生于1979年,几乎算是中国图书出版界中"少壮派"旗手了。能谈谈你当时创立"读客"时的一些基本状况么?

吴又:先谢谢你的褒奖。“读客”是在2006年8月成立的。创立“读客”的原因,一是之前我在广州做出版,感到很不方便,需要回到北京;二是我以前做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出版理念有一些差别,而“读客”可以承载我对出版的理解。读客的目标、受众都非常清晰,是一家很理性的出版机构;

吴又:出版这个行业,我觉得大部分公司气氛都不太好,管理大多都不够人性,甚至有些浮躁,我自己不太喜欢那种气氛。我想做一家不太一样的出版公司,让同事、让读者都感到舒服的图书公司。

 吴又:从先锋诗人到前卫书商(一)

吴又::当时有没有什么宣言之类的呢?

吴又:没有任何宣言。我上学时候一直喜欢看书,对阅读比较挑剔,但包容性很强,阅读范围比较广。我性格比较适合做出版,能安静地看书,也喜欢玩。在中国,做出版这行是比较简单的生意,你只要做好生意本身就好了,这个很难得。这些都适合我。

商界在线:中国现在的图书市场里面,民营出版公司占据绝对的优势。对于这样的"战况",你对中国民营出版业这些年的成就、地位是怎么看的呢?

吴又:中国民营出版业还谈不上成功。我认为的成功,至少需要三点可以衡量:一是有非常规范的机制;二是对整个出版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三是它的商业模式具备可复制性。如果还要加上第四点,那就是它对整个中国的社会、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就这四点来说,中国民营出版业才刚起步,要出现航母级的企业,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任重道远。

商界在线:吴总以前是学工科的,但后来你从事了写作,然后现在又做出版,从现在来看,你是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型。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做的呢?

吴又:学工科是因为我上学的时候理科成绩比较好些,不过我对理科一直保持警惕,我觉得理科有它的局限性,理科能解决的东西很有限。所以,我上学的时候就一直关注其他一些东西,包括写作、音乐、政治、商业、流行等各个层面。

吴又:至于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无用功,我喜欢这种无用的东西。后来做出版,很自然就去做了,我一直都想做出版,有这个机会的时候,我马上就行动了。

营销秘诀:创意造势 

商界在线:当时你在转型时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吴又:当时的困难应该是熟悉战场,打造公司在市场的立足作品的问题。每个出版公司都应有自己的立足作品。可这作品的打造不是那么简单的。

吴又:后来我们策划了一本书,就是《赵赶驴电梯奇遇记》。你别看这是本畅销书,其实做这本书时我的压力很大,因为它原是一本在网络上很火爆的小说。行内人应该明白,这种书在网上连载过,转载多,不太好操作。

吴又:为了避免这样的阅读冲突,我们的策划选择了一个比较吸引读者的点,就是整个赵赶驴驴头秀的整个创意。赵赶驴本来是来自梁羽生小说一个出场几分钟就死掉的人物。从这里我们想到了驴头形象的大众娱乐性。

吴又:当时的活动搞得也很成功:你想想,一个驴面的大汉坐在轿子上浩浩荡荡行走在北京的北四环上,然后鱼贯进入中关村图书大厦。这的确是很吸引人眼球的。并且那驴头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轻松娱乐的读物,很自然就产生了买来看一看的想法。

成功之道:敏锐嗅觉 

商界在线:你认为你转型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又:其实在做出版以前,我做过一年的技术工作,在一家网络系统集成公司。我转型一直比较顺利的原因,是因为我对很多东西一直保持一种关注的状态,尤其是文化方面。

吴又:对于出版商而言,对新作品新文化方向的敏锐度,许多时候就是成败的关键。

商界在线:对了,我们发现,最近这一两年,你似乎忙于工作,而你自己写的小说数量很少了,甚至几乎看不到了,仅仅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吗?或者这样说,你创业后这一两年,你对写作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吴又:小说写得少的确是因为工作忙。我以前每年写东西的量是比较恒定的。我很想工作之余能继续写作。想了很久了,依然还没行动。总的来说,这一两年,对于写作我处于“反省,但没总结”的状态,应该会有变化,但变化成什么样子,写了才知道。

