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风 文风与世风



      在民国热的狂澜席卷之下,连民国的结婚证书都被当作宝贝发掘出来,供今人怀旧、瞻仰、赞美、羞惭、叹息。那美轮美奂的证词,更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风流写照:“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翻开今天的结婚证,但见:“……申请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数十汉字,简明以至冷酷,所指引的方向,感觉不像甜美的婚典,而是血祭的屠场。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民国的结婚证书,正如并非所有人都怀念民国,甚至视之为故国。有人认为民国结婚证上的文字过于矫情,华而不实;有人说,华美的结婚证书,未必能通往华美的婚姻与爱情;有人指出,结婚证应该实在一些,与其附庸风雅,不如直言无讳,将法律抬出来,《婚姻法》才是婚姻最切实的保障……

  矫情云云,恐怕不是是非的问题,而是审美的问题,这并一定之规可言。至于拿《婚姻法》说事,显然忽略了一点:民国并无专门的婚姻法,结婚证书欲诉诸而不得。

  这些批判,最大的误区在于,将结婚证上的文字与爱情挂钩。结婚证捍卫的是婚姻,婚姻与爱情,其实还隔了一层。“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云云,温情或者酷寒,绚烂或者平淡,不过是一种说辞,就像我们参加婚礼,祝福新人“新婚快乐”,然而他们快乐与否,与我们的祝福能有多少关系呢。

  与爱情无关,那与什么有关?我以为,结婚证上的文字,关乎一个时代的文风,文风则是一个时代的世风最鲜明的体现。

  民国时期,传统文化尚未全然衰败,斯文犹在,古风犹存。风雅的婚书,并不鲜见。除了通用的“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最著名的婚书莫过于胡兰成与张爱玲那一份:“胡兰成张爱玲结为夫妻,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小说《来不及说我爱你》虚构了一份婚书:“慕容沣尹静琬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虚实两者,恰好声应气求。

  20世纪50年代的结婚证,证词改头换面,与民国完全是两种风格:“我俩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之精神,自愿结为夫妻,平等相待,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这些话语,都是那个年代的流行词汇。其要点,在于“自愿”“平等”,是为新中国的婚姻理念与旧中国的最大区别。

  “文革”时期的结婚证(还有情书),常被今人当作笑柄。然而轻薄的笑声背后,暗藏了几多历史的苦难。彼时结婚证上,必有毛主席语录,如:“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在语录的重压之下,所谓婚姻自由,便生出一丝反讽的意味。

 盛世文风 文风与世风
  ……

  不妨说,结婚证正是一个时代的证物。百年中国,屡经转折而支离破碎,有时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十年便分出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时代。时代的变迁,体现在结婚证上,便是证词的“日日新”,从斯文到粗鄙、从温情到冷酷的转型,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这对新人而言,无疑要承受剧变的苦痛;对后人来讲,则提供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方便:我们可从结婚证上的文字及其风格,判断它属于哪个时代。

  我要谈的主题,正是一个时代的文风与世风。重申一下,不要小觑文风这玩意,它不仅能折射时代的面貌,甚至能隐喻、引领时代的命运。世人常以为世风决定文风,实则文风亦可反制世风,正如他们常以为政治决定语言,实则语言亦可反制政治。奥利弗·霍尔姆斯(OliverHolms)曾以英国史为例,论析文风(语言)对世风(政治)的反作用:“语言腐坏了。臭气还熏染了英国的良心。政治上的三刀两面,自然是产生于语言的含义双关……都铎时代的轻浮文风,到了斯图加特时代,就发展成了弑君与暴乱。”这么说,是不是抬举了文风的力量?可以王蒙的见证为补充。王蒙为老革命家李新的回忆录《流逝的岁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作序,回忆1946年,少年王蒙初见李新,此前他刚好听到国民党北平市社会局长温崇信的广播讲话,二人的言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体会到一个政党的前景,从它的文风上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我还说,一个政权的衰落是从语文的腐烂上开始的……”

  文风的腐化与世风的腐化,也许同步发生,并无因果之分。你可以说,世风的腐化导致文风的腐化;我何尝不能说,文风被败坏,导致思想被禁锢、世风每况愈下?当一个时代的文风充满了陈词滥调,可想而知其世风的庸俗;当一个时代的文风空洞化、八股化,这个社会必然单调乏味;当一个时代的文风由政治统率,为意识形态禁锢,这注定是一个封闭如牢笼的时代;当一个时代的文风被谎言包围,走向衰亡将是它无法逃避的命运。

  基于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今人会怀念民国的结婚证书。那些美丽的证词,会让人想起一个斯文尚未丧尽、传统依然温热的时代。乱世的风云,遮挡不了人心对美好的向往。相比之下,今天的结婚证,能让你想起什么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267.html

更多阅读

乱世藏金,盛世藏宝 盛世珠宝 乱世黄金

乱世藏金,盛世藏玉2012-5-18 10:25| 发布者: 谢强| 查看: 111| 评论: 0摘要: 中国玉文化派生出了世界上最早、最经典的投资理念——“乱世藏金,盛世藏玉”,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投资与经营之间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

七寸全文风为裳 风为裳的作品

第1节:遇到或者分开,公元元年(1)第一章遇到或者分开,公元元年01许家住的是档案馆的旧家属楼。楼的外墙皮脱落得斑斑驳驳。已是初秋,墙上的爬山虎叶子已近枯黄,楼前两株海棠树上稀稀疏疏地挂着几只红彤彤的海棠果。说是许家,那是因为两个女

音乐题材与体裁转载 题材和体裁的区别

音乐题材与体裁题材是“文艺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体现主题思想的一定社会、历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作者选择什么题材,如何处理题材,取

《重生之与你共缠绵》《你知道的太多了》姊妹篇 重生之缠绵

《重生之与你共缠绵》(原名:转生好好爱你)男主:向阳 女主:沈意意沈意意 是个妖孽!不是一般的妖孽!道行很深!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妖孽!这样的女人完全符合新时代女性的要求: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买得起好车、住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声明:《盛世文风 文风与世风》为网友格式化哭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