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官道 浙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寒冬蹦极 草根不死

 草根官道 浙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寒冬蹦极 草根不死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核心提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而言,意味着空前的挑战。应对这种形势,他们有哪些措施?本报记者选取其中两例,从侧面来了解他们是如何“防寒过冬”的。

  “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在浙江义乌的街头,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数据显示,义乌本地户籍人口71.6万,外来人口118万。随着义乌小商品城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认为,“义乌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肯定了义乌在全球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自2008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也悄然改变着这个国际小商品集散中心商贩们的生活模式。

  整年业绩不同程度下降

  “真没想到市场变化这么快。上半年,我们的生意还不错。2008年9月份以后,出口的订单量明显减少。”2009年1月19日下午,义乌市某文体加工企业总经理金祖才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以前很少遇到这种情况。”金祖才的公司不大,年产值500多万元,70多名员工。在文体产品领域摸爬滚打了10余年,当前的市场景况,金祖才从未碰到过,令他有些不知所措。他意识到,电视中频频报道的金融危机,此刻,已真实地发生在他身边。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金祖才就下海到义乌,并创办了文体工厂。以飞镖系列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国外。随着规模不断扩增,到2004年时,金的工厂已改为公司制。金出任公司的总经理。

  去年8月份,金祖才通过到沿海城市调查发现,溜冰鞋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等金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的时候,溜冰鞋的原材料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扬,到下半年时,市场行情越趋低落,“别说赚钱,弄不好还要亏本”,在勉强坚持几个月后,这项业务只好中途作罢。

  金祖才告诉记者,2008年整年的业绩下降大约50%左右。往年,1月份和2月份都是旺季,到腊月二十八,还一直在发货。而今年到年底时,金发现,库存还有相当一部分。

  2008年农历小年刚过,金祖才决定提前给所有的员工放假。选择这样的方式,金祖才有几分无奈。这种情况,非金祖才公司一家,“其他公司都提前让员工回家过春节了”。

  “每天跟朋友聊天,几乎都要听到某公司倒闭的消息”,这个时候,金祖才开始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金融危机真的来了!”

  事实上,早在2007年的12月份到2008年初,义乌部分企业就感觉到了。到2008年下半年时,小部分企业扛不住了,悄无声息地消失。

  据“义乌指数”分析,受金融风暴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导致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同时,金融风暴逐步从销售终端向批发环节传导,给部分行业与企业带来新的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新一轮的市场洗礼,金祖才的企业在艰难中渡过了难关。

  “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现在的状况,我们还是乐观的。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深谁也说不准,形势还很严峻。”金祖才说。

  从记者联系的多位义乌商人来看,不少困难企业的负责人用“熬”这个字来比喻自己的生存状态,但这个字也代表了对困难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希冀。

  金祖才认为,越是困难时候,企业越是必须有自己的明确定位,不能“打乱仗”。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金祖才告诉记者,他采取了多种方式,首先是出口转内销,主动与国内老客户加强沟通,往年,这一块的业务量相对较少。其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以不亏本或者微利销售给客户。另一个就是,减少日常非成本的开支,精简管理成员。再就是狠抓质量,主要是确保正品率,减少废弃品。

  “目前是很困难,形势好的时候是胜者为王,现在是活着为王。”金祖才说,当前,他们的总体思路是,不再完全为了赚取利润,只想坚持下去,国家提出要扩大内需,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我想这个冬天总会过去的。”他说。

  自信才能坚强。像浙江其他城市一样,义乌有一大批相信自己技术实力的“草根”企业。

 “草根”不死

  “2008年像坐过山车,也像是在蹦极。”对于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在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述。

  据悉,为了应对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2008年9月,义乌市委市政府在浙江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风险防范办公室,采用解冻法、过河搭桥法救助企业,累计为企业转贷应急资金3.6亿元,帮助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避免资金链断裂。

  “金融危机对义乌这样外向度比较高的地区影响确实不小。但目前义乌许多企业已基本上缓过劲来了。”吴蔚荣表示,义乌许多行业龙头企业的风险在金融危机前期已充分暴露,在政府的扶持、帮助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完全有可能走出困境,率先突围。

  “当然,产业升级需要加大投入,也有风险,因此对于这一点,我们政府只能是引导,而不能强求。”有媒体报道称,面对经济严冬,义乌市政府对企业的创新升级推出了大力度的扶持政策,企业创新、创品牌有奖。这种鼓励就使得许多企业在面对创新升级犹豫不决的时候更容易下决心。在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义乌市政府显然很清楚自己的角色。

