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美术字 鞋王王振滔的“春生冬养”之术



一年四季中,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养的自然规律,中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冬藏精”和“秋冬养阴”的理论。冬季是万物蛰藏的季节,自然界的许多生物这时期都进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冬眠是为了储备力量等待春天的生长复苏。

近年来,奥康和王振滔的名字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2003年1月9日,奥康斥资10亿元在重庆打造“中国西部鞋都”这一西部地区最大的民营工业园。2006年,王振滔因为欧盟对中国的鞋类反倾销案“一役成名”。2007年3月22日,奥康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经北京奥组委批准,奥康正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从而拿到了与北京奥运携手同行的“入场券”。去年,睿富全球排行榜首次在海外发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奥康集团以品牌价值61.19亿榜上有名。奥康在完成国内市场的开疆僻壤之后,在2008年1月8日,与意大利知名度和美誉度排名第一的VALLEVERDE品牌在上海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接管”万利威德整个国际市场的运作,开始了国际化的新征程。

从奥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王振滔在创业路上一次次的逆势而为,他曾表示“我们要赢在转折点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奥康又将准备怎样凭借“竞合天下”的胸怀,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呢?

鞋子作为日常消费品,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无论什么时候鞋子都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鞋子的消费也是个人消费的一部分,因此与汽车和房产行业相比,金融危机带给制鞋企业的影响要小得多。事实证明,对像奥康这样经过多年积淀、内力深厚的鞋业品牌企业来说,这次的金融风暴也无法撼动企业的根基,正如王振滔所说,“眼下我们经历的与其说是最严重的危机,还不如说是最大的机遇。金融危机促使那些热乎乎发展的企业停下来‘冷’思考,改变思想,提倡节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近20年来,中国鞋业得到迅猛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鞋大国,中国鞋类年产量超过一百亿双,带动就业超过六百万人,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在这二十多年里,鞋业品牌如雨后春笋一样诞生,无论是皮鞋品牌还是运动鞋品牌,通过“广告+明星代言”的营销方式,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快速“过热”的发展,也让众多鞋业品牌企业也忽略了发展的质量。金融危机给经过二十多年高速发展后鞋行业带来的“严冬”,使一些企业也不得不放缓发展的脚步,审视企业自身,进行“冷”思考。

 春夏秋冬美术字 鞋王王振滔的“春生冬养”之术

 进行自我修正也许是大多数企业正想或正在做的事情,“攘外必先安内”,金融危机使众多的鞋业企业开始“安内”了。基于对危机的清楚认识,奥康2008年就开始了内部的整肃工作。“冬天是收敛的季节,也是企业修身养性的好机会。在这轮寒冬到来的时候,我们要把眼睛投向企业的内部,抓准这个内部改革的良好契机,找准自己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和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顽疾,坚决开刀”。奥康没有对现在的金融危机感到紧张,就像春生冬养一样,在做着冬天该做的事,安下心来整肃内部,为下一轮的春天做好充足的准备。

“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是奥康进行“冬养”的首个举措。走进奥康总部大楼,各办公室双管日光灯已改为单管日光灯;墙壁上贴上了“别急着走哦,电脑空调灯都关了么?”的温馨提示,打印机上也贴上了“非正式文件严禁使用新纸张”的标签;在餐厅中挂起了有每位员工签名的“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横幅。经过改革的食堂,一年可以成功省下300万元;仅管理人员出差制度改革一项,每年能为奥康节省了750万左右。而为应对成本加大的现状,奥康2008年以来陆续新设了成本处、技术转移部等机构,并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从每个流程入手,制定新的生产标准,严格控制成本、降低损耗。据估算,经过标准化处理,生产一双鞋可节省成本1%左右,一年下来,每年可“抠”出的生产成本,有望超过1000万。同时,精益生产还大大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据统计显示,员工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原来需要15天生产的一批订单,现在只要10天,生产周期也缩短近三分之一。

奥康的“春生冬养”之术更体现在发现市场机遇,趁势扩张。不久前,王振滔带着高管到汕头、厦门等众多国内城市绕了一大圈,这次的市场考察让王振滔感觉到行业洗牌已经来临,但是更看到市场的大有可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也有更大的余地,因为众多店面的租金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这让王振滔得出结论“这其实是我们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绝好机会。店租保守的以降掉一成算,奥康今年一年至少可以省下4600万元。”借机填补更多的市场空缺,抢占更多的终端市场,也成为奥康2009年“扩张棋盘”的一步棋。为此,在2009年初,奥康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决定在全国开出百家名品大店。随着温岭名品大店正式剪彩开业,标志着奥康正式启动全国百家大店的营销模式。早在2008年,奥康就提出“1+N”的开店模式,“1”代表的是一家大店,“N”代表的是N家单品牌的连锁专卖店。这是基于多年连锁专卖的经验,结合当前的消费形势,作出的创新营销举措。

王振滔是一个典型的温州商人,身上也有温商特有的品质,不仅经历了创业时“白天是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辛,而且拥有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都说温州人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温州人赚钱,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王振滔应对危机的从容不迫,不仅仅是基于奥康的现有实力和其多年来商海历练的经验,也许更是一个温商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的精神特质在起作用。“我们把金融风暴当作是一次感冒,这个过去以后肯定就好了”。王振滔的乐观自信和他的“春生冬养”之术,使人如沐春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736.html

更多阅读

王振滔王彬 王振滔 奥康没有冬天

     多元化看似是王振滔的“御冬术”,但追本溯源,他的底气更多的是来自他对奥康的精细化管理。  即便整个温州鞋业的危机尚未消退,王振滔仍是一笑了之,作为奥康鞋业的掌门人,外人很难从他脸上看到一丝犹豫。这得益于王振滔的“超

奥康王振滔与王进权 奥康集团王振滔创业发家史

奥康集团王振滔创业发家史:1988年,不向命运屈服的王振滔东拼西凑了3万元,创办了永嘉奥林皮鞋厂,开始了他民营制鞋业的艰苦跋涉。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终于发展成为拥有6亿元资产,年产值超过15亿元,创利税1亿多元的中国最大民营制鞋业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鞋企危机中的转机

对于当前的这场危机究竟何时结束,各界看法不一。目前的冬天,如果说对于更多普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来说是一场试料不及的“非常遭遇”,对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来说,却是随时都要准备应对的常态。无论经济走势如何,企业在经营中都会遇到

奥康董事长王振滔:鞋企危机中的转机

对于当前的这场危机究竟何时结束,各界看法不一。目前的冬天,如果说对于更多普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来说是一场试料不及的“非常遭遇”,对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来说,却是随时都要准备应对的常态。无论经济走势如何,企业在经营中都会遇到

王振滔女儿 鞋王王振滔 历时5年打进金融圈

  历时5年筹备,一直徘徊在资本市场大门外的中国民营鞋王——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终于实现了由实业向金融市场发展。近日,王振滔接受本报专访,介绍了他近年来探路资本市场的个中细节。王笑称,除做强主业外如今他还有个梦想,那就是有一

声明:《春夏秋冬美术字 鞋王王振滔的“春生冬养”之术》为网友做你的暖床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