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强:没眼光的企业会在危机中消失



本期嘉宾:金州集团董事长郑永强

下巴上总是留着一小撮胡须,慈祥,睿智;

脑海中总是有不懈的追求,实践,创新。

这是一位“乡土味”十足的长者,又是一位熟谙温州本土文化的企业家;

他以“和谐共富”之道,改制国企,发展民企,走向成功。

嘉宾妙语

 ●(两次巨亏的危机,我都躲过去了)说到这个,我真的认为好人有好报。

●无论做什么,你都要记得和别人分享,比如说现在有100块钱两个人分,本来应该一人拿一半,有的人总想自己拿六七十块。我的想法是,只要做得好,就算我拿45块也无所谓。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就像投资铁矿,可以说不成功,但我也尝试过了,如果下次再做矿,我也是专家了。

对于有信心有准备的企业,危机就是机遇

  金可生(下简称金):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家很迷茫,你们金州集团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仍然取得了超过30%的增长,怎么做到的?

郑永强(下简称郑):如果在危机前,企业没有规划,发展没有眼光,在危机中可能会消失;对于那些有信心和做好准备的企业来说,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从客观上来说,银行利息下降、出口退税率上升、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拓市场保增长,给了企业信心。其次,我们公司在这次危机爆发前已经做了产业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整体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准备。今年一季度,全国、温州的出口都下降了20%左右,但金州的出口却增长了30%。我认为除了前面提到的准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三年前得到温州市和瓯海区政府的支持,批给我们的200亩金州外贸工业园建成投入使用。

工业园为中小企业搭建平台

金:外贸企业做工业园在温州还是首个,当时你是怎么考虑的?

郑:虽然金州这些年发展还顺利,但我一直担忧,外贸公司两头在外,只是个中介,没有自主权,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所以必须走工贸结合的路子。

金:工贸结合是我国外贸行业探讨了几十年的课题,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们工业园的模式?

郑:其实我们也在探索。我们外贸公司原来有一些协作工厂,我们除了订单也不能给他们更多的提升。现在这个工业园由金州来牵头,吸收13家协作企业参股,我们成立了一家工业园管理公司。一个协作工厂(股东)投入300万,就可以做1500万的事,300万就能拥有1万平方米的厂房。他们还可以到银行抵押贷款,融资额度远远超出300万。

园区还提供人才、后勤、技术管理等一系列服务。举个例子,园区全部建成后可以容纳15家企业,如果每家企业自己设一个外贸部门,就算配两名工作人员,每个人一年工资5万,一年就要支出150万。我们是专业的外贸公司,只要在园区配5名外贸人员就可以把这些企业日常的外贸业务处理好,即使一名员工开10万的工资,工资成本也只有50万。无论企业怎么算,进入园区成本总是更低。

有了这个平台,金州集团的发展有了保障,对入园的小企业来说更是一个资金平台、品牌形象平台、人才平台和技术平台。

退休前完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金:金州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你个人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你现在又在想什么?

郑:1992年我任瓯海食品公司总经理,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改制,是温州最早走出这一步的国有企业;其后连续兼并改制了8家亏损国有企业;2001年组建集团并全面改制;3年前创办外贸工业园。

做企业就必须不断创新。我已经59岁了,过两年就退休了,但我不能把现在的企业就这样交给后面的人。温州的企业都是家族式控股,但不能永远家族式经营。我现在思考的就是怎么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把金州的各项制度建设好。我必须趁自己还没老糊涂,还能思考的时候帮年轻人一把。

运气不错,自认是“好人有好报”

金:金州发展这么快,据我所知,和你的为人有关。

郑:我认为我还算是一个好人,至少问心无愧,晚上一个人走夜路后面响起脚步声我也不心虚。无论做什么你都要记得和别人分享,比如说现在有100块钱两个人分,本来应该是一人拿一半,有的人总想自己拿六七十块,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我的想法是,只要做得好,就算我拿45块也无所谓。我的这种态度也是金州对待员工、对待合作伙伴、对待社会的态度。

我现在考虑,金州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怎么通过倾向于经营者的分配制度,来保障金州的长久发展。

金:金州现在涉足的领域好像很多,比如矿产开发?

郑:说到这个,我真的认为好人有好报。以前在内蒙古买下过一座铁矿,或许这个决定不明智,对很多困难预计不足,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只好在去年初转手了。当初2000多万买入,3000多万转手,虽然费了些精力,但还是赚了。现在资源的价格和去年上半年相比,跌了很多, 如果不转手留到现在就骑虎难下了。

还有不锈钢厂,去年也承包出去了。我老家在永强,当时很多人笑我傻,永强那么多人做不锈钢赚了很多钱,怎么承包给别人?我承认我不懂不锈钢这个行业,做了5年,每年都要亏个一二百万。去年承包出去的时候,不锈钢价格在高位,一万六七一吨,库存3000多吨。不久,不锈钢的价格一路暴跌,现在只有六七千一吨,相当于我们避免了3000多万的损失。

对物质没要求,做企业是乐趣

金:你个人有什么爱好或兴趣?

