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2016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



     继电视、电脑、手机后,“第四平台”或第四金矿是谁?当下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似乎给出了答案。“互联网女王”美国KPCB风投公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把2013年定义为“可穿戴设备元年”,并预计“可穿戴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大机会”。

  目前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可穿戴设备,基本包括五大类:一是运动和健康辅助的Pebble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设备Fitbit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康康血压仪、大麦计步器等;二是具有定位和安全预警功能的定位腕表、“360儿童卫士”手环等;三是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独立智能设备iWatch,以及果壳智能手表;四是作为互联网辅助产品的Google Glass、百度Eye类产品;五是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体感设备MYO等。

  根据市场反馈,同时实现功能、舒适度和时尚这3点的可穿戴设备更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仍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智能血压仪“隔空问诊”

  在8月13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一款最新的智能血压仪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款名为康康血压的智能血压仪,能通过连接手机,准确测量用户血压数据,测量结果还能自动以短信方式发送给自己的亲友,并在血压超标时,足不出户,向医疗专家进行“隔空问诊”,获得权威医疗专家的诊疗意见。

  作为入选案例中唯一的一款移动健康领域产品,康康血压最终获得“2013中国互联网生活创想之星”。这款智能血压仪由于契合当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移动互联网和医疗行业的创新表现,受到了专家评审会的一致认可。

  随着日益繁重的工作及生活压力,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从50岁以上的患者向30~40岁人群蔓延,其中IT职场人士成为其中的高发人群。专家表明,慢性病一旦形成就很难痊愈,抗击这类疾病的最好办法是时刻关注自身健康,防患于未然。

  康康血压是中国首款奔跑在移动终端Android平台上,汇集国内一线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个体化心血管专项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健康管理方案。它专为高血压这类慢性病人设计,结合可穿戴设备,通过“软件+硬件”的方式,全方位保护患者的健康。

  创始人刘菁表示,针对现在市面上种类繁多的智能血压仪,康康血压最特别之处在于:它通过传感器和APP的结合,能实现“身体测量—病情诊断—医疗建议”的完整就医过程,最终形成基于用户健康需求的闭环,这就解决了许多可穿戴设备只能采集数据,或者单一的APP应用程序不能根据患者准确数据信息进行客观分析的问题。

  据介绍,康康血压的医疗资源库里汇集了中国顶级心血管医学团队和专家,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提问,发布自己的病历信息,直接选择就近或者信赖的医学专家进行病情咨询,并在第一时间获得医疗建议。

  “更为重要的是,康康血压创造性地打破了地域问题导致的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能让许多偏远地区的用户在千里之外也能享受‘名医坐诊’。” 刘菁说。

  中国高血压联盟执行主席吴兆苏表示,“在慢性病领域,长期实时监控病情是一个巨大需求,康康血压通过传感设备积累的血压数据,将在云端给用户建立个人疾病档案,为病人自查及医生看诊提供有力支持。这是对医疗资源的有益补充,在高血压医疗模式上也是一次成功的创新。”

  一直从事高血压医疗工作的李医生在现场试用这款产品后对记者说,希望这样的产品尽快普及,如果他所负责的病人都使用此产品,这样他就可以随时掌握病人的血压变化,及时指导,并且督促病人按时复检。

  国际知名血压仪制造商迈克大夫高树华总监表示,他们对康康血压的功能和设计非常感兴趣,希望双方能在传统血压仪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及服务模式的结合上有积极的合作。

  可穿戴设备风起云涌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知道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是在2012年的6月28日,那一天谷歌发布了名为Google Glass的产品。实际上在这之前,中国的企业已经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有所建树,譬如天安信通,专注于为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群体保驾护航,自主研发了具有定位功能的安全腕表,并在一些省市的学校进行了试点。

  谷歌的影响力和互联网营销让可穿戴设备概念深入人心,随后其他厂商纷纷有所动作。国际巨头微软推出智能眼镜,索尼推出Smart Watch智能手表,三星发布智能手表Galaxy Gear,据传苹果即将发布名为iWatch的智能手表。以狩猎、捕鱼服装为主的户外装备用品公司Cabela日前开发了一款“智能可穿戴设备”——随着季节变换颜色的智能迷彩服Color Phase。

  国内搜索大佬百度也快马加鞭进军智能穿戴领域,与咕咚网、木木健康等第三方厂商合作,聚焦运动、健康和安全主题。2013年10月,百度云可穿戴设备网悄然上线。在百度云可穿戴设备网站上,可以看到咕咚手环、inWatch One、MUMU智能血压计、Latin智能体脂测量仪等可穿戴设备。百度开放云将为各类可穿戴设备提供图像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

