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势 不可复制的反击战——A药业感冒药营销造势记



案例提供 马鑫良

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中药企业同仁堂,其发展故事一度被拍成国内热门电视剧《大宅门》。电视剧播出后,公众对这个具有近340年历史的老字号有了更多的认识。

春节刚过,A药业公司会议室里聚集了以陈经理为首的营销领导班子,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再次观看电影《天下无贼》。与会者不知道陈经理葫芦里卖什么药,私下里说这个片子看了好几遍了,但他们知道陈经理肯定“别有用意”。事实也是如此,观看后陈经理问大家,这个片子里到底植入了多少广告?随后他说明了当前形势及用意。

A药业厂子不大,效益却很好,这源于自己的拳头产品a感冒药。几年前,A药业曾花大力气在省内重点操作此感冒药,借助较强优势的第三终端市场使此产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然而自2008年开始,另一厂家的感冒药逐渐渗进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成分与自己的a感冒药一模一样,但人家给予了终端更多的“实惠”,且促销模式与己简直是前脚跟后脚。也就是说,当前的终端客户更乐意接受竞争对手的产品:一是零售价格低;二是促销力度大。用一终端客户的话说“谁给的好处多就卖谁的”。陈经理说到此处时,叹息道:“本认为我们几年的心血能够培养一个品牌感冒药,原来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他继续说:“此次想借助打响反击战之时塑造起自己的品牌,起码在省内做到家喻户晓。”他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某影视公司筹拍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在省内招聘演员,在省内几个市区的景点拍摄。如果可以,他们借势采取“植入式广告”打响第一炮,随后紧跟其他营销模式夺回自己的市场。

 “新闻营销”拉动市场   

 A药业成立了“新闻组”,重点操作新闻营销,强调的是从热点话题或者新闻事件切入,与品牌讯息产生联系进行信息传播。“新闻组”与该电视剧组接触后发现,采取植入式广告效果未必好:一是历史剧与药品关系不大;二是布景不能生搬硬套。但可以以赞助的形式传播,同时可以在“选秀”过程中现场布景。于是A药业搭上了“新闻营销”的班车。

 “新闻组”与省内多家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及时报道A药业与电视剧组的动向。2009年上半年,电视剧组在省内选演员和拍摄景点完毕,随后转移到省外。A药业在此半年里成功借势,a感冒药知名度得到提升。A药业与省电视台的生活频道、影视频道合作,及时报道电视剧在省内的动向,而现场无论话筒还是服饰等方面都能传播a感冒药,这无疑制造了新闻效应。与此同时,借助有影响力的纸媒开始以软文的形式传播A药业的声誉。此次与电视剧组合作,A药业花费并不多,原因在于剧组也想造势,A药业的费用更-爱华网-多是花在了纸媒上。此次传播接近尾声时,陈经理分析了其不足:一是剧组可能在省电视台播出,不可能上央视,而且能否热播也有不确定性:导演知名度不高,演员也不是一线演员。而选秀过程中所选演员多是群众演员,不是主角,电视剧组此次选秀更像是在造势。二是自己的“新闻组”经验不足,缺乏应变能力和操控媒体市场的能力,一些关联新闻不能及时报道。

A药业新闻营销的最大好处是一些经销商陆续与公司联系。陈经理采取了代理制。每个经销商只能负责本市的销售,如果省外有营销渠道可以开发,A公司会给予支持。随后,A药业放弃了终端的促销费用支持。用陈经理的话说,让竞争对手自己折腾去,我们不能拼价格,一拼就死。

 “养眼”战略带动销售  

事实上,仅仅靠新闻营销远远不能带动销售。随着新闻营销的开始,A药业开始在省内实施更大的营销战略方案:在省内几大火车站树起a感冒药的广告牌;在省内23个市选择一个班次的班车做车体广告;在省内所有三甲医院的停车场树起A药业的灯箱广告。此营销方案在于让老百姓抬头就看见自己的产品,“养眼法”对公众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不由公众不去看、不去想、不去买。此方案与新闻营销几乎同步进行,这也是经销商乐意代理产品的原因之一。A药业并没有撤销“新闻组”,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及时关注当前信息,如适合出手时及时作出反应。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A药业广告费用不断上升,但A药业铁了心做好品牌感冒药。随着广告的进一步带动,附近几省陆续有了不错的销售。陈经理开始加强营销管理,采取“一省一策”的营销方案,省内与省外的模式有所区别,制定了更为翔实的“防窜货”方案。

2009年下半年,营销总监呈上了一份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分析报告,报告称竞争对手的产品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传播而淡出市场,还是按照以前的促销方式销售。陈经理和领导层分析:竞争对手的意图不在于竞争而在于跟风销售。我们也不是单纯性消灭竞争者,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战略占领市场。如果为了驱逐竞争者,赶走了这家,另一家仍会出现,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走的是一条别人不可能复制的路。

A药业领导担心会为别人“做嫁衣”,比如成分一样的竞争者,他们会借势宣传“成分一样,而价格不一样”继续来抢夺自己的市场。陈经理说此话有道理,但他们的营销费用付出了那么多,给那么多的代理商提供了营销平台,再不努力对他们来说就是损失了。

最近,A药业正在扩张自己的地盘,附近几个省的业务量正在上升,而且他们开始招聘人员,在终端继续推广,同时配合代理商做好宣传。“广告”的目的在于传播一种理念,多层次诠释企业文化、品牌内涵、利益承诺,进而指导购买决策,达到一种品牌效应。陈经理在一次会议上询问“新闻组”负责人:我们的新闻是不是经常发生?负责人答道:经常发生,但我们的传播要有所侧重,如果牵强地衔接,一是浪费了营销资源,二是做得不合时宜,有可能引起公众反感。陈经理同意,并强调来年要发掘更好的造势机会,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我们做不了“大品牌”,可以做“小品牌”。

