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能否告别最差老板



【编者按】李东生入榜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榜单,应该是因为他下的最糟糕的一步棋,并购汤姆逊公司

李东生的改革,目前还徘徊在“鱼”上晃荡,还未切入“水”的层面。

2007年7月4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榜单。TCL公司的老板李东生入榜。

毫无疑问,李东生之所以上“黑榜”,是他下的最糟糕的一步棋——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Thomson)之故。

吞下苦果

2004年1月29日,TCL与法国汤姆逊集团合资组建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作为TCL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合资成果,李东生称之为“泰山项目”。而背负这座“泰山”的“蚂蚁”就是TCL集团(5.55,0.00,0.00%)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TCL国际)。

之所以把TCL国际的此次合资行为喻为“蚂蚁背泰山”,是因为它与合作伙伴相比,实在太“渺小”了,但又在合资公司中取得了绝对控股地位。合资之前的2003年,TCL国际的销售收入仅为16.5亿欧元,而汤姆逊的年销售收入达102亿欧元,为全球第四大消费电子制造商。但对汤姆逊须“仰视”的TCL国际,控股67%成为大股东,而汤姆逊仅占股33%。“中西合璧”的TTE,一度成为中国民族制造企业叩开国际化大门的典范。

然而,两个18个月过去之后,TCL在欧洲市场全面陷入被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品牌、渠道等一系列问题全部摆在李东生和TCL面前,TCL在欧洲“水土不服”,亏损节节攀升。

根据TCL多媒体年报,2004年底,欧洲业务亏损只有几百万元;2005年底亏损升到5.5亿元;截至2006年底,TTE欧洲公司的“未弥补亏损”已经突破33.45亿。

也许是李东生太渴望国际化的成就,把企业的赢利法则摆在了第二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错位,但犯错的并非李东生一个。

联想并购IBM,在过去的4年累计亏损超过10亿美元。明基并购西门子时,西门子的亏损额高达5亿欧元。李东生们把跨国并购之路作为打开国际化大门的捷径,殊料事与愿违,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国际化的“迷宫”。

那么,李东生为什么会吞下这样一枚苦果呢?归纳起来,诸如:缺乏国际化生存经历,缺乏对并购国家相关法规的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和价值体系发生冲突;缺乏经验丰富的执行团队。更重要的是,TCL的“家长式企业制度”成为了公司在通往国际化道路上受挫的深层原因。

2002年4月,TCL集团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并启动整体上市计划。截至2006年6月30日,TCL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惠州投资控股持股比例仅为12.84%,高管层及工会合计持有的股权超过15%。至此,TCL管理层不仅实际控制了企业,还掌握了相对控股权。

重新部署

吃一堑,长一智,吞下苦果的李东生,对TCL的国际化业务进行了重新部署。

首先,对TTE欧洲公司进行清算,并重新启动新欧洲业务。2007年上半年,TCL完成了亏损的原欧洲业务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不再承担自2006年10月开始的重组所产生的任何债务。TTE关闭之后,欧洲区的销售大幅度下降,公司在欧美市场的出货量大幅下降57%至115.3万台。这样一来,整体运营亏损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69%。

 李东生:能否告别最差老板

更重要的是,公司以无边界集中的业务模式重新启动了新欧洲业务,根据订单生产,尽量减少库存和销售渠道的成本开支。同时销售品牌产品和OEM产品。新的业务单位自2007年上半年开始向欧洲客户供货,最初目标是29.8万台,实际销售38.7万台。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品牌业务线仍然取得了比原欧洲业务更好的毛利率。不过,由于降价因素、关闭原欧洲业务产生的各种诉讼,以及围绕新业务建立的供应链未能及时到位,也不同程度影响了整体的经营业绩。但公司通过梳理供应链、大幅减少经常开支,加之有涵盖欧洲主要零售商的精选客户群,从而帮助新的业务中心步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其次,在北美市场逐渐实现全球营运的协同效应。公司对北美业务中心持续进行营运方面的大力改善,以面对严峻的价格战及适应从CRT向平板电视迅速转型的市场变化。同时,公司进一步实施全球协同效应,争取从中获得收益。

