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第二次改革(53)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危机中凸显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迫切性

  (1)政府自身建设滞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年,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例如,行政成本增长过快、规模过大;此外,机制性腐败问题增加。近些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形成具有普遍化倾向。中央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贯彻或者走形变样,许多都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直接相关。利益部门化倾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成为制约和影响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廉洁政府,从源头上遏制、预防腐败,成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大挑战。通过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力度,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职能。

  (2)政府自身建设对实现政府转型具有重大影响。2003年以来,推进政府转型已得到上上下下的广泛认同。但从实际进程看,政府自身建设的很多深层次体制和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某些方面甚至尚未破题。由于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建设公共服务政府形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未来几年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若没有大的突破,不仅政府转型将大打折扣,还将严重制约相关领域改革的进程。

  (3)广大社会成员对政府自身建设有诸多期待。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压力,人们更加期待加快建设一个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政府自身建设的某些突出问题久拖不决,会大大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2.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

  未来几年,努力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在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明显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预期。

  (1)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业绩评估考核体系,按照勤政、务实、高效的原则,建立提高行政效能的长效机制,显著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明显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办理时间。

  (2)行政成本明显降低。加强和规范预算管理,实施中长期的行政成本控制计划。争取到“十二五”末,财政支出中行政费用的比重降到14%~15%。

  (3)腐败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未来数年要在解决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切实改善行政作风。

  第二节 政府转型与政府作用

  改革走到今天,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有效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使其制度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有效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并使其制度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有效规范公共权力并使其制度化。新阶段,这三项改革能否有所进展,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尽快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第53节:第二次改革(53)
  一、转型中的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中的共性话题,也是一个长期认识不尽一致乃至大相径庭的争议问题。在金融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一次成为讨论中的焦点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表明,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作用都非常重要,要抓住制度与规范、道德与情操两点,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安全地发展。

  1.经济转轨中的政府作用

  (1)从市场培育者向市场监管者转变。

  经济转轨进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中,政府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而存在。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一开始市场并不存在,所以就很难谈得上“市场失灵”。恰恰相反,改革初期,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尽快培育市场、形成市场、发展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孵化器”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调整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898.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53节:第二次改革(53)》为网友挽歌朽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