  除此之外,百度特别成立“百度云创新实验室”(x.baidu.com),已经组建了一支集硬件、软件、云服务为一体的团队,积累了数十项技术专利,并形成了成熟的外观、交互、应用设计多种方案,为合作厂商量身定制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此外,其他IT公司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可穿戴设备。例如盛大旗下果壳电子2013年6月3日发布了一款号称国产最酷、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可完全脱离手机运作。8月8日,深圳映趣科技正式发布inWatch智能手表,相比果壳智能手表,inWatch提供了更多服务。报价699元,由智器推出的智能手表Z-Watch刚一上市,便得到了很多追求性价比的用户关注。誓将安全进行到底的 360 在智能穿戴设备上也没能离开“安全”的话题,10月份360推出首款智能手环“360儿童卫士”。

  资本市场对可穿戴设备也青睐有加。2013年12月初,可穿戴设备商Misfit Wearables获得一轮1520万美元的B轮融资,李嘉诚的Horizon Ventures领投了本轮融资。Misfit Wearables 由苹果前CEO 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于2012年创建,公司曾于当年获得过一轮760万美元的融资。

  IDG、经纬创投、创新工场等诸多风险投资机构也进入这个领域进行早期布局。创始团队主要成员都是90左右孩子的映趣科技成功融资2000万,投资方为多家资本联合投资。拿到400万元投资的康康血压,在健康可穿戴领域已经成为佼佼者。

  9月份蓝港在线CEO王峰在微信上放出了自己投资的土曼百达公司T-Watch(后改名为“T-Fire”)的设计图,并通过微信朋友圈11小时预订售出18698只;继王峰之后,土曼百达又拿到了歌手海泉的第二笔投资。

  以“康诺云”为品牌的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服务商时云医疗科技公司,不久前刚获得著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千万级投资。和其他公司相比,康诺云最大的特点是以服务为先,而不是以硬件参数或者设计外观为先。

  股票市场也是备受投资者追捧。2013年6月,美国可穿戴心脏检测医疗设备商CardioNet在13个交易日内完成了107.17%的涨幅,让美国投资界哗然。在国内市场上,包括九安医疗、丹邦科技、达华智能等在内的相关个股,2013年上半年的表现都是牛气冲天。

  可穿戴产业链尚未成熟

  时下,可穿戴市场的真实写照是:概念火热,但市场化销售不佳。尽管很多公司都在尽力研发可穿戴设备产品,但其要想成为市场的主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可穿戴设备行业仍是一个探索中的新兴行业,市场需要培育期。

  可穿戴智能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导致其消费市场难以成型。谷歌眼镜的预售价格为1500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9200元,Galaxy Gear智能腕表售价299美元,折合人民币达1900元,果壳Geak Watch预售价是1999元,映趣科技inWatch定价1788元。

  如此高昂的价格,使可穿戴设备脱离了生活用品行列,进入了高端奢侈品行列。与高昂的价格形成对比的是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还比较简单,实用性不足,比如为用户提供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提醒,设置闹钟,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照片、音乐等,不可替代性差,个性化的应用少,很难让人产生购买欲望。

  像盛大果壳发布的智能手表,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实现一些跑步计算、导航、遥控拍照等服务,事实上这些应用服务在智能手机上都能够实现。在业内专家看来,盛大的智能手表更像是一个缩小版的iPod touch,而其高达1999元的定价也恐怕难被消费者所接受。

  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首先需要实现产品技术的创新完善,同时还需要产品成本的压缩。不能只依靠一些“小聪明”式外观改变来实现产品的市场化。

  宏智能手机事业部总裁刘思泰认为,对于可穿戴式设备,宏目前面临的难题并非是技术上的,而是如何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你需要将一系列功能塞进产品中,而这些功能恰恰就是人们所期望的。”

  在8月中旬举办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当被问及对可穿戴行业的看法时,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称:“不看好谷歌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他解释,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掘金是个复杂且系统性的问题,需要整条产业链配合操作,但目前产业链还未成熟,因此大规模商用化仍需时日。

  没有龙头企业来整合产业链,而分散竞争的小企业又无力整合,导致可穿戴设备市场一盘散沙。比如,2013年8月推出“意念游戏头箍”的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吕力超表示,现在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上游零部件厂商不愿向公司提供零部件供应,即使提供,价格也非常高,下游渠道商对其产品非常冷淡,比较被动。