为了保持竞争力,北美业务中心对客户服务进行了重新评估,以适应市场需求及推出新产品。这使公司的CRT业务取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LCD销售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9%,高于同业95%的增长率。

第三,在新兴市场,公司有意识地通过提前收缩和重组迎接市场变化。TCL新兴市场业务中心投入大量精力,重新聚焦销售和市场营销,并进一步优化供应链。

2007年上半年,关闭了若干经营不善的销售分公司,对其他一些分公司的经营进行了改造,重点放在有利润的增长而不是仅仅追求市场份额。这些措施虽然使新兴市场的销售收入短期下滑,但有利于新兴市场提早完成转型布局。

走出阴影

8月7日,TCL发布的2007年中期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509.3万元,每股收益0.0174元。李东生关闭亏损的原欧洲业务中心对公司中期的扭亏居功至伟。公司实现盈利,开始从并购阴影中走出。

在欧洲,随着TTE的破产清算,波兰工厂已被转移至TCL多媒体名下,以备今后发展欧洲市场需要。据TCL集团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其位于波兰的工厂直到2008年秋季的订单都已有保证,而且正在努力增加外部订单。

在新兴市场,一些传统较强的东南亚地区,如菲律宾、越南以及澳大利亚,TCL势头强劲。

中报显示,TCL在2007年上半年手机销量达到了420万部。在推出的22款手机中,其中8款为阿尔卡特品牌,主要针对海外市场。

据悉,TCL通讯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荷兰一直与当地的主要运营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TCL通讯总裁刘飞曾表示,他们与世界上几家主要运营商都有密切合作,如世界首富埃卢拥有的墨西哥电信等。

TCL走出并购阴影更为重要的一步棋是,在清算欧洲业务之后,立即宣布增发股份,募资进军液晶上游。

时下,TCL集团拟通过增发投资14亿元建设的液晶模组,不仅对其自身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即使放眼整个行业,也是非常可观的。此前,整个家电行业仅有海信、厦华等少数厂家涉足液晶模组领域,并且它们的投资额远远小于14亿元。

此举对TCL意义重大。如果实施顺利,一方面,将改变此前TCL的全部液晶面板配套依赖奇美、三星、飞利浦等液晶面板供应商的局面;另一方面,还将极大拓展TCL在液晶产业价值链中的份额,将其由30%以下拓展到60%至70%。这样一来,未来TCL在液晶电视领域竞争的腾挪空间将扩大,优势将显著加强。如能以此为基础形成TCL的强势品牌,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势必大有好处。

对于TCL来说,如何国际化,是一盘还正在下的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909.html

更多阅读

李东生:中国制造将实至名归

 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文  本刊记者 宋华安  “中国制造就是全球制造。”说这话的人,就是差点成为海外并购“先烈”的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经过6年的调整,李东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从汤姆逊的

李东生:王者归来

新世纪十年,对于李东生而言宛如一场过山车:从光辉顶点一路下坠,然后再绝地重生。如此经历,不论是对于一名企业家,还是对于一家立足中国制造的企业,都极不平凡,而炫丽的过程所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采访在一家酒店的会议室,房

网页不能后退 李东生:冲锋号已经吹响 就不能再后退

——对话李东生 本刊记者 张欢 发自广州、惠州、深圳  人物周刊:你曾经以工程师为职业梦想,现在不论是TCL还是中国家电业都没有掌握核心科技,你心中是什么感觉? 李东生: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毕业时中国电子产业刚刚重新起步,

李东生:金融危机是TCL追赶国际对手的契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让很多中国企业重拾“走出去”的信心。日前,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就再次为TCL的国际化之路辩护,认为金融危机是中国企业追赶国际竞争对手的一次机遇。   今年1至6 月,TCL集团获得

李东生:从订单“跳水”到销量大幅增长

从订单“跳水”到销量大幅增长   记者: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份额较大的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这一年多时间里,TCL都受到了哪些影响?   李东生:影响主要是出口方面。由于出口主要集中在受危机影响比较严重的欧美国家,去年底

声明:《李东生:能否告别最差老板》为网友捞月亮的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