案例点评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杨昌顺  

总体来说,该营销案例属于“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造势 不可复制的反击战——A药业感冒药营销造势记

 “有意栽花”指陈经理面对另一厂家同类产品的终端强力促销竞争时,打算“打响反击战之时塑造起自己的品牌”。

 “花不发”指经过一年的“新闻营销”和“养眼战”,整个案例都没提本省的销量,估计是没有增长,或许还下滑了,因为终端客户早就说了:“谁给的好处多就卖谁的。”营销总监市场分析报告是:竞争对手“还是按照以前的促销方式销售”,也就是仍然在强力促销;陈经理面对A药业领导担心会为别人“做嫁衣”时,顾左右而言他,说代理商会努力。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陈经理没有找到竞争对手的要害,没有认准客户的需求,广告投放并没有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

首先,要害在于对手通过低价促销或者高额带金销售,成功实施终端拦截,竞争点在地面终端,而不在高空吸引。A药业应该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先入优势、多品种优势,与连锁药店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甚至达成排他性合作协议,通过终端的上级干涉,实施上游拦截;同时与较大的单体终端逐家达成战略合作;其他小的终端放放也无所谓了。当然,还要配合一系列针对终端店员的活动,精准有效地在店员中树立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

其次,终端客户要求更多的促销政策,这是正常的需求,当然对于企业来讲,能够满足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对手一直在相对地满足客户这一需求,而A药企面对这一需求,却视而不见,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在消费者宣传上,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更糟糕的是,“A药业放弃了终端的促销费用支持,用陈经理的话说,让竞争对手自己折腾去”,这段案例交代得不够清楚,结合前后文来看,意思大致是,A药业解散了终端业务员。在笔者看来,这几乎等于自杀。

再次,广告投放没有激起客户的购买欲望。如果资源投放有效,也能为竞争提供利器,可是广告仅仅在宣传知名度上下功夫,完全没有在如何吸引消费者购买上下文章。现今OTC竞争已经如火如荼,感冒药的竞争更是白热化,消费者不会因为一点不多不少、不相干的新闻造势和广告牌就去购买商品。

 “无心插柳”指本来只想打反击战,顺带做点品牌,没想在周围省份招商和销售。

 “柳成荫”的景象是达成了结果:“随着‘广告’的进一步带动,附近几省陆续有了不错的销售”;“最近,A药业正在扩张自己的地盘,附近几省的业务量正在上升”。

分析:陈经理的做法意外地符合了代理商的需求,所以吸引了不少代理商主动代理产品。

代理商一般比较关注各种广告,都认为,做广告的产品会比较好卖。因此会比较愿意代理。由于他们认为比较好卖,对产品有信心,这种信心会通过他们的终端工作带给店员,市场销量也就慢慢形成了。

案例点评

广告形式就该多样化

医信横通 马宝琳  

广告植入,与影视剧组相互借势,本来就是很好的广告策略,但具体操作要注意主题是否一致,植入是否巧妙,力度是否够大。新闻营销实际是更巧妙的软-爱华网-文,现在硬广告效果差了,赤裸裸的软文效果也不好,而新闻隐蔽性强,效果相对好一些,但操作上要保证密度足够大。

                                  

不怕被跟随,就怕不领先

越是简单的产品、越是同质化严重的产品,越要做品牌。感冒药的成分本来就是大同小异,主要靠品牌区隔。在快消领域,我们看到市场上的老大老二很难被超越:宝洁和联合利华一直很强悍;伊利和蒙牛一直领先。除了资金充裕以外,难以撼动的品牌忠诚度是主要的防火墙。所以,不需考虑是否被别人沾光,只需考虑自己是否发展就行。

滚雪球,不冒进

做OTC,打广告就怕冒进,陈经理没有冒进,策略是对的。先在省内“滚雪球”,滚大了再逐渐扩到外省,滚大一个可以再多滚一个小的,随着品牌、管理、渠道逐渐完善,也就逐渐做成大品牌了,并且可以带动普药销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502.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笔记8 :不可复制的美——《绝版的周庄》_王妃1

不可复制的美——读王剑冰《绝版的周庄》(09年7月12日《江淮晨报》副刊·书吧)王妃西施蹙眉为美,东施效颦则惹人讥笑,美,难以效仿。一幅木刻版画的完成,重点在于制版的过程,制版是对小稿的再创作。有人认为,版画最没有价值,只要你愿意,

成功不可复制 不可复制的“名酒”财富

   “名酒”评比,成就了行业的“百花齐放”。  首先,名酒品牌覆盖了所有白酒主流香型,奠定了白酒强大的技术基础。发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名酒评比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企业技术层面评定,而现有的名酒评比涵盖了白酒所有主流香型:浓香

不可复制的恋人 探寻“碧生源”成功的不可复制性

近来,作为中国茶叶行业创新新型企业的杰出代表——碧生源,不停地被推向茶叶行业样板的宝座,许多观点认为“碧生源”是很容易复制的样板,这些观点的依据是碧生源的产品创新,开创了庞大的需求市场。这个成功的样板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对中

智囊团:不可复制的核心力量

  法蕾雅,经过两年的迅猛发展,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并计划将于明年上市。成就法蕾雅的原因很多,且不论其如何利用一款竹纤维产品启动生态纺织行业的蓝海战略,其背后有着庞大的智囊团资源,一般创新营销企业无法与之媲美。而这,更是法

声明:《造势 不可复制的反击战——A药业感冒药营销造势记》为网友邮个拥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