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3位中国女人:拼搏人生与众不同(二)



萧霞 压力就是动力

在国内已经有相当业绩,并且已经担任一家很大规模的地产公司高层管理职位的萧霞,为了寻求更大的挑战,不顾一切的拋弃所有成就,孤身一人就闯荡到了美国。当时只是想看看美国到底是什么环境,并打算提高一下语言能力之后,再回国发展。

然而没想到,在语言学校八个月之后,就一头扎进了著名的纽约大学商业学院,攻读经济与金融双学位的硕士学科,一举突击性的拿下两个学位。与此同时,还开始在著名的花旗投资集团公司实习。由于表现出色,还没毕业就被聘用。由于学业仍然在继续,但是工作上又不能表现弱势,所以萧霞在学习与工作双重压力下,经过了许许多多不眠夜的努力后,终于以惊人的毅力与能量,飞速的进入了华尔街的竞技跑道。

回顾当时的过程,萧霞坦率地说,她当年点灯熬油加夜班,一连多天没有睡觉的时间,极度的疲劳与压力使她多次面对计算机掉眼泪,深深感受到在美国生活与竞争的艰难。现在回头展望,当时的一切,都是非常可贵的系统性锻炼,为今后在华尔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

毕业之后,萧霞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在大型投资集团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桑得斯.欧聂尔投资公司。萧霞作为公司唯一的中国雇员,自然担当起开展中国市场业务的重任。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全世界各大国际金融公司都虎视眈眈瞄准这个市场。萧霞的任务是,抢在所有人的前面,为自己的公司打头阵。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充沛的活动能量和敏感的市场观察力,这样的压力对一个人来说几乎是难以承受的。

萧霞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内,就初步为公司在中国打开市场基础。并且帮助公司争取到了几家大银行有关的筹资上市业务。还同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相关机构也建立了联系。当然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就职七个月后,她就被提升,十二个月后,再次被提升为公司副总裁职位。

萧霞说,美国是一个非常平等的国家,美国公司的文化是非常优秀的,只要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就会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她从来没有感到,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女性有丝毫的不同。萧霞还说,在华尔街,大家都是中性的。只要你能够有所贡献,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性别与肤色。

张音娉 幸遇“伯乐”的女孩

张音娉是一个非常快乐而甜美的女孩子。也许正是因为她具感染力的纯真与甜美,为充满凝重竞争压力的华尔街,带来逸人的盎然春意,才被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上的传奇式人物扎尔瓦罗先生发现,并在他栽培下,迅速成长为一个成熟并具有相当活动能力的华尔街女强人。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对纽约曼哈顿的描写,在小音娉的心灵中深深的留下了希望的种子,那就是有一天,自己能够到纽约曼哈顿的大街上漫步。

张音娉最初的希望是能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不是一定要到华尔街来做一个女强人,她从来也没有想过。然而,她目前的角色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亚洲市场部总监职务,不仅实现了她的梦愿,更意外的让她成为华尔街的女强人。用张音娉的话说,这一切是机遇促成,是在她的导师扎尔瓦罗的引导成为现实的。

2003年,在单纯的市场营销业务已经不足以使音娉感到满足,时任荷兰银行国际期货市场总裁的扎尔瓦罗先生正在寻找行政助理,音娉凭试试看的心理来到纽约,对能否被聘用完全没有把握。

然而一迈进华尔街,进入大型金融机构,张音娉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扎尔瓦罗先生的督促下,在短时间内她努力提高英语能力,考取了金融行业的执照与证书,还参与了很多行政助理工作职能以外的项目。直到今天成为美国纽约期交所亚洲部总监。

用张音娉的话,她命运的转变,发生的似乎飞快,但又顺理成章,这说明,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很多机会。关键的是一旦机会来时,只有具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真正获得机会。所以人应该永远不断学习,掌握知识技巧。因为说不定哪一天,机会就会落到你的头上。

沈辉 有“舍”才有“得”

来自中国重庆的沈辉,现在是JP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IT部的商业分析师,副总裁职位。与沈辉谈话,记者完全感觉不到重庆妹子的“火辣”,对她的印象是:条理清晰、娓娓到来、不紧不慢、注重细节——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使沈辉在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技术支持部门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平静的谈话中,记者更看到了一个果断、敢于做出取舍的女性。

沈辉是在21岁大学3年级的时候来到美国的。那是在1990年,当时大陆大学实行的是政府公费和包分配的制度。沈辉当时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在大三的时候给学校补交3年学费,放弃中国学位直接到美国读书,要么留在大学等待分配。因为一直学习计算机科学,沈辉最终选择了出国留学,“补交3年学费7500元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我认为我的取舍是正确的。” 沈辉说。

到美国后,沈辉与很多留学生一样,半工半读,取得了波士顿麻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沈辉来到纽约,在一个小型咨询公司谋到了一个职位。

“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正在给大通银行做管理咨询服务,包括建立图片、文件管理系统等等,因为我的计算机背景,公司派我到大通银行去帮他们解决技术问题。”两年后,该项工作基本完成,而大通银行对沈辉的工作很满意,也向她拋出了“橄榄枝”。“其实,我当时所在的公司虽小,但是待遇、工作时间都不错,而且升职前景看好,但是权衡之下,我还是决定进入JP摩根大通。”沈辉说。取舍之后,她正式跨入了华尔街。

沈辉告诉记者,投资银行的IT部门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技术支持部门,她所在的IT部门主要负责计算信用风险体系,并给投资风险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因为工作出色,沈辉到JP摩根大通银行3年后被提升为副总裁,工作方向也从纯粹的IT转向了商业和投资分析。沈辉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投身于华尔街的各大投资银行,在IT部门工作的也不在少数。因为计算机科学国际化的知识体系,对英语的要求相比其他部门低,华人更具优势。”

或许相对于华尔街的其他工作,沈辉的职责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是正是这样在技术支持办公室工作的华尔街人士,默默地为投资银行界做出大量贡献。

结语

华尔街是没有性别的地方,女性不会在这里享受任何优待。人人平等是华尔街的信条,学习能力、经验和业务素养——这些,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华尔街的3位中国女人:拼搏人生与众不同(二)

吴晨颍、高梅、萧霞、张音娉和沈辉,5个经历、性格、工作性质各不相同的华尔街华人女性,以自己的能力和不懈的拼搏精神成就了自己的曼哈顿之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033.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数据化管理变革 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变革管理(二)

     第四篇、重振企业家精神当前,因为各种国内国外因素的制约,中国民营经济体遭遇出口形势的急速恶化,步入前所未有的瓶颈期,但是,一个全面反思产业模式的气氛正在生死一线之间挣扎的民营企业中形成,压力下追求产业升级转型成为众多

程小咚:中国企业最好不要去细分(二)

很多门户只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中的拷贝 中国商人:你认为其他门户它们的危机在什么地方? 程小咚:我觉得它们没有新的技术,它们还是按照门户的方式在做。当然它们现在都在做创新,都

华尔街的3位中国女人:拼搏人生与众不同(一)

据美国《侨报周刊》报道,纽约曼哈顿南端的华尔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但在这条小小的街道两旁,摩天大楼林立,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各大投资银行、联邦储备银行、世界各大保险公司曾经全部聚集于此,使华尔街成为美国和

声明:《华尔街的3位中国女人:拼搏人生与众不同(二)》为网友因为看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