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牛根生:大力神赫格利斯般的神力(五)



 去年四月,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母亲流露出想回山东老家看看的想法,牛根生对我说:"老人思念家乡,这是大事,你准备点钱和礼物,让弟弟和弟媳陪同老人回一趟老家,帮母亲了结这个还乡的心愿。"我按牛根生的意思办了,把母亲送回山东老家住了一个月,母亲对此特别感动,她逢人就说:"我无意中只是说说,牛根生却当成大事做,他的这份孝心,我敢打赌是天下第一。"

  在牛根生眼里,老人的事都是大事。自从几位老人相继去世之后,每年清明节为老人扫墓,工作再忙他从来没间断过。他父母的墓地在距呼和浩特市十五华里的石头新营子村,以前他骑自行车去,这些年坐车去。每次去都让我帮他准备好贡品:烟、酒、烧麦等,凡是父母生前喜欢吃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2003年的清明节,他带着从英国学习回来的儿子到养父母的墓地扫墓,在十几座祖坟前,父子俩一一跪拜。儿子回家后十分感动地对我说:"我原来以为老爸是一个粗狂豪迈的人,没想到老爸原来是一个非常细心、非常重感情的人。老爸总是教我怎么做人,从七八岁起就带着我扫墓,扫墓的时候,老爸怎么教我,我就怎么说:我是你们的孙子,你们虽然没见过我,但是我是你们的根,我一定要为你们争气。"

  继母与养父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六年,养父就去世了,我们又承担起了继母的生活责任,与她又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继母去世的时候,牛根生同样为继母送终尽孝。继母走了以后,牛根生又承担起继母儿子一家人生活中的大事,无论是买房,还是子女上学,牛根生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对待他,使他们备受感动。

  面对七位父母长辈,牛根生可以说是人人尽孝尽责,然而他从内心最崇敬的是养母。他经常对我说:"吃亏是福,财散人聚。"这些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源自养母。牛根生曾多次说他这一辈子受养母的影响最大,有好吃的要学会分享,有责任要勇于承担。他经常回忆养母的故事:吃饭的时候,窝头一人一份,青菜或牛肉也是一人一份,平等分配,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干活的时候,责任也是一人一份,谁的活谁负责到底。养母的这些理家之道在牛根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养母生活非常勤俭,对牛根生的教育特别严格,10岁就让他承担家务,学会揉面做饭,甚至学会了缝毛衣、做针线。每次谈起养母,牛根生都充满崇敬和怀念,养母教育他:聪明的父母教孩子吃亏,愚蠢的父母教孩子占便宜。

  重感情 讲义气

  除了自己的七位老人之外,还有一位让他时时挂在心上的退休老人:孙有亮。十几年以来,牛根生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孝敬他,逢年过节派我去送钱送节礼,每逢春节他一定抽空去给老人亲自拜年,与老人促膝谈心。牛根生多次嘱咐我,这一辈子都要报恩,报答孙有亮老人的知遇之恩。

  我们结婚的时候,牛根生家里很穷,结婚那天,牛根生穿着洗干净的旧衣服、旧鞋子。然而,牛根生怕委屈了我,把娶媳妇的事告诉了当时大黑河食品厂的厂长孙有亮,孙有亮拿出自己仅有的500元钱的存折对牛根生说:"你拿去先置办婚礼,什么时候有了再还给我。"当时牛根生穷的叮当响,一般人连5元钱都不会借给他,而孙有亮却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为此,牛根生和我非常感动。孙老的钱,我们早就超额还给了老人,可老人的这份信任,这份真情,牛根生说咱一辈子也还不清,咱们要像孝敬亲生父母一样孝敬他。

  牛根生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其实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2000年的秋天,有一位高管的妻子生孩子,丈夫在哈尔滨日夜奋战,不能回家照顾妻子。牛根生对我说:女人坐月子肯定想亲人,你不能只送贺礼,还要代表蒙牛高管去照顾她,去送点温暖。于是我按照牛根生的嘱咐,多次去看望她,帮他做一些家务,使这一家人深受感动。

  牛根生对人真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他人。从我们相识以来,无论是同事还是下属,无论是同学还是朋友,他一直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和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2002年时,他们同学聚会,他得知一位同学不幸早逝,妻子和女儿很难度日,他就让我去送钱帮助她们。他有个朋友因身体不好,日子过得很艰难,孩子上学没有学费,他又安排我主动送去。蒙牛集团谁的家人生病,谁家有困难,送钱送物就成了我的日常工作,而且还很忙,因为这种工作在逐年增加。

  牛根生在生活上特别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从来不计较。我做什么他吃什么,从来不挑肥捡瘦。可每逢我们家有点什么稀罕东西,总是想着别人。牛根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咱没有什么长处,就是有个分享的习惯。十几年以来,每逢过年,他总是把自己的年薪拿出来分给下属,一份一份他想的可周到了。

  儒家思想谈立世讲求修齐治平,自己的品性历练道德完善是一个成就功业的准备,要不怎么西谚云"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呢。人格高尚者肯定有号召力,有凝聚力,做人是一个最后的根本问题。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有大成就似乎不太可能。这个结论如果验之蒙牛的牛根生董事长,我是相信的。

  牛根生的管理哲学

  中国商界:蒙牛是一家以软实力整合和激活硬实力的典范企业,请谈谈您对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相互关系的看法?

  牛根生:软实力就是管理、制度、文化、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硬实力就是厂房、设备、资金、原料等有形资产。我们提出"三力法则",认为智力可以整合财力和体力,财富不在口袋里而在脑袋里,就是指软实力整合和激活硬实力。这两者相辅相成,社会上有所谓"头脑型企业"、"躯干型企业"的说法,实际上,软实力就相当于"头脑",硬实力就相当于"肢体".当一家企业只拥有"肢体"不拥有"头脑"的时候,它就只能做别人的苦力;当一家企业只拥有"头脑"不拥有"肢体"的时候,它在整合"肢体"上尽管没有边界,但随时要冒"肢体"失控的风险;当一家企业既拥有"头脑"又拥有"肢体"的时候,一般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中国商界:目前关于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家,您对中国软实力建设有何建议或畅想?

  牛根生: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

  第一,用教育等多渠道提高人的素质。知识经济,人是自主创新的载体,人的教育水平是根本。国与国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脑袋与脑袋的竞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332.html

更多阅读

蒙牛集团牛根生:十年荣辱以奇胜以正合

  把发动农民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智慧和借力资本这个当下最时髦的管理技术如此巧妙地嫁接在一起,纵观25年来的商业史,能出牛根生右者,无。  牛根生做到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大规模发动农民,运用农民的力量,改写整个乳业游戏规则的企业

牛根生:我是英雄吗?

衡量是否是真英雄,应该更多地用效果论,而不单单是动机论。 文 | 牛根生 英雄,就是能够为公众创造幸福的人。 让自己幸福的人不是真英雄,让家族幸福的人也不是真英雄,让团队幸福的人仍然不是真英雄,只有能够让公众得到幸福的人才是真英

牛根生:蒙牛对三鹿不感兴趣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三鹿收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明了,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三鹿潜在竞购者名单也已经越传越长。但是日前,牛根生这个一贯高调的中国乳业“大佬”却公开表示对收购三鹿没兴趣。   自三鹿奶粉引发三聚氰胺事件

牛根生:大企业要负大责任

在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知名国产品牌奶粉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后,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也分别就“问题奶粉”发表道歉声明,并做出相关善后承诺。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甚至在17日的蒙牛全体员工大会上郑重宣布:“如果这

声明:《解密牛根生:大力神赫格利斯般的神力(五)》为网友宁负苍天不负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