郑: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或兴趣。我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毕业,农民家庭出身,做了6年临时工才转正。

物质上更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前年,我还住在火车站附近,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时花了5万,老伴还说太多了;温州不管多小的老板,都开奔驰宝马,去年公司才给我配了奥迪。因为这些事,很多人说我假清高。我不会假装清高,但我确实没这方面的兴趣。

金:你做企业的动力是什么?

郑:做临时工时希望能转正,转正了希望能做一个好员工,直到我做了经理,企业改制了,我希望到我退休时能有200万安享晚年。我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了。

这些年金州不断发展,有人说我个人的财富在不断增加,但我不在乎这个,我希望我们金州的员工能和我一起分享发展的成果。我们员工买房子请客,我都会去,这是好事,说明员工的生活好了,我为他们高兴,也愿意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这已经成为金州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我现在感觉做企业就是一个乐趣。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梦想——造飞机

金: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你们参与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怎么会想到造飞机?

郑: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即使2002年金州集团成立,我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很知足,但我这个农民企业家也有梦想。

以前,我认为飞机离自己很远,坐飞机都不敢想。5年前,金州有了一定的发展,刚好有机会可以参与制造飞机,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就像投资铁矿,可以说不成功,但我也尝试过了,如果下次再做矿,我也是专家了。

金:你们的飞机项目进展如何?

郑:试飞相当成功。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拿不到美国的适航证,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美国根本就不给中国企业机会,担心中国产品对他们国内的产业造成冲击,同时达到遏制我们技术发展的目的。我相信,中国的低空领域迟早会开放,我们在等待这个时刻。

总编手记

 启示一:

扶持中小企业的好方法

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州集团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好平台:

 郑永强:没眼光的企业会在危机中消失

1.这些中小企业在金州旗下较容易地解决了厂房问题;

2.入园企业可入股工业园,用股份去质押贷款。多了一条有效的融资渠道;

3.1600平方米的瓯丽斯展示中心和17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规模优势、集聚效应,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4.金州集团还能在外贸人才、管理、后勤等各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支持。

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大家谈得较多。然而他们真正面临的还有包括资金、土地、管理等一系列瓶颈,如何系统地扶持中小企业,金州工业园的“生产性服务”是一种好方法。

启示二:

解决“三合一”问题的好路子

24万平方米的金州工业园聚集了十几家中小企业、1万多名工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集聚统一的工业园,让这些厂房与工人散落在仅2000多人口的曹埭村,那这里肯定是“三合一”、脏乱差的典型。温州多少乡村就是因为没有集聚统一的厂房,到处乱搭建,功能区不分……

前段时间政府进行了标准厂房建设。这个方向很对,至少有三好:一是有利于村镇规划,促进产业聚集,解决脏乱差问题,有利于提升城镇功能;二是有利于产业调整,规定厂房给哪些产业,企业办不下去,就出去,不浪费;三是可照顾到农民的利益,若土地可入股,收益水涨船高,便会减少因土地问题的上访。

但政府办标准厂房,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应尽量发挥市场作用,放手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去做。在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就有民营企业办市场、办工业园,值得温州借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104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潘石屹老婆张欣:国人渴望的民主会在20年内到来(图)

原文地址:潘石屹老婆张欣:国人渴望的民主会在20年内到来(图)作者:黑猫相较于万科集团主席官二代兼金龟婿的背景,张欣与潘石屹早年发迹并无父母庇荫,夫妇俩1995年创办SOHO中国的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集中于北京市中心商用物业

杉杉集团郑永刚:金融危机中我还是赚到了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今年上半年,杉杉集团的整体销售下降4%。近日,刚开完集团半年工作会议的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一身休闲打扮,举重若轻。对于金融危机,郑永刚毫不避讳“集团的科技、服装业务都受影响”。在上半年业绩不甚理想的

杉杉控股郑永刚:要做动力电池全球老大

未来拉动杉杉集团“千亿产值帝国”的三驾马车是:服装、新能源和投资。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杉杉集团的灵魂人物郑永刚的理想是要成为世界第一的锂电池供应商。眼下,他正在运筹帷幄,从整合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着手……记者:目前杉杉在锂

郑永刚:和世界排名第16的企业嫁接合资引发的思考

 杉杉集团董事长、总裁郑永刚: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特别是宁波的企业家和政府对杉杉的支持表示非常的感谢。   上午几个学者、专家都谈了很多,大家都是积极的,我也比较占赞同。我就说一件事。   我们最近跟世界五百强第16位的

东方愚:分拆郑永刚:“服装狂人”的二次征途

  市场中有个流行词汇叫“分拆”,如果按照不同的行事风格将郑永刚也给“分拆”一下的话,他至少可以被拆为四种类型:口才同严介和,交友如孙大午,豪情似李金元,决策像朱新礼。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发自浙江宁波 http://www.infzm.com/c

声明:《郑永强:没眼光的企业会在危机中消失》为网友永遠抱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