  “‘草根’不死”,今年54岁的金尔僧这样来形容自己的企业。

  金尔僧是义乌市小商城商会副会长,除了这层身份外,他自己也开办了一家塑胶厂,按规模来说,在当地属于中小型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金的公司主要生产胶黏剂,用于工艺品等企业的加工辅料。

  “金融危机对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金尔僧告诉记者,公司有60%是用来出口的,前段时间,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对销路有一定影响,金融危机降临,企业倒闭很多,国外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出口的产品少了,配套的东西也少了,两者之间成正比。出口额比往年少了20%左右。

  金尔僧说,义乌小商品的生意经主要是薄利多销。目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生存下来,在此基础上,设法加大市场的占有量。他说,只有生存下来,就能谋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房地产行业,金尔僧觉得他们的企业还算是幸运的。金说,虽然义乌房价没有大幅度下调,但义乌地产行情仍停留在“有价无市”。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我相信金融风暴终将会过去的。”与金祖才所持的观点一样,金尔僧表示,下一步,他们先把企业内部调整好,将损伤尽量降到最低,其次就是,“守株待兔”,看国际形势。

  以扩大内需来应对出口下滑,也被视为义乌小商品走出困境的最佳渠道。据了解,目前,义乌小商品出口量占总销售量的60%~70%,而像圣诞工艺品这样的产品更是高达90%以上,对出口的依赖非常大。

  多年来,义乌小商品的内销市场始终难以打开。“相对而言,内销市场的竞争反而比国际市场更大。”因此,金认为“防寒”的主要秘诀应该是扩大内需,拉动国内市场的销售。

  国内市场成发展新方向

  义乌是长三角制造业的一个代表。

  公开信息显示,义乌小商品已经出口215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占总销售额的60%以上。

  义乌市场的商品,40%由当地企业生产,30%由浙江企业制造,还有30%由浙江省外企业生产。义乌在专业产业集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小商品市场,是中国市场化发展的特色模式,其他国家难以复制。

  “金融危机肯定影响不小!”义乌市外经贸局信息调研科科长楼显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拿着一份《1至9月外经贸运行情况分析》给记者看:今年前9个月义乌自营出口14.1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4.02%,但这个幅度比其所属的金华市和整个浙江省的增幅都低了不少。而在出口量前十名的产品中,塑料制品、饰品和化妆品都有10%以上的跌幅。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义乌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地还特地举办了全国农村连锁企业采购会,请来80多家全国各地的农村连锁企业代表跟这里的商户进行面对面的洽谈,以便将义乌小商品更好地打入全国农村市场。

  “过冬”小贴士

  从“义乌造”到“义乌创”

  对于浙江义乌市来说,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义乌市一方面推动“小商品义乌造”向“小商品义乌创”转变,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一方面深化品牌、标准化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推动市场整体升级,全面提升外贸方式。一方面推动营销创新,提升终端市场控制力,一方面注重搭建会展平台,提升整体规模竞争力。三是构筑大通关体系,全面降低外部成本。四是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全面降低出口风险。通过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完善出口预警和保险机制,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风险。

  清华大学王以华教授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秀生教授建议,义乌不仅要考虑如何应对这次危机,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突破旧有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方法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复制义乌小商品城的运营模式,打造类似沃尔玛、家乐福那样的商业连锁王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887.html

更多阅读

普通老百姓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08年金融危机中国应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国内一些实体企业处于风声鹤唳之中,而企业与个人的连带效应

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酒店业专业化经营应对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面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饭店的“冬天”即将到来或曰已经来临,有些饭店从客源情况看冬天已经逼近。那么,目前中国的饭店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一、大幅度降价对本土酒店集团和跨国管理公司都不

个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中如何做好员工培训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人力资源的变化不再是国家性的变化,而是地区性的变化;也不再是单纯的公司与雇员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全球教育、社会服务和政府的问题。”琪安娜 戈尔曼说。  琪安娜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的首

美国金融危机应对措施 服装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当“华尔街神话”轰然倒塌,金融风暴来袭,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都已感受到了经济冬天的瑟瑟寒意。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服装企业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呢?       中国服装业的三大趋势      

08年金融危机中国应对 新兴家纺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外贸市场急剧萎缩。外贸市场的萎缩导致外贸企业纷纷转向内销,增加了内销市场的竞争压力,这种连锁反应导致市场环境的恶劣。现在不看一线的企业情况,一些处在二、三线的企业必定会在近段时间想办

声明:《草根官道 浙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寒冬蹦极 草根不死》为网友情系雨樱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