  推出智能腕表inWatch的映趣科技创始人王小彬同样为无力整合产业链而苦恼。映趣科技尝试将智能腕表生态链独立化,构建全新的硬件入口,创造独立化的生态,但是它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本身并没有相应财力、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来单独构建生态链。

  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待开掘

  经济学上有个经典案例:两位推销员登上一个小岛,进行有关鞋子的市场调研。调查完毕后,A推销员向自己的公司发了一封电报:“这个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明天将搭早上第一班飞机回去。”B推销员也向公司发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还没有一个人穿鞋子,这是个最具潜力的新市场,我将长住此岛上。”

  时下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正与这个“小岛和鞋子”的故事类似,有人因此觉得市场潜力巨大,有人则认为这个市场被高估。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主要包括硬件、行业应用、社交平台、运营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环节。不同的创业公司可以从不同的切入口进驻掘金。

  同创伟业总经理童子平表示,“可穿戴设备能够形成一个足够长的产业链,如眼镜、手表、手环,光里面的硬件产业链就非常大,都能够产生巨头公司。这些可穿戴设备,无论是蓝牙或者别的互联网技术连到手机,就把物联网也连到一起……是投资人非常看好的。”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发表的报告预测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10倍于2013年;与此同时,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预计2013年市场出货量将达到765万台,增长232.61%,市场规模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301.64%。

  移动设备与健康智能管理的融合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点,因为可穿戴设备能够有效挖掘个人的潜能数据,例如最近很红火的Jawbone UP就能够24小时记录使用者的心跳、运动等信息。可穿戴设备与个人的医疗档案对接之后,它就成了使用者的健康顾问,帮助你调整每天的运动和饮食结构。未来会有一天,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不再询问你过去的状况,而是直接通过网络查看一下记录,就对你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

  当这些可穿戴设备记录的大数据得到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之后,改变的就不只是我们常说的信息产业,而是医疗、服装、运输、零售等传统行业了。

  业内人士认为,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是未来最大的“金矿”,而可穿戴设备恰恰是一把打开“金矿”的钥匙。

  艾媒咨询的报告指出,两年后,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就会超过10亿元,到2017年,这一数据将达到50亿元。

  在12月19日易观国际召开的“中国互联网产业2014发展预测”发布会上,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董旭表示,预计2014年可穿戴设备创新蓬勃发展,厂商竞逐可穿戴设备市场,关键在于“软硬结合”,即通过可穿戴设备中的软件应用,收集用户行为数据、位置数据、实时数据,由数据驱动二次变现价值,反哺产品创新。

  董旭称,可穿戴设备主要有信息交互型产品、健康监测类产品、体感控制类产品、用户行为类产品四种产品类型,在四类硬件方向中,健康监测类产品服务相对刚需,可接受度较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519.html

更多阅读

智能张拉设备的功能特点 智能张拉设备厂家

智能张拉设备的功能特点——简介智能张拉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动控制,而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仪器自动操作,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在如今的桥梁道路建设中,预应力施工被广泛应用,其中关键工序——张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结

智能机器及智能穿戴概念股汇总 智能机器概念股

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一览1、工业自动化:智云股份、科大智能、蓝英装备、汇川技术、宝德股份、海得控制、天奇股份2、焊接(输送)设备:佳士科技、瑞凌股份、南京熊猫、锐奇股份、泰尔重工3、工业机器人:、亚威股份、华中数控、三丰智能、巨

智能穿戴产业链主要概念股一览 苹果产业链概念股

智能可穿戴芯片;中京电子、上海新阳智能可穿戴传感器;歌尔声学、汉威电子智能可穿戴传导技术;歌尔声学、海能达、金龙机电智能可穿戴软件;天喻信息、中科金财、生意宝智能可穿戴配件;共达电声、信维通信、奋达科技等智能可穿戴题材智

智能眼镜:以色列Lumus于2014上展示DK-40智能眼镜

Vuzix推智能眼镜:采用新式波导光学技术-科技世界网 Lumus于CES2014上展示DK-40智能眼镜右眼镜片就是显示器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5Mzc1ODcy.html这年头,随着可穿戴式设备热潮的兴起,似乎不带点高科技的随身装备都不好意

B&OBeoplayA9智能音响爱不释手有理由 beoplaya9使用说明书

前段时间,抽空去了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可谓是亮点纷呈,除了自年初就备受关注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激光键盘、随身WiFi、智能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式设备,也在展会上看到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意产品,B&OBeoplayA9

声明:《智能穿戴设备2016 智能穿戴设备爆发》为网友怕黑的影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