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如造血 “输血”变“造血”创业带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当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技术革新的不断加快,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也给促进就业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据统计,杨浦区现有社会劳动力14.72万人,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67万。

  为了加快“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解决好就业这一国计民生问题,今年来,杨浦区在积极实施市政府“万人就业项目”的同时,坚持“向发展要岗位、向资源要岗位、向人才要岗位”,不仅通过“输血”——岗位补贴来促进失业人员上岗,更是积极扶持劳动者创业,开发了“千人就业岗位”,建立了“百人就业基地”,培育了“十名在职创业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这一系列举措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造血”机制。

 输血不如造血 “输血”变“造血”创业带就业
  “千人岗位”:一个男护工的故事

  成立于今年4月的上海万联后勤管理有限公司是杨浦区今年来重点扶持的“千人就业岗位”项目之一。该公司在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帮助下,短短几个月就吸纳了120名失业、协保、下岗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同时,利用政府的免费培训,公司积极转变再就业人员的求职观念,使得4050人员能走好自己就业的“第二春”。万联公司的“带头人”万秀军女士就向笔者透露了一位男护工的故事。

  老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拉”上海人,他在一家医院做护工的时候,有一天八位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突然之间象过节似的“玩”起来,用粪便到处随涂随抹。面对这种情形,很多人都会掩鼻而逃,老吴也有了动摇。后来,在万联公司创业“带头人”的帮助下,老吴克服困难挺了过来。现在,老吴月收入已经过千。发生在老吴身上的故事,公司其他员工也遇到过不少,当一些上海人宁肯待业在家,也不愿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时,万联公司却用真情打造了一股自强不息的团队精神。每个人都很珍惜得来不易的就业机会,而且为自己能够自食其力感到骄傲。

  万联公司的成长离不开杨浦区政府的支持。区里规定,纳入千人就业项目的企业根据规模给予1—3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对吸纳就业特困人员的、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以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协保人员)或6500元(失业人员)的一次性岗位补贴。而与此同时,企业的成功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了就业观念,“筑巢引凤”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万女士颇具豪情地表示:“两年内要为4050人员创造10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百人基地”:小小服务社也有大作为

  今年来,杨浦区在各个街道大力开展“百人就业基地”项目,也就是扶持一批非正规劳动组织或企业来吸纳一定数量的就业困难人员,从而形成一个个“基地”辐射整个地区。五角场街道的“百信社区服务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上半年,五角场街道将分散在街头的服务“游击队”重新组合,形成了一支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社区服务社。该社在街道所属的32个居委会中巡回服务,每到一处就将修理类、咨询类等服务集中设摊,做到了既便民、利民、又不扰民。服务社成立虽不久,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月一次的“社区服务日”成为了各小区居民翘首以盼的日子。小小服务社不再是散兵游勇,磨剪刀、扎拖把、修皮鞋也可以大有作为。同时,服务社的成功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就业的岗位,目前,“百信社区服务社”共有流动服务项目15个,成员已达162名。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和创办“百人就业基地”,杨浦区规定:凡吸纳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在50人以下的给予10000元;100人以下给予20000元;100人以上给予30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费补贴。“百人就业基地”吸纳就业特困人员的,给予社会保险费全额补贴。至今,已经有14个“百人就业基地”启动,共吸纳了750人,而第二批的2个项目也已批准上马,预计可再吸纳100人左右的失业人员。

  十个老板:在职创业的“领头羊”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解决群众就业难,杨浦区首创“培育在职创业带头人计划”,准备首批精挑细选出10个有才能的在职人员通过政府的扶持,白手起家,成为创业的“领头羊”。目前,已经有8名“带头大哥”脱颖而出,他们在创业之初就向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300多个。另外还有27个在职创业项目正在评估过程中。

  教师出身的胡伟云曾经在国企干过多年的销售工程师,后来,他留学日本,通过潜心研究,琢磨出了一套食品商业管理模式。早在2000年,肯德基还没有推出中国本土化产品的时候,胡先生就率先提出了“水吧+西式快餐+中式快餐”的理念。这次,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开办了一家食品公司,不但自己做生意,还把技术、材料、设备等“硬件”转卖给其他有志创业的朋友,“孵化”出了一大批小小老板。

  这些“在职创业带头人”的成功与杨浦区实行的财政扶持政策密不可分。该区规定:只要是政策许可创业的本市在职人员,其申办的项目一旦被审核认定,通过信用担保贷款就可以顺利开业。政府“买单”免除企业登记、会计记账和税收申报等一系列事务和费用。同时还可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顺利度过新生期和成长期。

  学生创业:“巧妇”能做无米之炊

  开辟科技创业“绿色通道”,建立“科技企业特别服务制度”;为大学师生免费提供代理工商注册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贷款信用担保等服务;筹集2000万元建立“杨浦大学城大学生创业专项担保资金”,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为大学生向银行申请个人创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并实行区政府贴息贴费……,这一系列政策是杨浦区近年来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计划的一部分,依靠这些政策,很多因为门槛太高而远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们有了信心,利用政府的“保险”,“巧妇”也能做出无米之炊。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刘建刚200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毕业后,不甘心做一名office“白领”的他选择了为自己打工———创业。在研究了许多项目之后,独具慧眼的小刘最终选择涉外家政作为自己事业起飞的开始。利用政府的政策,如今,他的家政公司已经拥有固定客户40余家,服务员24名,每个月的营业额都在节节攀升。尝到甜头的小刘雄心勃勃地表示,三年后要做上海第一流的涉外家政企业。

  一花引来百花开。今年以来,已经有一批大学生提出了创业贷款的申请,10余家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开张营业。在为自己解决了工作的同时,学生创业还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6365.html

更多阅读

下岗女工的悲惨命运 下岗女工王建萍创业促就业

 当起了老板,开起了小车,逮着好机会就再开家分店,连吃带住的,扩大规模……自打自主创业以来,下岗女工王建萍的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劲。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期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去年7月份,家住兰翔新村的王建萍第

乡镇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4举措创业带动就业

  日前,记者从和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区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思路,制定4项措施,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努力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预计今年全区可新注册企业400家,可提供就业岗位2400个左右。 和平区制定4项措施鼓励各类人群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近日,国务院高调密集地宣布了一系列启动内需的投资计划,各省纷纷响应。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声势之壮观是我从未见到过的。其中又尤以国务院11部门联合发文力促以创业带动就业,引人注目。 中央与国务院如此空前的紧急措施,足见经济形势之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 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个人就业?

   最近,石家庄市长安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对辖区内百名曾经参加SYB创业培训的人员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和回访,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希望通过对这些人创业选择及实践的“扫描”,从中发现规律……   根据目前的统计分析,平均一

声明:《输血不如造血 “输血”变“造血”创业带就业》为网友月出东山之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