商界在线:那你认为你的写作状态和你目前的出版工作有没有关系?作为一个写作者和出版商,你判断文学作品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吴又:没有关系。作为写作者,我关注作品本身的叙述。作为出版商,我关注读者为什么要买。两者互不干扰。 

策划方式:不按常理出牌 

商界在线:在创业之初,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的策划?

吴又:印象很深的书比较多,比如《下班抓紧谈恋爱》《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畅销书,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我们今年出版的《流血的仕途》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最深。

商界在线:为什么?能否透露一下大致收入多少吗?

吴又:在读客刚成立的时候,我看到作者曹昇写的这本书,当时他还没有写完,我看了一部分,觉得非常好,然后马上就决定先签订。

吴又:之后我等了他几乎一年,他才写完。我以高版税签订一个从来没有出过书、而且还没有把书写完的作者,这是对我判断能力的一次考验。等他这本书写完的时候,结果有二十多家出版商要抢他的作品,可是我已经提前签订了。

商界在线:看来真的如那句话说的:机遇可能那瞬间不把握住,它就消失了。

吴又:是的。现在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流血的仕途》一经出版在两个月内就销售了十几万册,而且后面还有“流血的仕途8226;中国历代谋臣大传”系列历史小说要出版,这种可持续性出版的图书品牌,对读客来说,非常重要。

吴又:加上这本书是给30岁上下的人阅读的历史书,很好读,和“读客”这个品牌的价值是完全相符的。“流血的仕途”这一系列书,计划3部,每部两册,我预计至少将给读客带来500万的利润。

商界在线:据我了解,读客除了《流血的仕途》之外,像刚才说的《赵赶驴电梯奇遇记》,其策划操作方式也很与众不同。赵赶驴这样一个龙套人物。但通过这本书,他成了一个当代社会的公众人物。在这里我们可不可以把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策划,看成一种读客的“绝学”呢?

吴又:呵呵,创意是没有百分百的规定的。这其实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一个道理。你可以选择飞机,轮船,汽车,但最终的一定要达到“目的地”,在这里过程不过是一种方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82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白酒2014年核心词:从“战术调整”到“战略变革”(下)

进入2014年度,中国白酒在深度调整中迎来市场化变革元年,白酒将从过去高度依赖行政与政商资源转型为高度市场竞争与现代企业制度变革。为准确描述白酒行业2014年度发展趋势,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行业变革,通过对白酒行业骨干企业深度研究,以

李宁:从体操王子到商界巨人(二)

李宁脱离健力宝 李宁公司如果当年不从三水搬到北京,就没有今天。李宁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在李宁心中,另一句没有讲出口的话是:如果李宁当年没有从健力宝中脱身出来,也就没有今天。 1991年到1994年期间,李宁继续走赞助体育活动的路线,并

李宁:从体操王子到商界巨人(一)

 李宁的人生如今有两座高峰,一座是至今无人打破的体育记录,他也因此被誉为“体操王子”,并成为二十五名“20世纪最佳运动员”中唯一的中国人。而任何想要赶超李宁的运动员想要获得这一称号都将再等待一个世纪。李宁的另一座高峰则是

李长杰:让企业从濒临破产到世界第一(一)

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长杰商界在线: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商界在线-天天直播”,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世界最大铜管企业——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长杰先生。欢迎李先生! 李长杰:谢谢,“商

蒋锡培:从电缆大王到资本猎手(二)

 一个有眼光有侠气的“天使投资人” 2007年3月21日,由新浪网、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等主办及联合策划的首届"中国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评选颁奖典礼暨"天使投

声明:《吴又:从先锋诗人到前卫书商(一)》为网友知识改变命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