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大王 土豆大王的创业经



被评为“第十二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青年马玉龙,在马铃薯经纪人行业以订单种植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走上了致富路,被当地人誉为“土豆大王”。

  41岁的马玉龙出生于同心县预旺镇。从小吃土豆长大的马玉龙在南方跑生意了解到土豆的广阔市场,决定将家乡土豆运往南方销售。每年北方土豆在9月份上市,元旦前几乎就没有了。旺季扎堆,淡季惨淡。于是马玉龙想到反季节销售。

  马玉龙在同心县预旺镇投资建成容量两万吨的全地下式马铃薯保鲜贮藏库,将收购后不能及时销售的马铃薯贮藏起来,在春节南方市场价格上涨时反季节销售,为马铃薯跨季节长线销售找到了途径。

  “老少边穷地区的土特产,也能成为大产业。”马玉龙说,“城市人才济济,几百块钱工资的工作都找不到,农村有那么广阔的天地,为什么不耐着性子干呢?”

  1999年,马玉龙从吴忠市外贸集团下岗了。“大学时学经济贸易专业,在国有外贸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十年,结果下岗了,心里很不服气。”马玉龙说。

  马玉龙组织收购了一批马铃薯运到福建、广东试销。由于品质好,同心马铃薯受到消费者和商家青睐。

 土豆大王 土豆大王的创业经

  接下来,马玉龙挨家挨户动员当地农民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为了取得农民的信任,他投资建窖,与种植大户签订收购合同,设立保护价。当地马铃薯从原来每公斤不到0.2元上涨到0.7元,农民从土地上挣到了票子,激发了种植热情,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为做大马铃薯生意,马玉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起步之初,民营企业要在银行贷款不容易,他就硬着头皮找同事、朋友借钱。2000年到2006年,公司先后收购销售鲜薯20万吨,不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他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用现金和农民交易,从未给交售马铃薯的农民打过白条。

  公司创办七年多,马玉龙称“仍处于爬坡阶段”。在他引导下,马铃薯种植已成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山区农民开始走上马铃薯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目前,马玉龙的马铃薯产业已扩展到同心县和固原市旱作区16个扶贫开发乡镇,采用“订单种植”方式在项目区建成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4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30万亩,带动项目区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235元。山区贫困农民逐步走上了“造血型”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马玉龙心中,公司的发展是因为有了百姓信任与支持,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实现百姓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255.html

更多阅读

浙江卫视创业节目 浙江拳王 董文松的创业经

   走进浙江拳王休闲农庄,记者如同走进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浙江拳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文松告诉记者,这个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商务会所为一体的农庄,一期投资已达到2300万元。    “创办一个企业,成功一个企业,这

加工加盟创业 加工服装,裁缝店的创业经

  我有个朋友是做加工服装的裁缝店,他处理的就很令我佩服。在十年前,服装加工店遍地开花,个个生意兴隆,排队挨号,好不热闹。还有那些裁剪培训班,也是办得如火如荼,并且班班爆满,真可谓如日中天。我朋友夫妇当时就办了一家很有名的裁剪培训

老电影 卖花姑娘 “卖花姑娘”冯小叶的创业经

开花店一直是我的梦想  2009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冯小叶感受到了就业“寒流”,毕业之年她和周围的同学一样,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2009年6月,冯小叶在银川市金凤区荣锦苑社区花鸟

美盈森王海鹏:包装大王的创富故事

手机包装盒、电脑显示器包装盒、相机包装盒、DVD包装盒……这些纸质包装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轻便、易折叠、环保可回收。但你也许不知道,它有一个专业名称,叫“瓦楞纸”。 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与玻璃包装是四大类包装产品,

彩陶坊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地利 人和 22岁大学生的创业经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汉源县萝卜岗上的新县城,在黄鹤大道二段的公路边上,十多家厨具、洁具专卖店在这里集中,其中店面装修很有特点的一家就是江北的厨卫店。     厨卫店里,三四个客人正在询问价格和质量。     此时,店外停下一辆

声明:《土豆大王 土豆大王的创业经》为网友浮生覆声抚笙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